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試管嬰兒技術 重慶是怎麼搶下西部首例的?

20年前的今天, 重慶市首個試管嬰兒出生, 標誌著重慶成為繼北京、上海等城市之後, 全國第7個誕生試管嬰兒的城市, 為西部地區首例。 從當年的6名醫護人員到今後每年可滿足15000個試管嬰兒出生,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遺傳與生殖研究所的20年, 也經歷無數變遷。

在重慶市首個試管嬰兒出生20年之際, 上游新聞為你揭秘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在重慶的落地及現狀。

20年前

曾用放大鏡驗身份證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也就是俗稱的試管嬰兒技術環節複雜, 要經過人工受精、體外培養、胚胎移植等十幾個步驟。 當年,

試管嬰兒在國內只有幾家醫院開展, 技術難度很大。 ”曾參與手術的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黃國甯介紹, 上世紀90年代, 在能夠開展這項技術的醫院中, 成功率只有10%—20, 是一項真正的高精尖技術, 很多大學都沒研究出來。

1997年, 西南首例試管嬰兒出生的消息一傳出, 大批不孕家庭湧向醫院。

這項技術是怎麼在重慶市婦幼保健院開展起來的?黃國寧說, 早在上世紀90年代, 醫生在不孕症治療中診斷出一些輸卵管堵塞、盆腔粘連的病人, 尋常手段治療很困難, 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可有效解決女性不孕、男性不育、遺傳性疾病胚胎植入前的產前篩查等。 “1995年, 市婦幼保健院開始成立遺傳生殖研究所探索這項技術, 並請來專家授課。 ”

由於條件有限,

當時參與這項技術攻關的研究所團隊包括黃國寧在內只有4名醫護人員。 “每個人負責多項工作, 比如門診診斷、手術治療、答疑解惑、產後隨訪等等, 都得由這幾個人完成。 ”黃國寧說。

除了技術研究條件的限制, 要找到符合條件進行手術的育齡女性也很困難。 “當時勸人做試管嬰兒的難度很大, 一方面當事人不理解、不接受, 另一方面就算當事人接受了, 家人也不會接受。 ”黃國寧說, 除此之外, “由於當時都是用一代身份證, 為保證嬰兒出生不會出現倫理問題, 甚至要買放大鏡來檢查身份證是否正確真實。 ”

20年後

每年可滿足15000個試管嬰兒出生

“甜牛兒出生, 做手術時, 來自同濟大學等高校的老師學生都來院觀摩。 我們把手術視頻投影接到走廊上,

供大家觀看學習。 整個走廊擠得水泄不通。 ”回憶起手術當天的情形, 黃國寧記憶猶新。

如今, 遺傳與生殖研究所工作人員已有117名,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是首批接受評審的單位, 並獲得准入資格。

黃國寧介紹, 從1996年至2016年, 該院共有統計在列50367個取卵週期的試管嬰兒, 截至2015年共出生23760例(含個別雙胎和三胎)試管嬰兒。

“在解決因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其他治療無效的情況下, 試管嬰兒是目前能夠有效保證妊娠率存活率的技術, 是得到國際認可的。 ”黃國寧說, “建議育齡婦女在能夠生育時就要完成生育, 不要人為地把生育年齡往後推遲, 若卵巢衰老後試管嬰兒技術也沒辦法。 ”

目前, 位於七星崗的重慶市婦幼保健院遺傳與生殖研究所正按照可滿足每年15000個試管嬰兒出生的標準進行改造,

預計未來整個面積將達到近8000平方米, 或在2019年投用。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