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中原第一貴族12代子孫皆富豪,豪宅比喬家大院大十幾倍

在河南省, 有這樣一座莊園, 始建于明朝中葉, 占地達160000平方米, 有38個喬家大院那麼大, 被稱之為十七、十八世紀華北黃土高原封建堡壘式建築的代表, 有“中國第一莊園”的美譽。 這就是位於河南省鞏義市康店鎮的康百萬莊園。

康百萬莊園, 又名河洛康家, 位河南省鞏義市(原鞏縣)康店鎮, 始建於明末清初,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是十七、十八世紀華北封建堡壘式建築的代表。 “康百萬”則是明清以來人們對康家的統稱。 康氏家族前後十二代人在這個莊園生活, 跨越了明、清和民國三個時期, 共計400餘年, 莊園也從最初的山腰建至山頂。 是一處典型的十七到十八世紀封建堡壘式建築。 莊園背依邙山, 面臨洛水, 因而有“金龜探水”的美稱, 是全國三大莊園(康百萬莊園、劉文彩莊園、牟二黑莊園)之一。 與山西晉中喬家大院、河南安陽馬氏莊園並稱“中原三大官宅”,

被譽為豫商精神家園, 中原古建典範。 當地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話, “頭枕涇陽西安, 腳踏臨沂濟南;馬跑千里不吃別家草, 人行千里盡是康家田。 ”

明朝初期洪武年間, 康家先輩在鞏縣康店鎮洛河旁邊安家, 為解決生計在洛河旁開了一個客棧,

逐漸成為當地的望族。 真正使康家成為巨富是在第六代傳人唐紹興敬時期, 他讀書致仕, 隨著不斷升遷開始在地方水陸交通、鹽業和稅務擔任要職。 康家憑藉他的關係生意開始遍及豫晉陝三地。 清朝嘉慶時期白蓮教起義時期, 康家通過各種手段取得了同清政府長達十年的布匹有關的軍需訂單, 加之之前壟斷陝西的布市, 康家進入鼎盛時期。 同時康家又在投資的造船業發了大財, 回鄉購得大片土地人稱康百萬的名號從此譽滿天下。

康百萬莊園是西元十七、十八世紀華北黃土高原封建堡壘式建築的代表。 它依“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的傳統文化選址, 靠山築窯洞, 臨街建樓房, 瀕河設碼頭, 據險壘寨牆, 建成了一個各成系統、功能齊全、佈局謹慎、等級森嚴的、集農、官、商為一體的大型地主莊園;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後, 慈禧帶著光緒帝逃往西安時路過鞏義, 當時康氏家族受命於政府, 獨資修浮橋、建行宮, 又耗費了大批銀兩, 另向慈禧捐獻了百萬兩白銀以及價值連城的“一桶江山”,

也是在次年康家被賜“神州甲富康百萬”金匾。

雖然說康氏家族借慈禧金口而名揚天下, 但獲得這一名譽的代價是整個家族的積蓄, 實在是斷其筋骨之傷, 再難崛起。 隨後在民國23年暮春的一天, 康氏家族第十八代子弟康子昭面對無法挽回的繁華與無力阻擋的歷史潮流, 無奈選擇輕生,那一聲沉悶的槍響,這個創造了家族企業記錄的康氏家族祖傳了十八代後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一場輝煌從此泯滅。

無奈選擇輕生,那一聲沉悶的槍響,這個創造了家族企業記錄的康氏家族祖傳了十八代後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一場輝煌從此泯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