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滬17號線初體驗 同站換乘很方便 提示不夠有點暈

圖說:17號線今天開始通車運營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清晨5時許, 71歲的“鐵絲”(地鐵粉絲)趙松林摸黑從楊浦家中出發, 只為趕上今天開通的17號線首班車。

諸光路站的採光天窗、陶藝壁畫、蟠龍路站的青花瓷立柱、漕盈路站的剪紙藝術牆, 他在相機裡裝滿沿途美景。

“車來了!媽媽快幫我拍張照!”上午7時許, 17號線漕盈路站, 10歲男孩朱諾一難掩興奮。 他最重要的元旦計畫, 就是體驗新線路。 換乘2號線到上海科技館, 換乘10號線到上海圖書館、動物園, 小諾一做足功課, “以前很少去市區, 有了17號線, 我要把上海玩個遍!”

圖說:市民尤先生和徐女士帶著孩子乘坐17號線前往虹橋火車站 徐程攝

17號線是青浦首條地鐵, 沿線串聯起朱家角、青浦新城、趙巷、徐涇、國家會展中心等地標。 在東方綠舟站, 家住朱家角鎮山灣村的王芳計畫趁著假期去奧特萊斯“掃貨”。 “以前要換兩部公車, 起碼一個半小時, 現在時間縮短一半!”17號線客運經理張永蓉介紹, 市民諮詢最多的, 是首末班車時間和網站附近公交和停車。 “多個網站設有P+R停車場, 全線新辟公交線路21條, 調整47條。 ”

圖說:17號線是青浦首條地鐵 徐程 攝

與2號線在虹橋火車站同站換乘, 是17號線的亮點。 今天上午, 卻有多名乘客在換乘時走了冤枉路。 採訪時聽到重複最多的兩句話是:“對面換, 太方便了”“請問17號線怎麼換?我上樓梯沒找到……”

說第一句話的, 是提前掌握換乘資訊或觀察仔細的乘客;說第二句話的也有不少, 比如家住中山公園附近的王雲芬。

她計畫去朱家角掃墓, 下了2號線習慣性地走上手扶電梯去換新線, 兜了一圈又回到月臺, 經工作人員提醒, 才發現換乘列車近在眼前。 “以前對面是2號線反方向列車, 換線都要去其他月臺。 現在確實方便, 不用再背大包小包上下樓, 而且能及時分流乘客, 免得排長隊擠電梯。 但是, 提醒標誌還不夠明顯。 ”

虹橋火車站(往東方綠舟一側)的月臺, 長達100多米, 只在靠近2號線遮罩門的地面, 貼了不到10張方向貼, 提示乘客可在對面換乘17號線。 下車時若不低頭關注, 很可能錯過。 而靠近17號線遮罩門的地面, 空空如也。 月臺上還有20多根立柱, 處於乘客視線水準方向, 更容易引起注意, 也沒有任何換乘提示。

“我跑上跑下沒關係, 如果有人2號線乘過頭,

想坐回去, 結果進了對面的17號線, 跑到青浦去了, 更耽誤時間。 希望增加更多更醒目的提示標誌。 ”王女士說。

此外, 同站換乘僅限2號線與17號線同方向月臺, 青浦乘客去徐涇東及返程, 都需到虹橋火車站站廳層換乘。 10號線為獨立島式月臺, 也需通過站廳層換乘17號線。

新民晚報記者 曹剛 範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