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山村的“大變化”——岩門村扶貧故事之三

□本報記者 曹習斌 陳帆

12月6日下午, 落日的余暉灑滿了岩門村, 山脊上一棟嶄新的樓房顯得格外耀眼, 院子裡堆著施工的雜物, 看得出來, 主人是剛搬新家不久。

正在說話時, 村民賀國強帶著一身泥巴趕了回來。 見到記者, 這個憨厚的中年農村漢子一個勁兒地誇黨的扶貧政策好。 他指著新改建的太陽能浴室說, 現在好了, 幹完農活回到家, 每天都可以洗個熱水澡, 方便又解乏, 巴適得很。

為何賀國強對洗澡這麼在意?這還得從岩門傈僳族村鄉親們從前的習慣說起。

岩門村地處二半山區, 是一個貧困村,

也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村。 全村共有234戶、916人, 貧困戶74戶、288人;傈僳族214戶、839人。 這裡土地貧瘠, 坡陡溝深, 靠天吃飯, 人們生活十分艱辛, 同時山高路窄、交通閉塞, 出行非常不便。 由於乾旱少雨, 村民一年四季難得洗兩回澡。 很多農戶都在屋後山上樹林裡挖坑以地為廁, 家畜圈在院子裡, 蚊蠅飛舞, 環境惡劣。 這是岩門傈僳族村鄉親們難忘的記憶, 也是他們的“痛點”。

2016年初, 全省打響了“讓貧困地區群眾住上好房子”的扶貧開發攻堅戰。 鹽邊縣根據省裡扶貧政策, 對岩門村30戶貧困戶人均補助21000元, 實施易地扶貧搬遷。 但是縣、鎮、村幹部想得更遠的是, 如何結合搬遷解決村民洗澡、如廁和家畜圈養的問題, 徹底改變鄉親們多年的習慣,

改善他們的健康環境。 通過做工作, 多年嚮往像城裡人一樣過上乾淨、整潔、舒適生活的村民們, 幾乎毫不猶豫就同意了, 在建新房的同時紛紛修起了太陽能浴室、水沖式廁所和規整的畜圈。 蚩順林就是一個例子。 半年前, 他家開始建新房, 地基打好了, 水泥磚頭進場了, 但不久又突然停工了。 當時, 岩門村第一書記丁奎有點摸不著頭腦, 他和村幹部們馬上趕到蚩順林家問原因。 蚩順林漲紅了臉, 指了指不遠處桑樹林裡的一個“窩棚”說:“我沒說不修, 我是讓工人先修廁所, 再修房子。 工人都是外頭來的, 總不能讓外人也到山上解決問題啊, 不然會笑話我啊!”一句話, 讓在場的人發出了會心的微笑。 這不僅是貧困戶告別陋習的縮影,
也是他們養成好習慣、形成良好精神風貌的觀念大轉變。

觀念一變天地寬, 但真正要讓貧困戶“家中有糧、手頭有錢”, 發展經濟才是硬道理。 針對岩門村實際, 各級黨委、政府、幫扶單位和村兩委一班人找准發力點, 一是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山間特色種植養殖業。 經過幾年來的持續發力, 岩門村已初步形成了以蠶桑、花椒、養羊為主, 核桃、魔芋、中藥材、養豬和養雞為輔的種植養殖產業體系。 這個原本以栽種包穀、土豆為主的貧困村, 產業結構正在發生根本的轉變, 預計今年全村人均收入將突破9000元。 二是不斷加大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幫扶力度, 打造“造血式”脫貧路徑。 丁奎說, 通村硬化路、聯戶路建成連通, 讓岩門村煥發了新的活力。

截至今年初, 全村已經修通了21.5公里的水泥路, 村與鄉、村民小組與村民小組之間暢通無阻。

“以前‘毛驢子’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到永興鎮趕場, 往往淩晨4點就要打起火把出門, 晚上七八點鐘打起火把回家。 ”村民蚩銀升說, “現在的岩門村, 家家戶戶都有摩托車, 有的還買了汽車。 有了車, 路就近了, 山貨好賣了, 掙錢的機會也多了。 ”他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岩門村脫貧致富的道理, 有滿滿的幸福感, 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和信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