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決戰時刻!繼高鐵之後,又一產品將成國家名片為“中國製造”正名

現在所有手機都用GPS來定位導航, 但北斗系統都已覆蓋亞太了, 為什麼我們現在的手機還用不了北斗導航呢?一直以來, 很多人都被這個問題困擾, 網上對於北斗系統的看法也是眾說紛紜。

說到北斗系統, 那絕對也離不開GPS這個話題。 實際上, GPS是個好東西, 遠離不了我們的生活, 而且對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相當大, 從航空航海, 小到手機和車載導航等, 人們時時刻刻都在享受著GPS帶來的導航服務。 這麼好的東西, 居然還是向全世界免費的。 假設哪天GPS被關閉了信號, 我們將何去何從?因此, 很多國人都在疑惑:如今還未建網完畢的北斗是否可以扛起大旗,

從而取代GPS的位置服務於全球?

國際上有一個高大上的俱樂部, 它只有四個會員, 卻吸引了各國首腦的關注和眾多頂級科學家工程師的研究, 這個俱樂部就是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四個會員分別是美國GPS、歐洲伽利略GALILEO、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中國北斗COMPASS。

此前, 一直是GPS占盡風頭, 如今到了2017年, 也到北斗導航爆發能量的時候了, 北斗導航將進一步在生活使用場景中嶄露頭角。 在未來, “北斗”有望成為像高鐵一樣的“國家名片”。

自2004年8月立項以來, 歷時8年完成研製建設, 建成了由14顆組網衛星和32個地面站天地協同組網運行的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 並於2012年12月正式向我國及亞太地區提供導航、定位、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 服務區內系統性能與國外同類系統相當, 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準。 目前, 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可服務50多個國家、30多億人口, 成為聯合國確認的四大核心供應商之一。

更重要的是, 其中的衛星短報文功能更是強大得撩動人心。 即使手機沒信號了, 人們也可以通過北斗衛星短信跟外界的人建立聯繫, 緊急情況發生時就不怕了。 這一類的民用產品也已經成熟, 如北斗海聊, 通過藍牙方式讓手機跟便攜衛星終端連接, 在手機上就可以發衛星短信, 而且是免費的,

這跟目前的昂貴的衛星通信來是非常難得的。

在2016年, 北斗地基增強系統也正式上線運行, 其具備在全國主要經濟區域提供即時動態釐米級、事後處理毫米級和快速輔助定位能力。 北斗三號”首批衛星的發射計畫被官方公佈, 初定時間在2017年7月左右。 隨之而來的行動, 極有可能是6到8顆北斗衛星的密集發射。 北斗三號衛星工程計畫在2018年前後, 完成約18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 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將實現30顆衛星組網, 形成全球服務能力, 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 就在本月初, 北斗導航系統在定位精度方面已經取得最新的重大突破。 精度從之前的10米大幅增加至1-2米, 在定位精度上正式超越美國GPS, 成為精度僅次於歐洲伽利略系統的定位導航系統。 目前的北斗導航系統再次擁有兩項重大改進, 首先是道路規劃時間大幅縮短, 從之前的30秒降至3秒;其次是定位精度的提升, 現階段已經可以判斷車輛是在主路行駛還是在輔路行駛。

目前,一些手機已經走上了北斗化的道路,到2017年低,國內出貨的智慧手機,應用北斗晶片的占比或超過50%。相信在等到技術更為成熟可與GPS一較高下的時候可以為國內帶來更大的商業利益。然而,另一方面,目前北斗系統在一些方面還不太成熟,客觀來講穩定性不及相對成熟的GPS,這一方面也制約著上自製造商,下至用戶對使用北斗的信心,GPS在我國衛星導航領域的市場佔有率仍然超過90%。但是北斗系統也還在進一步地完善當中,這是不能忽略的事實。假以時日,北斗趕超甚至取代GPS將不是夢想。

環球科技視界 | 挖掘雲計算、物聯網、Ai等科技前沿的革命探索和深度報導

目前,一些手機已經走上了北斗化的道路,到2017年低,國內出貨的智慧手機,應用北斗晶片的占比或超過50%。相信在等到技術更為成熟可與GPS一較高下的時候可以為國內帶來更大的商業利益。然而,另一方面,目前北斗系統在一些方面還不太成熟,客觀來講穩定性不及相對成熟的GPS,這一方面也制約著上自製造商,下至用戶對使用北斗的信心,GPS在我國衛星導航領域的市場佔有率仍然超過90%。但是北斗系統也還在進一步地完善當中,這是不能忽略的事實。假以時日,北斗趕超甚至取代GPS將不是夢想。

環球科技視界 | 挖掘雲計算、物聯網、Ai等科技前沿的革命探索和深度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