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打工者返鄉不習慣咋辦?華中師大成立鄉村研究院科學規劃

長江日報融媒體12月29日訊(記者楊佳峰 通訊員杜真)投入大筆資金緣何盤活不了農村的山和水?打工者返回農村生活不習慣如何破?29日,中國首家鄉村振興規劃設計院在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成立,該院將致力於以科學精准規劃引領鄉村振興,並為鄉村振興規劃探索實施路徑。

鄉村振興規劃設計院(簡稱鄉規院)是依託入選中國智庫索引的中國農村研究院的基礎上成立的,研究團隊以中國農村研究院的科研人員為主,同時吸納了華師校內不同專業的學者提供多元化的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其發展目標定位為:建設國內鄉村振興戰略的高端智庫;打造國內鄉村振興規劃編制的創新高地;構築鄉村振興理論創新的研究重鎮;建立鄉村振興研究成果的共用平臺,建成集規劃研究、政策諮詢、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專業機構。

“在城市打工者現在不願意再回農村住,因為連上個農村廁所也不習慣。 鄉村振興不僅僅是有錢就能解決,盤活農村資源要在制度和規劃上進行創新。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鄉村振興規劃設計院院長鄧大才認為,鄉村振興的重點在於兩方面,一是國家的政策落地,二是農村資源的盤活。 只有制定適合本地條件的體制和機制,才能將資源、資產變成資本,才能將國家政策對接落地,才能找到鄉村振興的活力和源泉。

鄧大才向記者表示,農村的山、水礦等資源如何盤活,首先要看規劃,其實就是一系列的機制體制創新。 例如現在農村田地各家一塊,無法推進機械化來提高勞動生產率,他們在廣東清遠一個村進行試驗,將村委會的權力下放到一個自然村,一下子就整合了全村土地,很快實現了耕作的機械化,所以鄉村規劃的重點是制度和機制上的創新。

據瞭解,鄉規院有“四個任務”:為中央和地方政府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設計適宜規劃方案,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農村改革決策提供有效研究支撐,總結鄉村振興的中國經驗為學界貢獻原創性理論成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者與研究者提供開放共用的交流平臺。

中國農村研究院名譽院長徐勇教授表示,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在新時代大環境下,各地鄉村振興的任務、條件、目標存在差異,地方領導在落實中央精神的時候可能面臨困惑,只有結合各地特色,將農村內部要素結合,將城鄉深度融合,破除城鄉發展不均衡的難題,才能真正實現鄉村振興。 鄉規院可依託中國農村研究院,推動中央精神轉換為地方實踐,實現政策落地。

據悉,近年來由中國農村研究院團隊已承接了東莞、恩施、雲浮、廈門海滄等地幾十份規劃的編制和研究。 在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後,推出了第一份縣市級的鄉村振興規劃綱要(新民市鄉村振興規劃綱要),目前正在編制瀋陽市鄉村振興規則。

【編輯:陳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