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地球,在宇宙中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宇宙是人們探索的未知世界, 目前人對宇宙的認知可謂九牛一毛。

有人推斷:如果把宇宙生命定為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話, 那麼人類活動只相當於下午三點一刻後的1分32秒。

己知:太陽系是處在銀河系四個懸臂遠端的一個小星系。 銀河系有一千億個類似的太陽系。 而宇宙有一千億個類似的銀河系。 真是浩澣無艮呐。 連乘下來, 類似地球的星體也多的驚人。 限於我們目前探測手段, 最快光速每秒30萬公里。 對於深邃的宇宙還無能為力。 不過已在距我們10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類地球, 只是體積大地球五分之一。

儘管宇宙無限大沒有盡頭, 人們也相信有著外星文明和生物, 但是地球目前仍舊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因為人類可能技術水準有限, 尚未發現其他生命存在。

宇宙中有無數個類似地球。 為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 先說下, 天體的分類, 宇宙中幾乎所有物質都可以稱為天體,

只是分為不同類型。 比如恒星, 太陽為例, 就是太陽系唯一一顆恒星;行星,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衛星, 比如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人造衛星暫且不說;彗星, 比如哈雷彗星;小行星、流星、白矮星等等。

而地球屬於行星。

因為宇宙是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 就連恒星的數量都是無窮的, 比我們地球上所有海灘的沙子加起來都還要多, 更何況是數量比恒星還多很多的行星呢?

所以宇宙中有無數地球一樣的行星。

但是, 有生命的目前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顯然, 宇宙中只有一個地球, 但類似於地球的行星不在少數, 畢竟宇宙真的很大。 類似於地球的行星包含幾種特徵, 首先是岩質行星, 表面覆蓋著呈現固態的岩石;其次它與主恒星的距離適中, 其運行軌道位於宜居帶中, 表面存在液態水。 在銀河系多達上千億顆恒星周圍, 環繞著大量的行星, 其數量大於恒星總數。 由於行星的尺寸很小, 自身又不會發光, 所以找到它們並非易事。

自二十多年前找到首顆系外行星以來, 目前已發現的行星數量還不到4000顆, 遠低於實際數量, 所以還有大量的系外行星有待發現。 根據研究估計, 如果銀河系中存在2000億顆恒星, 那麼, 宜居行星的數量可能多達400億顆。 儘管如此, 目前已知的潛在宜居行星只有53顆。 注意這裡還只是潛在的宜居行星, 而非得到確認。 在這些已知的潛在宜居行星中, 只有十來個是宜居行星的可能性比較高。 例如, 開普勒-62 b很有可能位於宜居帶中。 這顆行星是一個超級地球, 它的品質達到了地球的2.8倍, 半徑則為1.4倍。 它的主恒星——開普勒-62, 是一顆橙矮星, 紫外輻射較弱, 這樣有利於生命的演化。 據估計, 開普勒-62的年齡達到了70億年, 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

開普勒-62 b或許就像地球一樣孕育出了五彩繽紛的生命。

放眼宇宙, 類似地球的行星就更多了。 在可觀測宇宙的範圍內, 星系的數量至少有上千億個, 每個星系中都可能包含了大量的宜居行星。 因此, 宇宙中類似於地球的行星極多, 但地球只有一個。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路)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