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拍出更好的元旦聚會合影

新年到了, 又是朋友們一起聚會 happy 的好日子。 既然是聚會, 那就難免要合影留念。

可是, 很多人其實並不愛拍合影, 原因很簡單:這樣的照片, 拍出來往往不太好看。

大家印象中的集體照, 往往就是一群人站成一排, 對著鏡頭杵著, 大概是這個樣子:

更令人鬱悶的是, 這種照片還很有紀念意義, 幾乎是非拍不可。

別鬱悶啦!技巧君今天為您整理了一些改善聚會合影品質的小技巧, 一起來看看吧!

1. 高低錯落

簡單地站成一排, 總讓人感覺缺乏變化;不妨把一排變成多排, 讓排與排之間形成高度差, 這樣畫面就有了高低錯落的變化感, 顯得更生動。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哪怕人並不多, 也要讓一排人蹲著, 一排人站著, 形成有高度差的兩層, 這樣就比只有一排好了不少:

還是覺得很老套?那是因為站得太齊了, 兩個高度層層內的高差不明顯, 也就是說, “高低錯落”的趕腳不夠。

那就再調整一下站位, 讓高低錯落的感覺更強烈些吧, 就像這樣:

怎麼樣, 是不是更活潑了

人數多時, 也可以進一步分成三層、四層乃至更多層。

請注意, 層與層之間要具有一定的高度差, 避免後排的人被擋住臉。

人數、排數多時, 後排兩側的人受到的關注度會很低, 不如讓他們跑到中央, 再另起一排, 形成前排多後排少的三角構圖。

這個陣型的高低錯落而不亂, 觀眾的注意力會從兩角集中到中部, 畫面既整齊又不呆板, 每個位置也都具備一定的受關注度。

多排的集體照最好在臺階之類的, 天然具有高度差的背景中拍攝, 能比較方便地創造多層高度差。

2. 遠近層次

如果你不想用上邊那招“製造高度差”, 那就試試調整距離吧。 讓每個人到鏡頭的距離都不一樣,利用透視來打破單排的均一、無變化感。

遠近錯落的陣型也有很多,比如說,最常規的“單排漸變”式。

人稍多一些,“單排漸變”就很難用了——因為最後的幾個人會特別小,小到看不清。

那就試試這個“中央突出”式吧,中央的幾人關注度會特別高,旁邊的幾個人也不算特別小。

如果不想讓中間的幾個當紅花,其他人都當綠葉,而希望每個人都得到差不多的關注度,你可以採用“兩翼突出”式。

兩側近而大,中央遠而小,整體的關注度分佈比較均衡。

或者,小角度俯拍,擺出各種既能顯出遠近錯落感,又能構成一定的規律性圖案,還能顯出團結、親近感的陣型吧!

3. 別呆在室內,出去拍

在室內的局限空間,能擺出的姿勢往往不夠伸展,動作也不夠動感,光線也不夠好,白平衡也不太自然,背景還不太漂亮:

所以,到戶外去吧!

在戶外拍,光線自然背景美,還能浪起來,擺出很多伸展性的動感 POSE:

或者,你也可以跳起來拍漂浮集體照。

每個人的彈跳力不同,反應速度也不一,很容易跳得不齊,有人在空中有人在地面;所以建議讓小夥伴們手把手或者肩膀搭著肩膀起跳,這樣能保證動作較為整齊劃一,跳躍幅度也不至於有太大差異。

拍攝這類群體懸浮照,需要將相機放在較低的高度拍攝,以保證人物和地面更為分離,“懸浮”感更強。可以多跳幾次,高速連拍,再選一張最好的。

也可以利用平直的牆面玩“假懸浮”,就像下圖這種:

如上圖,在牆上往下垂直拍攝,給人以地面是牆面,牆面是地面的錯覺,同時愛搞怪的小夥伴們趴在地上擺 POSE。

4. 垂直仰拍

水準視角已經滿足不了你了?那就試試採取極限的角度吧,例如,90°豎直向上大仰拍。您需要準備以下材料:

相機一台;小夥伴若干;一名願意躺在地的攝影師一名(如果沒攝影師,換成快門線或延時自拍裝置也行)。

製作方法:小夥伴們圍成圈,俯身,探頭;攝影師躺在地上,以小夥伴們的臉部為基準測光,然後拍攝。

怎麼樣?很不錯吧。

拍攝時儘量不要選擇亮度很高、無雲的天空作為背景,這樣容易把人拍黑,或者畫面出現大面積過曝,就像這樣。

當然,如果實在不行,只能以高亮天空為背景,可以用後期軟體進行修正。拍一張藍天白雲,再好好摳圖,P 上去吧。

注意事項:小夥伴們如果想讓自己更好看,不僅要俯身,還要彎腰,伸頭,儘量讓臉和相機平行一些,避免因透視效果而變成大臉、雙下巴。

此外,儘量使用廣角拍照,有條件的話上魚眼,增強“四周向中心彙聚”的效果,再後期裁掉照片變形嚴重的邊緣部分。

5. 極限俯拍

大仰拍玩過了,接下來該試試垂直大俯拍了。我不是讓你們拍這種伸著脖子往上看的照片,相信我,這一點兒也不好看。

這種站著仰頭的姿勢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表情往往也不會好看。尤其是女生,會顯得肩膀很寬,很壯實,一點也不美:

之前的垂直仰拍需要攝影師躺地上,這回到你們拍照的躺地上了。攝影師爬上高處斜俯拍,你們可以在地上擺出各種奇異的姿勢。

當然,如果有無人機,拍這種照片就相當簡單了。

附近沒有高樓,沒有攝影師,更沒有無人機?三腳架總有吧,一根長棍子也湊合。

小夥伴們躺著,頭對著頭在草地上躺成一圈,中間留出一點空隙。把相機固定在三腳架或者木棍上,用快門線控制拍攝。

如果有外接取景器最好,沒有的話就只能盲拍,用高速連拍多拍幾張,再把眨眼的姿勢不好的全剔除掉吧!

由於棍子和三腳架的高度有限,儘量選用廣角鏡頭,在更低的高度拍出更大的視野,至少要把小夥伴們的臉都拍進來。

以上就是本期要為您介紹的內容,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讓每個人到鏡頭的距離都不一樣,利用透視來打破單排的均一、無變化感。

遠近錯落的陣型也有很多,比如說,最常規的“單排漸變”式。

人稍多一些,“單排漸變”就很難用了——因為最後的幾個人會特別小,小到看不清。

那就試試這個“中央突出”式吧,中央的幾人關注度會特別高,旁邊的幾個人也不算特別小。

如果不想讓中間的幾個當紅花,其他人都當綠葉,而希望每個人都得到差不多的關注度,你可以採用“兩翼突出”式。

兩側近而大,中央遠而小,整體的關注度分佈比較均衡。

或者,小角度俯拍,擺出各種既能顯出遠近錯落感,又能構成一定的規律性圖案,還能顯出團結、親近感的陣型吧!

3. 別呆在室內,出去拍

在室內的局限空間,能擺出的姿勢往往不夠伸展,動作也不夠動感,光線也不夠好,白平衡也不太自然,背景還不太漂亮:

所以,到戶外去吧!

在戶外拍,光線自然背景美,還能浪起來,擺出很多伸展性的動感 POSE:

或者,你也可以跳起來拍漂浮集體照。

每個人的彈跳力不同,反應速度也不一,很容易跳得不齊,有人在空中有人在地面;所以建議讓小夥伴們手把手或者肩膀搭著肩膀起跳,這樣能保證動作較為整齊劃一,跳躍幅度也不至於有太大差異。

拍攝這類群體懸浮照,需要將相機放在較低的高度拍攝,以保證人物和地面更為分離,“懸浮”感更強。可以多跳幾次,高速連拍,再選一張最好的。

也可以利用平直的牆面玩“假懸浮”,就像下圖這種:

如上圖,在牆上往下垂直拍攝,給人以地面是牆面,牆面是地面的錯覺,同時愛搞怪的小夥伴們趴在地上擺 POSE。

4. 垂直仰拍

水準視角已經滿足不了你了?那就試試採取極限的角度吧,例如,90°豎直向上大仰拍。您需要準備以下材料:

相機一台;小夥伴若干;一名願意躺在地的攝影師一名(如果沒攝影師,換成快門線或延時自拍裝置也行)。

製作方法:小夥伴們圍成圈,俯身,探頭;攝影師躺在地上,以小夥伴們的臉部為基準測光,然後拍攝。

怎麼樣?很不錯吧。

拍攝時儘量不要選擇亮度很高、無雲的天空作為背景,這樣容易把人拍黑,或者畫面出現大面積過曝,就像這樣。

當然,如果實在不行,只能以高亮天空為背景,可以用後期軟體進行修正。拍一張藍天白雲,再好好摳圖,P 上去吧。

注意事項:小夥伴們如果想讓自己更好看,不僅要俯身,還要彎腰,伸頭,儘量讓臉和相機平行一些,避免因透視效果而變成大臉、雙下巴。

此外,儘量使用廣角拍照,有條件的話上魚眼,增強“四周向中心彙聚”的效果,再後期裁掉照片變形嚴重的邊緣部分。

5. 極限俯拍

大仰拍玩過了,接下來該試試垂直大俯拍了。我不是讓你們拍這種伸著脖子往上看的照片,相信我,這一點兒也不好看。

這種站著仰頭的姿勢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表情往往也不會好看。尤其是女生,會顯得肩膀很寬,很壯實,一點也不美:

之前的垂直仰拍需要攝影師躺地上,這回到你們拍照的躺地上了。攝影師爬上高處斜俯拍,你們可以在地上擺出各種奇異的姿勢。

當然,如果有無人機,拍這種照片就相當簡單了。

附近沒有高樓,沒有攝影師,更沒有無人機?三腳架總有吧,一根長棍子也湊合。

小夥伴們躺著,頭對著頭在草地上躺成一圈,中間留出一點空隙。把相機固定在三腳架或者木棍上,用快門線控制拍攝。

如果有外接取景器最好,沒有的話就只能盲拍,用高速連拍多拍幾張,再把眨眼的姿勢不好的全剔除掉吧!

由於棍子和三腳架的高度有限,儘量選用廣角鏡頭,在更低的高度拍出更大的視野,至少要把小夥伴們的臉都拍進來。

以上就是本期要為您介紹的內容,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