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玩社交媒體的蘇阿哥今出任《紐約時報》出版人

蘇阿哥(A.G. Sulzberger, 注1)2009年10月註冊了一個推特帳號, 但他在推特上發完兩條推文後, 就不再發推了。 這是他在社交媒體上留下的僅有的痕跡。 他直言自己未來也不打算玩社交媒體。

這個人, 今天(2018年1月1日)就任在幾乎所有社交媒體上都十分活躍的《紐約時報》的出版人, 也就是被稱為美國報業旗艦的新聞機構的管理人。

37歲的蘇阿哥在被任命為出版人之後、正式就任之前, 進行了一系列造勢活動, 其中一項就是接受《紐約客》雜誌總編輯大衛∙雷姆尼克(David Remnick)的專訪。 蘇阿哥告訴大衛∙雷姆尼克, 他發現, 註冊推特沒幾天, 美國的幾乎每一個媒體評論人都關注了他。 這讓蘇阿哥心生警覺, 從此不再發推。

另一件可以展現蘇阿哥對互聯網認知的事情是他牽頭起草的紐約時報《創新報告》, 有陰謀論說他讓人故意洩露了這份報告, 因為這有助於他在與兩位十分有競爭力的堂、表兄弟爭奪紐約時報大位時加分。

那是一份紐約時報面對來自互聯網的一眾顛覆者, 進行無情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報告。

這兩件事展現了同一個傾向:蘇阿哥對數位世界、對數位媒體心懷敬畏。

大衛∙雷姆尼克在專訪後說:蘇阿哥在訪談過程中看起來是真誠的, 嚴肅的, 自律的, 甚至有點點緊張。 這幾個形容詞, 應該用得比較準確。

大衛∙雷姆尼克是出身《華盛頓郵報》的美國新聞業老炮兒, 背著一項普利策獎, 從1998年起就一直擔任《紐約客》雜誌總編輯至今。 紐約時報決定把蘇阿哥交到他的手中接受審視, 有點偏向虎山行的味道, 當然知道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但是, 這樣的洗禮對於蘇阿哥來說是必須的。 早在蘇阿哥還在美國地方小報實習的時候,

美國全體媒體評論人似乎就預見到了今天的結局, 就都盯上了他, 今天, 他們會放過他嗎?

《紐約客》總編輯對於新任《紐約時報》出版人的訪談是這樣開始的:紐約時報出版人是世界上可以想像的最難纏的工種, 我該祝賀你呢, 還是該給你當頭潑上一盆涼水?

蘇阿哥為這次訪談顯然做足了功課。 他的所有回答都中規中矩, 沒有什麼特別的光采, 也沒有什麼明顯的硬傷。 真正有看點的, 還是大衛∙雷姆尼克的問題, 是他給蘇阿哥下的套。

《紐約客》總編輯讓蘇阿哥談自己使用社交媒體的細節, 然後反手一擊:剛才談創新報告的時候, 你告訴我, 如今真正的社會對話在社交媒體上。 (注2)幾乎所有的聰敏人都這麼說。

包括戴衛卡爾(已故紐約時報著名媒體專欄作家)。 他說過:如果你不上推特, 你就無法與社會對話。 但是, 蘇阿哥居然不上推特, 一共只發過兩套推特? 呵呵, 要看蘇阿哥如何自圓其說, 找《紐約客》來看看吧。

當然, 大衛∙雷姆尼克分寸掌握得很好, 點到為止, 絕不把天聊死。 蘇阿哥的回答他全盤接受, 絕不死纏爛打。

他的其他讓蘇阿哥頗傷腦筋的問題包括:

* 如何看待崛起的華盛頓郵報, 如何看待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之間的戰爭?

* 為什麼把紐約時報廣獲好評的公共編輯職位給滅了?

* 你快四十了, 你覺著印刷版的紐約時報會在哪個時點終結, 或者, 它會一直存在著, 但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特殊讀者閱讀它?

* 你剛剛向你的雇員們宣佈,

紐約時報編輯部的預算將保持穩定, 至少, 未來幾年會如此。 是什麼給了你信心作這樣的宣示?

* 特朗普對你們有幫助嗎?你們也象我們《紐約客》雜誌一樣有一個“特朗普雄起”效應?對於紐約時報而言, 特郎普效應究竟有多強大?

* 對於公眾而言, 紐約時報是一家偏左自由派報紙。 這是真是徦?你相信“客觀”這個概念嗎?客觀對於我來說, 是一個僅僅存在於科學研究實驗室裡的東西。

最後, 大衛∙雷姆尼克提出了一個顯然不需要回答的問題, 這個問題本身, 似乎就是答案:擁有《華爾街日報》的班克羅福特家族(Bancroft family)最後把《華爾街日報》賣給了魯伯特∙默多克, 50億美元。 原因很簡單, 班克羅福特家族變得越來越大了, 而他們對於應對來自新聞業挑戰的激情越來越小。 這是各種類型家族企業發展的歷史脈絡。他們最終要的是現金,變現。魯伯特∙默多克出的價格讓人無法抗拒。

“我們都看到了你作為繼承人對於新聞業的忠誠與激情,但蘇茲伯格家族龐大、複雜、多元,擁有不同的意見。有什麼東西可以保證蘇茲伯格家族在投入地做新聞事業方面會同心協力,初心不改?”

如果你是蘇阿哥,對於大衛∙雷姆尼克的明顯挑釁,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迎頭痛擊呢?事實上,是不是痛擊大衛∙雷姆尼克並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防止大衛∙雷姆尼克敘述的班克羅福特家族的故事重演。

蘇阿哥任重通遠。

--------------------------------

(注1)A.G. Sulzberger,人們習慣稱其為AG,他是紐約時報出版人小蘇茲伯格( Arthur Ochs Sulzberger, Jr. )的嫡子,“太子”,漢語音譯意譯都可以是:阿哥。阿哥姓蘇茲伯格,因此,譯名為蘇阿哥。

(注2)“you have to go on social media, because that’s where the conversation is”

這是各種類型家族企業發展的歷史脈絡。他們最終要的是現金,變現。魯伯特∙默多克出的價格讓人無法抗拒。

“我們都看到了你作為繼承人對於新聞業的忠誠與激情,但蘇茲伯格家族龐大、複雜、多元,擁有不同的意見。有什麼東西可以保證蘇茲伯格家族在投入地做新聞事業方面會同心協力,初心不改?”

如果你是蘇阿哥,對於大衛∙雷姆尼克的明顯挑釁,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迎頭痛擊呢?事實上,是不是痛擊大衛∙雷姆尼克並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防止大衛∙雷姆尼克敘述的班克羅福特家族的故事重演。

蘇阿哥任重通遠。

--------------------------------

(注1)A.G. Sulzberger,人們習慣稱其為AG,他是紐約時報出版人小蘇茲伯格( Arthur Ochs Sulzberger, Jr. )的嫡子,“太子”,漢語音譯意譯都可以是:阿哥。阿哥姓蘇茲伯格,因此,譯名為蘇阿哥。

(注2)“you have to go on social media, because that’s where the conversation is”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