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如果是為秀愛心,請你不要做公益

齊以紅

齊以紅和她的公益小夥伴們

(本版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題記

“我願當一隻螢火蟲, 以微弱的光與暖, 讓黑暗中的人們看見希望。

我願當一塊鋪路石, 以平凡的身與姿, 讓前行中的人們走過荒涼。 ”

——齊以紅

南陽報業傳媒集團 全媒體記者 劉 娜

【講述·遇見】

認真負責的物業管理者, 文藝范兒的家庭主婦, 有情有愛的公益志願者, 是齊以紅的三種身份。

相比前兩種為生計、為責任而肩負的身份, 她更願意以第三種身份出場。

“當一名志願者, 當一名基層志願者, 是件開心的事兒。 ”她說。

與南陽一些資深志願者相比, 齊以紅的公益之路並不長。

2014年秋, 在方城縣公益領軍人物劉夏的影響下, 一批對公益陌生又好奇的熱心方城人, 追隨公益腳步,

成為古城志願者。

齊以紅是其中一位。

初識公益時, 她以為公益是“贈人玫瑰, 手留餘香”的美好, 是“心手相牽, 一路歡歌”的感動, 志願者是“走到哪裡就給哪裡帶去希望”的天使, 是雪中送炭的及時身影與雨中送傘的溫暖身姿。

當她真正撲下身子、掏出真心踏上公益之路, 她才發現, 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兒。

兩年多的風雨兼程、放棄堅守、迷茫突圍與愛來愛返, 讓她對自己, 對他人, 對公益, 對生命, 都有了重新思考與認知。

現如今, 作為方城縣愛衣行公益志願者協會理事、君臨天下服務站站長、凱旋城愛心粥屋發起人, 齊以紅理解並接納了公益的飽滿與質樸, 學會勇敢地說出“公益不是憐憫, 不是施捨, 不是滿足某些人某些私欲的遮羞布;公益是謙卑,

是敬畏, 是一個生命向另一個生命的尊重”。

她也接受並體悟到志願者的高貴與卑微, 嘗試打開心, 讓更多人看到裡面的真誠與無奈, 並不忘說一句“對不起, 讓您失望了, 我只是一名志願者”。

這不是悲觀與沮喪, 而是深情與接納。

“因為懂得, 所以慈悲。 ”這個春天, 在物業管理的電氣管網、家庭孩子的茶飯學教、公益慈善的淚笑歌哭不停切換的齊心紅說, 知道了自己的平凡, 懂得了志願者的艱辛, 明白了公益的內涵, 更要以努力的姿態尋找自我, 溫暖他人, 擁抱公益。

說這話時, 這位方城縣三八紅旗手美麗的達眼睛裡, 有直抵人心的光閃過。

這光, 我曾經見過。

在對話資深志願者李相岑, 遇見青年志願者雷克,

採訪為公益奔走的楊飛, 直面為微公益疾呼的呂宏慶, 對視突圍愛心之路的劉夏時, 我見過同樣的光:溫煦, 真誠, 坦然, 堅定中淌著柔軟, 光芒裡閃著慈悲。

一座城市的文明, 離不開一群又一群有愛之人的站出挺立、奔走呐喊。

這個三八節, 我願意從對話志願者齊以紅開始, 與讀者一起走近這位女志願者的內心世界, 看見她樸素又敞亮的心, 靠近她溫暖又柔軟的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