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前世界足球先生憑什麼當選總統?

前世界足球先生喬治·維阿

當地時間12月27日, 賴比瑞亞國家選舉委員會公佈大選第二輪結果, 與各路媒體預測一致, 前世界足球先生喬治·維阿領銜的國民變革党(CDC)以絕對優勢擊敗副總統約瑟夫·博阿凱代表的團結党(UP),

成功當選賴比瑞亞總統。

這位曾在綠茵場叱吒風雲的足壇傳奇歷經兩次大選失敗後終於在第三次政治長跑中“王袍加身”。 在非洲, 很多國家的大選都是一場漫長而殘酷的政治較量, 出現任何意外都在情理之中, 上一次是93歲的穆加貝, 這一次換成了足球先生。

維阿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現任副總統博阿凱。 博阿凱深耕賴比瑞亞政壇12年, 見過大場面、手段老道, 即使面對失敗依然談笑風生。 其實早在大選期間, 博阿凱就曾表現出自信不足, 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公開表示無論最終大選結果如何, 自己都將接受。

本次大選可謂是一波三折,

但維阿大勝是意料之中。 在本次大選中, 第一輪有多達20位候選人的激烈角逐, 第二輪投票前的爭議造成莫名的停滯。 但仔細分析, 維阿在競爭激烈、懸念迭起的第二輪選舉大獲全勝是有一定必然性的。

一、競選口號看端倪

縱觀歐美各國大選, 每位熱門候選人都有獨特而短小精悍的競選口號。 當年奧巴馬的經典競選臺詞是“Change”,以及讓眾多美國人熱血沸騰的“Yes, we can !”;特朗普的競選口號則是帶有典型民粹主義色彩的“美國優先”, 這一口號在特朗普的成功當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馬克龍“解放法國人, 保護法國人” 的回音依稀在大巴黎的上空回蕩。 維阿的競選團隊很早就為其量身定制了精選口號——“Change for Hope”。 這一口號直擊民心,

切中要害。 賴比瑞亞現狀亟需改變, 底層年輕人迫切看到希望, 維阿的參選口號為社會底層苦苦掙扎期待改變現狀的普通民眾注入一針強力興奮劑。

反觀博阿凱的競選口號“Think Liberia, Love Liberia, Build Liberia”, 繁瑣冗長, 尤其是大選第一輪結束後, 博阿凱新口號“Road! Road! Road”頻繁出現在媒體, 類似於十年前中國國內大街小巷張貼的標語“要想富, 先修路”, 只是這種“重要事情講三遍”的“腦殘”競選口號, 貌似無法持續激發支持者的狂熱支持, 其宣傳效果有限。

二、民眾支持分上下

2005年瑟利夫成功當選賴比瑞亞總統後, 博阿凱便擔任其副手。 這位73歲的副總統, 雖然在過去30多年中一直勤勤懇懇、忠心耿耿, 在政壇及上流社會也有良好的人脈關係, 然而日益腐敗的政府以及毫無起色的經濟現狀,

讓賴比瑞亞人民對長期佔據政壇卻毫無作為的團結黨徹底失去耐心。

維阿現年51歲, 最輝煌的履歷是在歐洲足壇和國際足壇。 雖然2005和2011年兩次參加總統大選均以失敗告終, 但他也在激烈的政治鬥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更贏得賴比瑞亞民眾的同情和支持。 對於佔據賴比瑞亞社會主流的底層民眾來說, 維阿是他們心中的民族英雄, 政府帶給他們失望和無奈, 足球先生卻能帶來快樂和希望。 雖然與經驗豐富的博阿凱相比, 政治資歷的欠缺著實讓維阿遜色不少。 然而, 足壇履歷的成功和軟弱無能的政府讓狂熱的民眾更加對維阿的當選充滿希望。

三、政治盟友是關鍵

任何國家的大選都不是一個人的獨舞,

大選熱門候選人除需要專業團隊為其搖旗呐喊, 鼓吹造勢外, 一個政治經驗豐富、民眾根基牢固的搭檔不可或缺。 例如當年奧巴馬的成功當選離不開專業正直、忠心耿耿的拜登;個性低調、出言謹慎的彭斯更是特朗普大選逆襲的基石。

在本次大選中, 維阿最親密的搭檔便是發動賴比瑞亞內戰的前總統查理斯·泰勒的前妻朱厄爾·泰勒。 從政十二年的朱厄爾目前擔任賴比瑞亞議員, 曾在內戰中擔任“人道主義行動工作隊”負責人, 近年來在國內積累了相當的政治人脈和大量民眾支持。 雖然國外媒體和反對派對朱厄爾參選目的和政治動機充滿質疑, 但維阿在面對記者採訪多次表示從賴比瑞亞當下的民眾基礎和性別平等和角度考慮, 朱厄爾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

副總統博阿凱的競選搭檔競選開始前三個月才確定,是名不見經傳的賴比瑞亞議會發言人埃米爾·諾奎。現年54歲的埃米爾本不屬於團結黨(UP)成員,而是人民團結党的創始人(PUP),博阿凱甚至在沒有宣佈兩黨結盟參加選舉的情況下,突然決定任命黨外人士作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在團結黨內部引發尖銳矛盾。埃米爾和在賴比瑞亞如日中天的黎巴嫩阿布家族(Abi Jaoudi Family)關係密切,更是讓支持維阿當選的媒體抓到抨擊團結黨的把柄。種種跡象表明,博阿凱在競選搭檔的選擇上完全是臨時抱佛腳的心態。

除此之外,現總統瑟利夫雖然多次公開表示支持博阿凱,但就在今年9月16日團結党宣佈參加總統大選儀式上卻沒有看到瑟利夫的身影。雖然總統向媒體解釋自己已承諾出席家鄉波米縣一個鄉村診所的剪綵儀式,然而,缺席如此重要的政治活動顯然給媒體和其他黨派留下足夠多的想像空間,更預示了大選的最終走向。

四、金元選舉定勝負

“資本主義國家的選舉本質上是有錢人的政治遊戲。”,和美國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賴比瑞亞,基本上照搬了美國的政治體系和選舉機制。在賴比瑞亞,偏遠鄉村日人均收入甚至不足1美元,一塊巧克力或一盒餅乾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換一張選票,而距離首都較近的地區,選票可能變成一件T桖衫或一袋大米。

在文盲率接近50%的賴比瑞亞,大選宣傳攻勢效果明顯,例如,維阿擁有私人電臺和電視臺,24小時不停為其造勢;博阿凱團隊在互聯網、紙媒以及移動介質宣傳上投入巨大。

對博阿凱來說,壟斷賴比瑞亞經濟多年的黎巴嫩人和企圖長期控制的美國人,為避免政治動盪,維持政策的穩定,選擇讓他維護自己經濟利益的可能性很大。維阿雖在歐洲打拼多年,經濟上也沒有壓力,但面對博阿凱身後揮舞著鈔票的黎巴嫩商人和狡猾的美國人,顯然力不從心。

然而,第一輪大選結束後劇情突然發生翻轉。原本不被美國人和其他競選對手看好的維阿第一輪投票後優勢明顯。對那些搖擺不定,在第一輪就被淘汰的候選人而言,大選進入第二輪必須要選邊站隊,一旦選擇錯誤,目前擁有的社會地位和高額薪水必將受到威脅。

騎牆派的美國人和控制經濟命脈的黎巴嫩人似乎更懂得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道理,經歷選舉停滯、民眾猜疑、黨派爭吵之後,搖擺的政治對手、勢力的中東人、狡猾的美國人選擇了維阿的國民改革党。

如今,賴比瑞亞大選“終極對決”已塵埃落定,但國際媒體似乎對新總統足壇履歷更感興趣。大選中高喊人民利益優先口號,關心社會底層疾苦的維阿當選總統後能否真正兌現曾經的政治諾言?能否切實給歷經戰亂動盪和埃博拉肆虐的賴比瑞亞人民帶來福音?能否實際改變前任政府腐敗無能,經濟積貧積弱的現狀?能否讓蒙羅主幹道那經常警笛長鳴,橫衝直撞的總統車隊能成為歷史?

目前,所有關心關注賴比瑞亞的人們能做的,只能拭目以待。(空白格)

朱厄爾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

副總統博阿凱的競選搭檔競選開始前三個月才確定,是名不見經傳的賴比瑞亞議會發言人埃米爾·諾奎。現年54歲的埃米爾本不屬於團結黨(UP)成員,而是人民團結党的創始人(PUP),博阿凱甚至在沒有宣佈兩黨結盟參加選舉的情況下,突然決定任命黨外人士作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在團結黨內部引發尖銳矛盾。埃米爾和在賴比瑞亞如日中天的黎巴嫩阿布家族(Abi Jaoudi Family)關係密切,更是讓支持維阿當選的媒體抓到抨擊團結黨的把柄。種種跡象表明,博阿凱在競選搭檔的選擇上完全是臨時抱佛腳的心態。

除此之外,現總統瑟利夫雖然多次公開表示支持博阿凱,但就在今年9月16日團結党宣佈參加總統大選儀式上卻沒有看到瑟利夫的身影。雖然總統向媒體解釋自己已承諾出席家鄉波米縣一個鄉村診所的剪綵儀式,然而,缺席如此重要的政治活動顯然給媒體和其他黨派留下足夠多的想像空間,更預示了大選的最終走向。

四、金元選舉定勝負

“資本主義國家的選舉本質上是有錢人的政治遊戲。”,和美國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賴比瑞亞,基本上照搬了美國的政治體系和選舉機制。在賴比瑞亞,偏遠鄉村日人均收入甚至不足1美元,一塊巧克力或一盒餅乾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換一張選票,而距離首都較近的地區,選票可能變成一件T桖衫或一袋大米。

在文盲率接近50%的賴比瑞亞,大選宣傳攻勢效果明顯,例如,維阿擁有私人電臺和電視臺,24小時不停為其造勢;博阿凱團隊在互聯網、紙媒以及移動介質宣傳上投入巨大。

對博阿凱來說,壟斷賴比瑞亞經濟多年的黎巴嫩人和企圖長期控制的美國人,為避免政治動盪,維持政策的穩定,選擇讓他維護自己經濟利益的可能性很大。維阿雖在歐洲打拼多年,經濟上也沒有壓力,但面對博阿凱身後揮舞著鈔票的黎巴嫩商人和狡猾的美國人,顯然力不從心。

然而,第一輪大選結束後劇情突然發生翻轉。原本不被美國人和其他競選對手看好的維阿第一輪投票後優勢明顯。對那些搖擺不定,在第一輪就被淘汰的候選人而言,大選進入第二輪必須要選邊站隊,一旦選擇錯誤,目前擁有的社會地位和高額薪水必將受到威脅。

騎牆派的美國人和控制經濟命脈的黎巴嫩人似乎更懂得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道理,經歷選舉停滯、民眾猜疑、黨派爭吵之後,搖擺的政治對手、勢力的中東人、狡猾的美國人選擇了維阿的國民改革党。

如今,賴比瑞亞大選“終極對決”已塵埃落定,但國際媒體似乎對新總統足壇履歷更感興趣。大選中高喊人民利益優先口號,關心社會底層疾苦的維阿當選總統後能否真正兌現曾經的政治諾言?能否切實給歷經戰亂動盪和埃博拉肆虐的賴比瑞亞人民帶來福音?能否實際改變前任政府腐敗無能,經濟積貧積弱的現狀?能否讓蒙羅主幹道那經常警笛長鳴,橫衝直撞的總統車隊能成為歷史?

目前,所有關心關注賴比瑞亞的人們能做的,只能拭目以待。(空白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