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年國考反套路,省考你該這麼學!

12月10日,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8年度公務員錄用考試公共科目筆試在全國31個省(區、市)53個城市的1100多個考點同時舉行。 本次考試共有120多個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加,

計畫招錄2.85萬人, 共有165.97萬人通過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 129.22萬人繳費確認參加筆試, 113.4萬人實際參加考試, 參考率約為88%, 參加考試人數與錄用計畫數比例約為40:1。

為了更好地備戰2018國考筆試這場年度大考, 考生們自然是鉚足了勁兒。 然而拿到考卷的他們, 卻有些“心裡發涼”, 因為國考考題, 並沒有像他們預想的那樣“琳琅滿目”, 而是更加側重政法知識的考查, 人文考題也是以“大綜合”的面貌出現。

行測:簡直是“文科綜合”

根據考生回憶, 2018國考行測考試的常識部分, 花費的考試時間最長。 考題中的一些熱門時政熱點都有所涵蓋, 如三農問題、國際法, 還有科技熱點中的蛟龍號、太湖之光超級電腦等。

同時, 還側重於把貼近生活化的材料與不同科目的知識點糅雜在一起。 “有一道關於北斗七星的考題, 就挺考驗人的。 ”考生回憶說, 這道題給出了四個選項, 需要判斷哪個是錯的, “‘北斗七星是由七顆等亮的恒星組成’, ‘北斗七星的相對位置不變’, ‘北斗七星中開陽的輔星構成了雙星’, ‘古代鬥牛中的鬥就是指的北斗七星’。 ”考生李同學表示, 這道題自己就花了很長時間來思考, “既有古文知識, 也有天文知識, 還要有生活常識, 感覺濃縮了一張‘文綜’試卷。 ”

1

我參加的是不是司法考試?

“有點恍惚, 感覺像參加了一場司法考試。 ”南京師範大學的應屆本科生許同學走出考場, 對記者無奈地笑著說。 “卷子上20道常識題裡,

10道和法律相關。 ”

另一名男生一邊走出考場, 一邊和同學吐槽, “什麼唐宋八大家竹林七賢, 居然都沒考?”原來, 這位考生小朱是一位理工科的應屆生, 覺得自己文史知識薄弱, 考試之前花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來應對弱項, “往年的國考題不是都很文化嘛, 類似于給伯仲叔季排座次, 還有古文和詩句等, 這是我最不擅長的, 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來看文史知識。 誰知道, 今天卻意外敗給了法律。 ”

申論:結合老子的有無談城市建設

和行測考卷相比, 2018國考的申論考題對於考生的文史知識考查可是相當到位。 除了常規的申論必考考點, 如“十九大關於我國土地政策承包權續期問題”等, 還包含了豐富的文言常識。

根據考生回憶,

申論省部級考卷的作文是“科學、藝術和古文化對想像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想像力的源泉。 ”地市級考卷則用了老子的一句話“鑿戶牖以為室, 當其無, 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 無之以為用”, 寫城市建設中的“有”和“無”。

毫無疑問, 這需要考生在背誦常規寫作“範本”的基礎上, 積累相當深厚的文化常識, 才能夠在作文寫作中遊刃有餘。 一味的按照套路來“嵌範本”, 顯然拿不到高分。

2

2019考生請備份《道德經》

2017國考, 申論考卷中就已經出現過老子的“上善若水”, 2018國考, 老子再度登場, “有之以為利, 無之以為用”的觀點被命題人化用, 出進了考卷的寫作答題中, 考生需要結合老子的“有”“無”談談城市建設。

走出考場的考生紛紛開啟了“彈幕模式”,

“命題人恐怕是老子的粉絲。 ”“建議準備2019國考的考生們, 複習資料裡多加一本《道德經》。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