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回應一帶一路倡議做實中醫藥的幾點思考

鄭文川一帶一路大倡議,既是中國和平崛起之必然, 又是中華文明引領世界、再度輝煌之機遇。 中醫藥作為中華文明最具延續性、代表性的構成部分, 將借助一帶一路戰略, 更好的走出去。 目前, 國家已經正式發佈《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 這也將為中醫藥走上一帶一路提供強大的政府與市場資源保障。

首先, 從中醫藥發展所處的國際環境來看, 目前中醫藥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主要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中國已同外國政府、地區主管機構和國際組織簽署了86個中醫藥合作協定。 屠呦呦研究員因發現青蒿素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表明中醫藥為人類健康做出卓越貢獻。 中醫針灸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本草綱目》和《黃帝內經》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國際標準組織(ISO)成立中醫藥技術委員會(ISO/TC249), 並陸續制定頒佈10余項中醫藥國際標準。 以中醫藥為代表的傳統醫學首次納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代碼(ICD-11), 中醫藥作為國際醫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為促進人類健康發揮積極作用。

但是中醫藥要想整體的更好的走出國門, 得到更多國家和人民的認可, 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其中, 筆者覺得最重要的是以下三點:

第一、文化難以理解。 中醫藥文化蘊含了中國獨特的人文、自然、哲學等形而上、形而下的複雜因素,

有其獨特深奧的地方。 比如氣血, 什麼是氣?氣有什麼作用?和血有什麼關係?對於沒有中國文化底蘊的外國人來說, 理解它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第二、中藥標準難以控制。 雖然有屠呦呦研發青蒿素獲得了諾貝爾獎, 但是中國的中藥並沒有得到整體的全面的認可。 標準難以控制, 品質如何保證呢?有效和標準統一可控是兩回事請。 我們必須結合中醫藥的特色, 利用西方標準化管理的思維, 打造屬於中醫藥自身特有的可控標準體系。

第三、文化行銷上我們還做得更多。 像韓國人, 一個泡菜都能搞些千人做泡菜的大場面, 提升韓國泡菜文化的影響力。 可是我們對於中醫藥文化的影響力打造,

或者說公關活動, 做的還很不夠, 需要更多的創新活動引起世界的矚目。

其次, 要解決上述問題, 筆者認為必須採取更多切實有效的措施。 這是一個大事情, 要做的工作很多, 在此恕個人才疏學淺, 提幾點看法, 希望能夠起到抛磚引玉的作用。

第一、政府要引領, 制定更好的制度和標準。 但是首先是讓中醫自己變得更加標準化、變得可評判。

例如建立國(中)醫年考制度。 一方面可以促進中醫標準化、制度化、實用化、有效化, 同時還可以成為真正的國醫公關秀。

中醫藥的制度和標準, 必須採取“西學中用”的思想。 我們首先要以中醫的體系為體系, 以中醫的思想為思想, 不可盲目完全採取西醫西藥的標準和制度。

但是, 中醫也可以借鑒西方科學文化中的這種“標準和流程”的思維方式加以打造標準。

比如判斷一個中醫藥大學畢業生能否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證:現在往往是一定的臨床時間, 然後加以考試。 為什麼不能改為:看100名普通疾病的病人, 在合理的時間內, 有60人以上都能顯效或者痊癒那就視為合格。 既然是實用醫學, 那就必須建立一套實用的判定方法。 要想建立這樣一個考核機制, 那就要積累大量的當前中醫師看病的大量的資料。 如果要想達到主任專家的水準, 看100名什麼樣的病人, 多長時間週期內, 有多少人可以有效改善或者痊癒才算是主任專家的水準?其實也都可以嘗試建立, 逐漸完善。 讓事實證明中醫有效,

並且是可以量化評比的。

2、瞭解外國人的需求, 多傾聽他們當前對於中醫藥的認識和看法。 這裡一方面傾聽專家、學者, 同時也包括政客, 老百姓的意見。 中醫藥走出國門, 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民, 首先人家得認識、瞭解、認可中醫藥。 我們要深入研究這些國家自己有沒有傳統醫學, 有沒有跟中醫藥類似的主要以自然界植物為主的醫療保健方法。 他們是怎麼研究這些怎麼認識這些的?能不能找到共同的思維方式?這個非常關鍵。

比如過去有一個故事, 有一位美國總統不懂梁祝, 周總理說這是中國的羅密歐和茱麗葉。 外國人恍然大悟。 所以關鍵就是能夠找到相互之間都能理解的內容來印證溝通。

第三、用中醫的思維,開發當地已經被認可的資源,做成產品,服務當地以及國內人民的健康,打開當地市場,並促進中醫藥的持續發展和豐富。同時,再結合中醫藥的資源,開發出更好的新產品。

產品當地化,這個很重要。入鄉隨俗不是一個傳統的禮儀,而是市場開發中不可忽視的方法。比如肯德基,到中國,就開發了中國人特有的粥、油條、茶葉蛋等,從而更加佔領了中國人的早餐市場。

再比如,燕窩,燕窩輸入中國大抵是十七世紀後期。原來最早就產於東南亞,後據說被中國人鄭和發現並被作為貢品,逐漸成為中國人的養生佳品。截止到今日,燕窩已經成為中國人全民都熟識認可的產品。

我們都知道,《神農本草經》只有365種中藥,到《本草綱目》收載有1892種藥物,大大超出了《神農本草經》。說明中醫藥是不斷發現,不斷探索,不斷發展的。

另外,現在的中醫藥的概念已經不僅僅指原來漢族人的醫學,也已經包括了少數民族的醫學,比如藏醫、蒙醫、彝族醫學、苗族醫學等。我們都知道,雲南白藥就是彝族醫學家曲煥章發明的。

將來我們完全可以以中醫藥的思維方式,借助現代科學,借助中國的國力發展,開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植物資源、藥材資源,不斷發展中醫藥,並逐漸成為中醫藥的一部分。筆者認為這是完全可能的,是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

除了以上三個大問題外,我們要復興偉大的中醫藥,還應該做好以下方面的事情:

第四、文化行銷。文化是需要行銷的,文化是需要挖掘整理,標準化加以推廣,目的是為了別人認識和接受。好花不能開在山溝裡,好酒也怕巷子深。作為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部分,應該經常向世界做展示,做公關活動。比如:千人針灸活動,萬人按摩場面,申請吉尼斯世界記錄。到所在國家選擇100-300人的病人,做治療活動。吸引當地政府和百姓,首先感覺到效果、覺得神奇,同時認可,再次接受其獨特的文化並不斷有人來研習,等等。

同時我們的孔子學院也是非常好的,它其實是所有中國文化的土壤。要想中國獨特的文化能夠更加廣泛的傳播,中國的漢語言文化必得首先傳播。

第五、平臺戰略。不管什麼行銷,什麼戰略,必須先搭台,再唱戲。怎麼搭台,搭什麼樣的台?筆者主張要搭台就要搭大台,要用世界的眼光來搭台。如世界中醫藥發展聯合會、世界針灸協會、世界物理療法協會、世界經絡協會、世界植物藥治療協會等。再這個平臺上,文化相互融合,產業實現對接。

最近這幾年,中國醫藥物資協會踐行一帶一路、推廣弘揚中醫藥,已經扎扎實實走出了這一步,不但走出去,而且引進來。今後隨著合作的深入,必然可以向聯合科研、聯合開發產品的方向發展;這將為世界人民的健康帶來實實在在的福音。當前,切實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法制上認可中醫藥,在識產權層面保護中醫藥,在醫藥保健領域扶持推動中醫藥。這些都值得政府、協會組織、中醫藥專業機構以及所有海內外華人華僑共同來傾力推進。

總之,中醫藥想要借助一帶一路,得到更大的繁榮和發展,需要做大量的、系統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回顧歷史我們就知道,中國曾經在漢朝、唐朝、元朝、宋朝乃至清朝前期都是世界第一強國,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可是中醫藥都沒有被廣泛的引進,可見發展中醫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只要堅持實用主義,標準化,持續不懈的開拓引進,必將促進中醫藥在世界範圍的發展和興盛。

希望中醫藥文化能夠為世界人民帶來健康! (作者:鄭文川)

【相關新聞】

借力“一帶一路”把中醫藥文化聖火傳播

第三、用中醫的思維,開發當地已經被認可的資源,做成產品,服務當地以及國內人民的健康,打開當地市場,並促進中醫藥的持續發展和豐富。同時,再結合中醫藥的資源,開發出更好的新產品。

產品當地化,這個很重要。入鄉隨俗不是一個傳統的禮儀,而是市場開發中不可忽視的方法。比如肯德基,到中國,就開發了中國人特有的粥、油條、茶葉蛋等,從而更加佔領了中國人的早餐市場。

再比如,燕窩,燕窩輸入中國大抵是十七世紀後期。原來最早就產於東南亞,後據說被中國人鄭和發現並被作為貢品,逐漸成為中國人的養生佳品。截止到今日,燕窩已經成為中國人全民都熟識認可的產品。

我們都知道,《神農本草經》只有365種中藥,到《本草綱目》收載有1892種藥物,大大超出了《神農本草經》。說明中醫藥是不斷發現,不斷探索,不斷發展的。

另外,現在的中醫藥的概念已經不僅僅指原來漢族人的醫學,也已經包括了少數民族的醫學,比如藏醫、蒙醫、彝族醫學、苗族醫學等。我們都知道,雲南白藥就是彝族醫學家曲煥章發明的。

將來我們完全可以以中醫藥的思維方式,借助現代科學,借助中國的國力發展,開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植物資源、藥材資源,不斷發展中醫藥,並逐漸成為中醫藥的一部分。筆者認為這是完全可能的,是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

除了以上三個大問題外,我們要復興偉大的中醫藥,還應該做好以下方面的事情:

第四、文化行銷。文化是需要行銷的,文化是需要挖掘整理,標準化加以推廣,目的是為了別人認識和接受。好花不能開在山溝裡,好酒也怕巷子深。作為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部分,應該經常向世界做展示,做公關活動。比如:千人針灸活動,萬人按摩場面,申請吉尼斯世界記錄。到所在國家選擇100-300人的病人,做治療活動。吸引當地政府和百姓,首先感覺到效果、覺得神奇,同時認可,再次接受其獨特的文化並不斷有人來研習,等等。

同時我們的孔子學院也是非常好的,它其實是所有中國文化的土壤。要想中國獨特的文化能夠更加廣泛的傳播,中國的漢語言文化必得首先傳播。

第五、平臺戰略。不管什麼行銷,什麼戰略,必須先搭台,再唱戲。怎麼搭台,搭什麼樣的台?筆者主張要搭台就要搭大台,要用世界的眼光來搭台。如世界中醫藥發展聯合會、世界針灸協會、世界物理療法協會、世界經絡協會、世界植物藥治療協會等。再這個平臺上,文化相互融合,產業實現對接。

最近這幾年,中國醫藥物資協會踐行一帶一路、推廣弘揚中醫藥,已經扎扎實實走出了這一步,不但走出去,而且引進來。今後隨著合作的深入,必然可以向聯合科研、聯合開發產品的方向發展;這將為世界人民的健康帶來實實在在的福音。當前,切實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法制上認可中醫藥,在識產權層面保護中醫藥,在醫藥保健領域扶持推動中醫藥。這些都值得政府、協會組織、中醫藥專業機構以及所有海內外華人華僑共同來傾力推進。

總之,中醫藥想要借助一帶一路,得到更大的繁榮和發展,需要做大量的、系統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回顧歷史我們就知道,中國曾經在漢朝、唐朝、元朝、宋朝乃至清朝前期都是世界第一強國,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可是中醫藥都沒有被廣泛的引進,可見發展中醫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只要堅持實用主義,標準化,持續不懈的開拓引進,必將促進中醫藥在世界範圍的發展和興盛。

希望中醫藥文化能夠為世界人民帶來健康! (作者:鄭文川)

【相關新聞】

借力“一帶一路”把中醫藥文化聖火傳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