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辭舊迎新|周葆亮:回眸2017

撕下2017年最後一張日曆, 心中充滿竊喜, 也有離不去的愁緒。 在這雞飛狗跳之際, 回眸2017, 作個小結, 盤點過去, 展望未來, 在人生的履歷表上,

更有里程碑意義。

竊喜的是, 在2016年加入中國電力作家協會, 並加入江蘇省電力作家協會, 成為該會會員兼理事的基礎上, 2017年順利加入了江蘇省作家協會, 成為一名頭髮花白的會員。 手裡捧著幾個會員證, 大有瞎子打火趁熱鬧的意味。 我知道, 加入作協, 懷揣幾個會員證, 並不說明我就是名正言順的作家了。 支撐作家的是作品。 作品是詮釋作家水準的唯一標準。 慶倖的是, 在過去的2017年, 我完成了20萬字的長篇小說《山楂園》, 在《青春》雜誌上發表了短篇小說《低保戶》, 又在《大風》上發表了短篇小說《別墅的秘密》。 這兩個短篇, 則是在當年創作, 又在當年發表的。

值得竊喜的, 還有新結識了幾位文朋詩友, 談文磋詩, 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

豈不樂哉?

在文朋詩友中, 不得不提及李修運。 他身為公務員, 到了二線年齡而毫無失落感。 那天小聚, 他滿臉堆著笑容說, 終於有時間坐下來, 研究散文、詩歌, 推敲字句了。

其實, 他的散文、詩歌, 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擁有自己的風格了。 捧讀一篇文章, 不用看名字, 就能品讀出來這是李修運的作品了。 他雖然沒有加入這個協會、那個學會, 可他還是我心目中值得點贊的作家。 在邳州為數不多的作家中, 他是有資格有能力在《揚子晚報》發表文學作品的佼佼者。 比如他在《鄉野篝火》的開篇寫道:鄉間俗語:“七八九歲狗都嫌, 打仨攜倆過童年;拿起棍棒戳狗牙, 稻花香裡捉青蛙。 ”大才子袁枚有詩曰:“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辛棄疾《村居》:“茅簷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 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諸如此類, 說的都是鄉間少年的頑劣、拙朴、精靈和可愛。 田野廣闊, 一群孩子喊叫著, 毫無羈絆在撒歡。 最令我難忘的還是熰煙火燒東西吃, 吃得滿嘴烏黑, 那原野趣味的清香, 那天地間恣肆暢意, 什麼時候回憶起來, 都會笑得滿臉雛菊蕩漾。 讀讀, 品品, 多麼地道的語言風格, 多麼淳樸的鄉村情懷?

再比如他的《春華先生》:“寒凝大地發春華”, 多年前我的老師朱春華先生親口告訴我, 他的名字的來歷, 至今難忘。 我很想念他。 他是我初中三年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 開門見山的師生情,

躍然紙上, 揮之不去。

傾情之絕唱, 非他莫屬。 2016年2月2日, 他在《揚子晚報》發表的《與父母的肌膚之親》:父親走後, 母親一個人過。 秋天的一個早晨, 我和妻子帶她去逛逛新建的桃花島公園。 公園距家較遠, 擠上公車, 已經沒有座位了。 這時, 一個初中女學生主動給母親讓了位。 母親硬拉著我和她一起坐。 我身大臀沉, 擠得母親沒法再坐, 只好雙手把她圍攬在我的腿上。 乘客們投來的目光都是親切和溫馨的。 母親很輕, 她搭手在我胸前, 滿手背老人斑, 圓圓的, 如初秋落滿一地的榆錢。 車搖晃著, 我們娘倆貼得很緊。 我有些鼻酸, 這個生我養我的人, 我只抱過她這一回。

文學藝術, 歸根到底還是語言藝術。 語言藝術的最高境界, 在李修運的文章中得到了充分展現。

當我讀到“母親很輕, 她搭手在我胸前, 滿手背老人斑, 圓圓的, 如初秋落滿一地的榆錢”時, 一位含辛茹苦養育子女的母親形象映入眼簾, 風風雨雨中撞在我的胸口, 令人動容, 潸然淚下。

............

甭怪我貪戀他的文字, 因為他的文字只屬於他的文筆, 他的風格。 讀他的文章, 是享受, 更是養分。 看看他在《與父母的肌膚之親》的結尾是怎麼寫的:

晚年生病的父親, 躺在床上, 那麼小。 母親說老頭子“縮筋”了。 我每天抱他起來大小解。 起初他不好意思, 後來他虛弱得支不起身子來, 只能由著我抱。 這個年輕時性格暴躁、力拔山兮的男人, 這個曾經打過我多次的男人, 抱起來感覺像一段枯木。 我開玩笑地找來個順手點的柳木棍遞到他手裡。 他無力地握著,幾滴渾濁的老淚積聚在眼窩,流不下來。

文章精彩與否,取決於作者的閱讀量和感悟力。《與父母的肌膚之親》,是典型的短篇散文。發表在《揚子晚報》上的這篇短文,647字。在我的心中,這是一篇超過了長篇巨制分量的短小精悍的妙文。我相信,退休賦閑的李修運,一定會,也一定能創作出更加令人愛不釋手的傳世佳作。

在文朋詩友中,我還想提及劉波濤。誠然,說到劉波濤,那是好多年之前就握手寒暄的老相識。只是,那個時候的劉波濤,在農電戰線上,職責在肩,業務繁重,公務繁忙,處於忙裡抽閒,積極閱讀階段。那次,他電話約我一起吃飯,我在心裡犯嘀咕:一個農電戰線的管理人員,怎麼會想起來約我吃飯?只因是老相識,面子不薄人,應約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談論的話題一下子轉到了文學創作上。他說他想寫點東西,因為愛好永遠泯滅不了。他坦誠,認真。我不屑地說,想寫就寫唄,只是擔心你擱置多年的筆,是不是生銹了?他笑了,捂著嘴笑,笑得他喝進嘴裡的酒噴進桌邊的垃圾筐。你這個傢伙真會開玩笑,只知道多年不用的鋤頭、鐮刀能生銹,誰見過不用的鋼筆生過鏽?他哈哈笑著說。

沒生銹,你就試試吧。

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

劉波濤小試牛刀,真的動筆了。《女博士劉劍秋:邳州人的驕傲》《老母親用手機》《邳州特色早點鋪》《溫馨鄰里情》《周家烘爐鋪》《踢火球》......一篇又一篇,接二連三發表出來。他從親情、友情寫起,興趣盎然,大有一發而不可收,後來者居上的態勢。令人刮目相看,嘖嘖稱讚,讚不絕口。

2017年新結識的文朋詩友中,尚有李良甫、李法潮、段桂陽、趙成海、黃曉夢、李文娟等等,不再贅述。至於衡墩壯、張法民、沙正宏等,那都是老相識了。還有遠在無錫的譚豐華,一直拜讀著他的文章,未曾謀面,不必多敘。

說到堵心的愁,實在難以啟齒。一位朋友,托我給他介紹一位兒媳婦。成人之美,好事一樁嗎,豈有推辭之理?熱心尋覓,還真有個姑娘樂意讓我保媒。雙方見了面,大有一見鍾情之意,步入“閃婚”族,拿了結婚證。豈料,男方是個餿扣子,鐵公雞。既不行“六禮”,又遲遲不給孩子舉行結婚儀式。直到女孩身懷六甲,還是捨不得花一毛錢。原來男孩患有精神分裂症。瞭解到真相的女孩後悔了,堅決不再和男孩來往,執意墮胎,離婚。不用說,好聚好散,辦了離婚手續,各奔東西。弄得我顏面失盡,心煩意亂。好心變成驢肝肺,裡裡外外不是人。時刻為此相處朋友的人生敗筆憂心忡忡,拉響了吃一塹長一智的警笛。

奇妙的是,文學可以幫我排解憂慮,驅除煩惱。讀書、寫作,牽引著我走出陰影,小心翼翼地邁進2018年的門檻。

走進2018,挺胸舒臂,長出一口氣。我發現,春風醞釀著花瓣。我看見,春雨滋潤著荒誕。新年的日曆那嶄新的一頁,出現在臉前,等待我去書寫,書寫著新時代最新最美的心聲,書寫著新征程最新最美的畫卷。

哦,2017,揮手不再見!因為充滿希望的2018,早已走進了我的心田。

他無力地握著,幾滴渾濁的老淚積聚在眼窩,流不下來。

文章精彩與否,取決於作者的閱讀量和感悟力。《與父母的肌膚之親》,是典型的短篇散文。發表在《揚子晚報》上的這篇短文,647字。在我的心中,這是一篇超過了長篇巨制分量的短小精悍的妙文。我相信,退休賦閑的李修運,一定會,也一定能創作出更加令人愛不釋手的傳世佳作。

在文朋詩友中,我還想提及劉波濤。誠然,說到劉波濤,那是好多年之前就握手寒暄的老相識。只是,那個時候的劉波濤,在農電戰線上,職責在肩,業務繁重,公務繁忙,處於忙裡抽閒,積極閱讀階段。那次,他電話約我一起吃飯,我在心裡犯嘀咕:一個農電戰線的管理人員,怎麼會想起來約我吃飯?只因是老相識,面子不薄人,應約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談論的話題一下子轉到了文學創作上。他說他想寫點東西,因為愛好永遠泯滅不了。他坦誠,認真。我不屑地說,想寫就寫唄,只是擔心你擱置多年的筆,是不是生銹了?他笑了,捂著嘴笑,笑得他喝進嘴裡的酒噴進桌邊的垃圾筐。你這個傢伙真會開玩笑,只知道多年不用的鋤頭、鐮刀能生銹,誰見過不用的鋼筆生過鏽?他哈哈笑著說。

沒生銹,你就試試吧。

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

劉波濤小試牛刀,真的動筆了。《女博士劉劍秋:邳州人的驕傲》《老母親用手機》《邳州特色早點鋪》《溫馨鄰里情》《周家烘爐鋪》《踢火球》......一篇又一篇,接二連三發表出來。他從親情、友情寫起,興趣盎然,大有一發而不可收,後來者居上的態勢。令人刮目相看,嘖嘖稱讚,讚不絕口。

2017年新結識的文朋詩友中,尚有李良甫、李法潮、段桂陽、趙成海、黃曉夢、李文娟等等,不再贅述。至於衡墩壯、張法民、沙正宏等,那都是老相識了。還有遠在無錫的譚豐華,一直拜讀著他的文章,未曾謀面,不必多敘。

說到堵心的愁,實在難以啟齒。一位朋友,托我給他介紹一位兒媳婦。成人之美,好事一樁嗎,豈有推辭之理?熱心尋覓,還真有個姑娘樂意讓我保媒。雙方見了面,大有一見鍾情之意,步入“閃婚”族,拿了結婚證。豈料,男方是個餿扣子,鐵公雞。既不行“六禮”,又遲遲不給孩子舉行結婚儀式。直到女孩身懷六甲,還是捨不得花一毛錢。原來男孩患有精神分裂症。瞭解到真相的女孩後悔了,堅決不再和男孩來往,執意墮胎,離婚。不用說,好聚好散,辦了離婚手續,各奔東西。弄得我顏面失盡,心煩意亂。好心變成驢肝肺,裡裡外外不是人。時刻為此相處朋友的人生敗筆憂心忡忡,拉響了吃一塹長一智的警笛。

奇妙的是,文學可以幫我排解憂慮,驅除煩惱。讀書、寫作,牽引著我走出陰影,小心翼翼地邁進2018年的門檻。

走進2018,挺胸舒臂,長出一口氣。我發現,春風醞釀著花瓣。我看見,春雨滋潤著荒誕。新年的日曆那嶄新的一頁,出現在臉前,等待我去書寫,書寫著新時代最新最美的心聲,書寫著新征程最新最美的畫卷。

哦,2017,揮手不再見!因為充滿希望的2018,早已走進了我的心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