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生源與好老師是否相輔相成的?

初高中義務階段搶生源現象日趨激烈, 肥了學校, 苦了教育, 應當引起重視

題目套用的是一句流行語。 “耍流氓”三個字當然有些誇張, 但也絕非沒有道理。 因為現在的確有幾近於“耍流氓”的教育。

曾經聽一位公辦初中的校長談辦學經驗, 他說:“要辦好一所學校, 除了先進的辦學理念、優秀的師資隊伍和一流的學校硬體之外, 關鍵的還要有一流的生源!”我一聽就樂了, 心想:只要有了“關鍵的”, 前面的統統可以不要!

雖然相當一部分校長都把搶奪“優質生源”放在辦學措施的極其重要的位置, 但這麼公開作為“經驗”來講的校長並不多。

更多的時候, 我們聽到校長們講的都是“教育公平”“教育均衡”, 而且還簽訂“堅決杜絕招收擇校生”的“承諾書”。 所以, 這位校長這麼不加掩飾地把“一流的生源”當做“辦好一所學校”的“關鍵”條件, 還是有幾分“可愛”的, 用有些人的話來說, 就是“至少不裝逼”。 只是——如果我們單單停留在“不裝逼”的地步, 那我們的教育實在是太畸形、太可悲了。

我一直想不通: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和初中, 有什麼理由去選擇甚至搶奪“優生”?如果有人要質疑我這個質問, 我不想多費口舌與之爭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二條明確規定:“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

”可見搶奪“優生”儘管違背良知, 但這首先不是一個道德問題, 而是一個法律問題。 “免試入學”“就近入學”, 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沒有討論的餘地, 更沒有爭論的空間。

可現在各種變相的幼升小、小升初的生源大戰依然血肉橫飛。 “技巧”五花八門, “策略”層出不窮。 有的初中甚至可以直接將五年級的“優生”提前弄到本校“銜接性”就讀。 還有教育局明確規定, 統一調研考試成績前多少名多少名的孩子均送到某名校就讀, 以此“保證”其“教學品質”!這些做法往往都打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旗號, 冠冕堂皇地進行。 還有一些更為上不得檯面的搶佔“優生”的下作手段, 我這裡都不好意思說。

如此壟斷“優生”, 三年後的中考自然“輝煌”。

你好意思說是你的教育成果?但人家就有那麼好的心理素質, 當然會說如此成績的取得是與學校的“教育改革”“內涵發展”分不開, 絲毫不談幾年前極不光彩的“招生策略”。 義務教育階段如此行徑, 任何“素質教育”的遮羞布都無法掩蓋其“應試教育”的齷齪!如此不要臉, 和“耍流氓”有多大區別?

當然, 就算是嚴格按片區招生, 由於家庭文化背景的原因, 市中心和城郊結合部的學校, 其生源也不會相同, 這是自然形成的差別, 是正常的。 學校在各自的生源基礎上提高教育教學品質, 都值得肯定。 市中心學校的中考成績比城郊結合部學校要優秀一些, 這也是很正常的, 和我抨擊的“耍流氓”不是一回事。 但作為教育行政部門, 在評估考核合格學校時,

應該考慮其區域生源因素, 不可“一刀切”地唯分數論。 這方面, 許多地區的教育局正是這樣科學評價的。

其他的我不敢說, 至少我所在的武侯區, 教育局對各學校教育品質的評價, 就基本上做到了根據不同學校的特點予以科學評價。 比如, 我曾經擔任校長的武侯實驗中學, 88%以上的學生來自當地失地農民的家庭, 還有少數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弟。 要和市區學校純粹比應試分數, 我們的孩子肯定敵不過科分院學者、高校教授等高知家庭的子弟, 但武侯實驗中學連續多年依然獲得教育品質一等獎(包括去年我沒當校長之後), 這裡的“一等獎”就包括了升學成績在內的各種綜合教育教學品質指標。 我希望全國各地這樣科學評價學校品質的教育行政部門越多越好。

為了所謂的“高考輝煌”, 一些學校不但用重金“收購”中考狀元以及名列前茅者, 而且承諾:三年後考上清華北大等名校再獎勵幾十萬。 如此靠錢買來的“高考輝煌”, 你好意思說是你的“教育成果”?還是那句話, 人家的“心理素質好極了”, 有什麼不好意思說的?

為了搶生源, 有的高中校長簡直到了低三下四、卑躬屈膝的地步。 有一年某市中考成績公佈後, “中考狀元”家一下湧進了好幾個重點高中的校長!這些校長圍著學生家長苦口婆心地勸說, 希望他能夠把孩子送到自己的學校就讀高中。 家長不勝其煩, 只好躲避。 但校長們竟然圍追堵截, 甚至蹲守在其家門。 最後這位父親火了:“你們還要不要我正常生活了?再這樣, 我就報警了!”看,教育淪落至此,真不知是誰的恥辱!

還有一種很奇葩的“耍流氓”,也讓人大開眼界。十多年前,某校高三畢業生中一下考上了十多個清華北大,轟動一時,媒體爭相報導“素質教育碩果累累”。後來該校一位高三班主任私下給我說,這批學生四年前——注意是“四年前”而不是“三年前”——就是以“非常規手段”(這個概念給人以無限的想像空間)招收來的,去年高考他們的分數就已遠遠超過了一本線,但離清華北大的錄取線還差那麼一點點,於是學校動員他們再讀一年,衝刺清華北大。這一年當然有豐厚的物質待遇,而且考上清華北大更有一筆巨額獎金。本來這些孩子就很聰明、很拔尖了,這麼“一回爐”自然會在第二年的高考中“一鳴驚人”。後來的結果證明了該校領導的“戰略眼光”是何等的“英明”!

可如此“戰略”,只會讓我感到噁心,我覺得這就叫“耍流氓”!而當今中國,如此“耍流氓”的學校決不止一所兩所,這是當地政府默認甚至縱容的結果,或者乾脆說,一起“耍流氓”!

以上,我說的都是公辦學校,而對於靠市場生存的私立學校來說,情況有所特殊。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民辦學校可以自主確定招生的範圍、標準和方式。也就是說,即使是小學和初中,擇優招生也是允許的。但是,儘管如此,民辦學校的招生也不能亂來,必須有相應的源於法律法規的規範,使之有序進行。

全國各地血腥的生源大戰,已經和教育沒有關係了,只關乎赤裸裸的利益,有的地方有關“名校”之間為了這“利益”而互相攻擊詆毀,也到了醜態百出、絲毫不顧師道尊嚴的地步了。而這“利益”和大多數普通學校不搶或無法搶“優生”的老師無關——他們每天面對著“名校”不要的孩子們,認認真真地備課、認認真真地上課、認認真真地批改作業、認認真真地找孩子談心……到最後,可能還“顆粒無收”。他們的付出不比那些“名校”的老師少,他們的教育智慧也未必就不豐富,只是僅僅因為生源的原因,他們沒有“再創新高”的“高考(中考)輝煌”——連這樣的機會和可能都沒有,因而也就與各種“品質獎”無緣。我們的教育行政部門,不能虧待了這些教育的老實人,否則,真如當年武松所歎:“涼了兄弟們的心!”(轉自:李鎮西)

我就報警了!”看,教育淪落至此,真不知是誰的恥辱!

還有一種很奇葩的“耍流氓”,也讓人大開眼界。十多年前,某校高三畢業生中一下考上了十多個清華北大,轟動一時,媒體爭相報導“素質教育碩果累累”。後來該校一位高三班主任私下給我說,這批學生四年前——注意是“四年前”而不是“三年前”——就是以“非常規手段”(這個概念給人以無限的想像空間)招收來的,去年高考他們的分數就已遠遠超過了一本線,但離清華北大的錄取線還差那麼一點點,於是學校動員他們再讀一年,衝刺清華北大。這一年當然有豐厚的物質待遇,而且考上清華北大更有一筆巨額獎金。本來這些孩子就很聰明、很拔尖了,這麼“一回爐”自然會在第二年的高考中“一鳴驚人”。後來的結果證明了該校領導的“戰略眼光”是何等的“英明”!

可如此“戰略”,只會讓我感到噁心,我覺得這就叫“耍流氓”!而當今中國,如此“耍流氓”的學校決不止一所兩所,這是當地政府默認甚至縱容的結果,或者乾脆說,一起“耍流氓”!

以上,我說的都是公辦學校,而對於靠市場生存的私立學校來說,情況有所特殊。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民辦學校可以自主確定招生的範圍、標準和方式。也就是說,即使是小學和初中,擇優招生也是允許的。但是,儘管如此,民辦學校的招生也不能亂來,必須有相應的源於法律法規的規範,使之有序進行。

全國各地血腥的生源大戰,已經和教育沒有關係了,只關乎赤裸裸的利益,有的地方有關“名校”之間為了這“利益”而互相攻擊詆毀,也到了醜態百出、絲毫不顧師道尊嚴的地步了。而這“利益”和大多數普通學校不搶或無法搶“優生”的老師無關——他們每天面對著“名校”不要的孩子們,認認真真地備課、認認真真地上課、認認真真地批改作業、認認真真地找孩子談心……到最後,可能還“顆粒無收”。他們的付出不比那些“名校”的老師少,他們的教育智慧也未必就不豐富,只是僅僅因為生源的原因,他們沒有“再創新高”的“高考(中考)輝煌”——連這樣的機會和可能都沒有,因而也就與各種“品質獎”無緣。我們的教育行政部門,不能虧待了這些教育的老實人,否則,真如當年武松所歎:“涼了兄弟們的心!”(轉自:李鎮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