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堡礁珊瑚白化危機:三分之二遭破壞,涉1500公里範圍

中新網4月10日電, 據外媒10日報導, 據調查顯示, 澳大利亞東北部大堡礁近年面臨“史無前例”的珊瑚白化危機, 目前已有三分之二的珊瑚遭到破壞。

氣候變暖引會發海水溫度上升, 從而導致珊瑚及體內的共生藻死亡, 僅剩下透明的珊瑚蟲或白色骨胳, 這就是珊瑚白化現象。

科學家表示, 珊瑚白化危機涉及1500公里範圍的珊瑚。 此次珊瑚白化主要集中在大堡礁的中部, 而去年的珊瑚白化主要是在北部。 專家們擔心, 兩次白化事件發生的地點很接近, 這將使珊瑚很難有機會復原。

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教授特裡•休斯表示,

各國政府應緊急行動起來, 解決氣候變暖問題。

休斯說:“自1988年以來, 我們已經歷四次珊瑚白化事件, 而每次珊瑚白化發生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 而這次的間隔最短。 ”

報導還稱, 澳大利亞ARC珊瑚卓越研究中心對8000公里範圍內近800種珊瑚礁現狀進行了調查。 調查發現, 僅有大堡礁南部的珊瑚礁沒有受到珊瑚白化的影響。 該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就此表示, 眼下的珊瑚白化危機“史無前例”。

珊瑚卓越研究中心的詹姆斯•凱利表示, 大堡礁中部今年珊瑚白化的嚴重情況, 與北部去年的情況類似。 “對那些連續兩年遭白化破壞的珊瑚礁來說, 這簡直就是雙重打擊。 它們沒有機會從去年的打擊中復原。 ”他說。

大堡礁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海岸,

有著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 包括400種珊瑚、1500種魚類和4000種軟體動物。 大堡礁在1981年被聯合國科教文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原題為《研究:大堡礁珊瑚白化危機史無前例 三分之二遭破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