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白石山上新“愚公”修長廊造山道

↑老人們熱心修的山路。

←老人們在建涼亭。 南都記者 何永華 攝

南都訊 記者何永華 每天清晨, 前往大嶺山森林公園白石山風景區內登山鍛煉的市民絡繹不絕。 幾年前一群熱心的老人們將山腳下一塊廢舊河床改造成了環境優美的休閒長廊, 經南都報導後, 入選廣東最美街坊的評選。 最近, 為方便街坊休閒爬山, 又有熱心的老人每天扛著鋤頭義務修山整道, 到目前為止已經挖出了300級階梯,

令過往遊客動容。

舊山道雜草叢生

70多歲的洪叔義務參與了之前的廢舊河床改造活動。 前日, 記者跟隨其來到大嶺山森林公園白石山風景區, 他帶著記者沿著登山石階而上, 大約走了5分鐘後, 來到一片山林。

洪叔說, 往昔這片山林被厚街沙溪五村人稱為“犁頭咀”, “這兒有幾條廢舊山道, 都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厚街公社派民兵修通的, 年久失修, 變成了雜草叢生的黃泥窄路。 ”洪叔介紹, 因為該處山林中有一山谷, 地勢平坦, 兩邊林木參天空氣清新, 如今已成為了人們步行、晨運的好去處。 由於通往山谷的山道泥濘難走, 沿途滿是荊棘, 所以登山道正被一群熱心老人義務修整, 不僅如此, 沿途他們還搭建了涼亭……

“又來登山啊!”記者跟隨洪叔一路前行, 沿途中洪叔不停地與正在下山的市民打招呼, 記者看到, 下山的市民絡繹不絕, 三兩成群, 非常熱鬧。 登山的方叔一邊走, 一邊指著路邊灌木叢告訴記者, “因為這條山道被好心市民用柴刀修整過的。 ”

在大約走了20分鐘後, 在半山腰的一個平臺記者看到, 這個平臺上搭建了幾個簡易涼棚和木凳子, 上面掛著一個手寫的橫幅:“熱烈祝賀深溪‘犁頭咀’升級改造”等字樣。

“這些涼亭、凳子和橫幅都是一些熱心老人們修建的, 他們就是想讓市民們登山時歇歇腳。 ”洪叔指著前方一條登山小徑告訴記者, 從這個橫幅上去的山道小徑的一級級臺階, 就是其中一位熱心老人阿棠用鋤頭, 一鋤一鋤挖出來的。

洪叔介紹, 這條登山道自從被他開挖之後, 就越來越多人來這裡登山了, 除了本地人, 沙田人也來這裡登山了, “現在這條路每天就像趕集一樣, 人來人往。 ”

兩個多月鋤出300多個臺階

記者看到, 這條小徑約1米寬, 兩旁的雜草有明顯修整痕跡。 在這條登山小徑上又走了大約10分鐘, 終於在一條水泥石階附近看到了正在徒手搭建的三位老人。

“阿棠是個好人, 做的也是好事, 我們能幫一些忙心裡也高興。 ”其中一位老人介紹, 自己每天晨練, 看著阿棠這麼熱心, 自己也來幫他搭把手。 記者看到, 老人們拿著鐵絲、鋸子等工具正在忙著。 而滿身塵土正在鋸木頭的就是棠叔。 他們正打算利用廢舊木材在這裡搭建一個簡易涼亭,

供遊人歇腳。

“別採訪我, 我真沒什麼值得採訪的。 ”棠叔稱, 自己只是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小事, 不值得一提。 洪叔介紹, 從去年11月份開始, 每天來此晨練的棠叔默默扛起鋤頭和柴刀, 將沿途山路的雜草清理, 並將幾條陡峭的山路挖出了一道道臺階。 在他忙碌了半個多月後, 另一些熱心的老人也加入了行列中。 “只要不下大雨, 我就出來鋤。 ”棠叔說, 自己鋤了兩個多月共鋤了300多級階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