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濃情綻放 詩意呈祥 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中國最長詩歌節

天天天水網訊【記者 辛聞】 2017年10月16日, 北京, 第二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獎”舉行終評會議, 從全國參評的86部詩集中, 評選出了金獎、銀獎、新銳獎、秦風雅頌(古詩詞)獎等九個獎項。

多多、胡弦、毛子、張書紳等九人摘得大獎。

第二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開幕

第二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的啟動, 標誌著2017年度李杜詩歌節的大幕正式拉開, 作家詩人采風、詩歌朗誦、進校園進企業經典誦讀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 將紛至遝來, 濃情呈現。

縱觀國內各類詩歌節, 規格高低各有不同, 活動內容也是形式多樣。 但從節會時間來看, 長則一周, 短則三五天。 從活動內容來看, 大多是頒獎、采風。 而像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這樣為期半年的詩歌節, 時間跨度、活動內容、群眾參與度等, 在國內可謂是首屈一指。 首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被國內媒體紛紛贊為“中國最長詩歌節”。

這種長——是活動歷時之長

2016年, 首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於6月7日開幕, 11月5日落幕, 歷時半年, 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可謂一次“走紅”。 今年, 第二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於6月28日啟動, 12月30日, 伴隨著頒獎活動正式落下帷幕, 也是歷時半年。

這種長——是活動內容之多樣

在首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期間, 先後組織了多次著名詩人作家走進李白祖居地、杜甫寓居地“詩意天水”采風、“詩意天水”詩歌朗誦會等一系列活動, 活動內容多達十余項。 今年, 除了陝西作家詩人走進秦人故園天水采風、《詩刊》社“青春詩會”詩人走進“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交流朗誦等“常規”活動外, 文心·繪事《讀者》插圖藝術展、讀者讀書會天水分會掛牌活動、“李白祖居地”石碑在秦安落成典禮等“創新”活動,

更是讓李杜詩歌節這一中國詩壇的盛事風生水起。

這種長——是群眾參與之廣泛

在首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頒獎晚會上, 能容納600人的秦州大劇院, 座無虛席。 頒獎晚會之前, 更是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現象。 此外, 在連續兩屆的詩歌節期間, 天水市作家詩人與應邀嘉賓、獲獎詩人、外地采風詩人一道, 走進天水各大景點共同采風, 交流互動, 並同台朗誦詩歌, 參與人數在500人次左右。 詩歌節期間, 還先後組織了以“書香隴原,詩意天水”為主題的作家詩人進校園、進企業活動。 通過敞開門辦活動, 讓更多的人感受詩意, 陶冶情操。

這種長——是讓節會內涵延伸

兩年來, 借著李杜詩歌節這一“東風”, 今年7月, “李白祖居地”石碑落戶天水秦安,

標誌著天水向求證李白祖籍在秦安的歷史使命邁進了關鍵一步。 10月, 第二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文心·繪事——《讀者》插圖藝術展”在天水美術館隆重舉行, 共展出33位畫家的493幅插圖藝術作品。 其作品的精美程度與作品的影響力在國內書刊插圖、封面藝術展中實屬首次。

此外, 借助詩歌節, “讀者讀書會天水分會”掛牌成立, “東柯草堂讀者文化園區”專案逐步開展。 這些實物載體的呈現, 讓詩歌成為了天水最具活力的文化基因。

這種長——是名家大家的支持

在首屆詩歌獎評獎期間, 雷達先生為首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顧問, 吉狄馬加擔任評委會主任, 阿來、商震擔任評委, 陣容強大。 第二屆詩歌節, 賈平凹為總顧問,

高洪波、梁平、李少君、王家新等國內實力派名家大腕, 助陣詩歌節擔任評委, 在國內詩歌評獎中, 評委實力強大。 此外, 吉狄馬加特意為第二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題字, 賈平凹為“李杜詩歌獎”獎盃題詞。 當然, 活動期間, 徐坤、閻安、龔學敏、葉舟、秦巴子等國內知名詩人作家, 也先後來到龍城天水, 助陣李杜詩歌節。

天水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全球華人尋根祭祖聖地、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古絲綢之路重鎮, 也是詩仙李白祖居地、千秋詩聖杜甫寓居地。 從《詩經》開始, 伴隨大秦帝國成長的秦風雅頌, 就讓天水山川大地詩意彌漫;絲綢之路開通後, 地處絲綢之路要塞的隴山古道, 更是盛唐邊塞詩反復吟誦的詩歌意象。

“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的舉辦,無疑讓身居內陸的天水,掀起一場詩歌風暴,也為中國當代詩壇貢獻了新的詩歌活動樣本,為推動當代詩歌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動力。“中國最長詩歌節”,這一文化品牌,隨著連續深入舉辦,正逐漸綻放異彩、澤被後人。

“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的舉辦,無疑讓身居內陸的天水,掀起一場詩歌風暴,也為中國當代詩壇貢獻了新的詩歌活動樣本,為推動當代詩歌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動力。“中國最長詩歌節”,這一文化品牌,隨著連續深入舉辦,正逐漸綻放異彩、澤被後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