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轟炸機制空?中國最新作戰系統讓轟炸機徹底取代戰鬥機

眾所周知, 轟炸機是一種攜帶航空炸彈或空對地導彈等彈藥, 對敵方的地面目標實施空中打擊的作戰飛機, 其主要任務是對地攻擊。 然而, 有研究表明, 在未來的資訊化作戰體系下, 轟炸機將徹底取代所有的戰鬥機成為制空武器, 成為所有飛機的剋星。

(目前的轟炸機的主要任務是對地攻擊)

把轟炸機用於制空作戰並不是現代人的專利。 早在二戰時期, 就有大量將轟炸機用於制空作戰的先例。 比如二戰著名的“千機大轟炸”期間, 美軍就以裝備有多達16挺12.7MM機槍的B24型轟炸機組成 “箱形編隊”, 用轟炸機隊強大的機槍火力讓無數納粹王牌飛行員“憋屈”地血灑長空, 化為一地殘骸。 而呼嘯而來的美軍轟炸機隊甚至還捎帶投下了成千上萬噸的炸彈, 將納粹德國的機場、兵營和各種工廠全部癱瘓。

(箱形編隊讓納粹無數王牌飛行員憋屈地死去)

隨後, 由於空對空導彈的誕生以及近炸引信的廣泛使用, 戰鬥機具備了在不接觸的轟炸機火力範圍的情況下迅速擊落轟炸機的能力, 傳統的箱形編隊戰術徹底過時, 而隨著導彈技術、雷達技術和光學探測技術的不斷提高, 戰區飛機的密度越來越小。

此時, 空戰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機動性和戰場感知能力。 因此,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 戰鬥機一直都是制空作戰的主力機型, 即使是在軍事技術科技發達的現在也是如此。

(空對空導彈讓箱形編隊失去了全部的意義)

但是, 一種高度資訊化的作戰體系的出現,

讓戰鬥機的高機動性徹底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這就是著名的分散式作戰體系。 所謂分散式作戰體系, 指的是戰機依託強悍的資訊化作戰體系, 將打擊系統分佈到體系內的其他作戰單位上, 而作為指揮核心的本機僅需裝備自衛用的武器, 在戰場後方負責指揮其他作戰單位與敵軍交戰, 不與敵軍作戰體系直接接觸。 比如我軍的“分散式作戰系統”就是將武直10和“彩虹”系列無人機結合, 武直10直升機負責指揮, “彩虹”系列無人機負責發動攻擊。

(分散式作戰體系內, 轟炸機比戰鬥機更有優勢)

而在分散式作戰系統內, 轟炸機尤其是隱身轟炸機相對於戰鬥機而言有著非常巨大的優勢。 以中國轟20為例:首先, 轟20平臺更大, 可以攜帶先進的大功率雷達和大孔徑的分散式光學探測系統, 從而取得比戰鬥機單元更加強大的戰場感知能力。 其次, 轟20有著巨大的載荷能力, 其可以攜帶大量電子作戰設備, 能夠完全阻斷以戰鬥機為核心的作戰單元的資料鏈, 燒穿戰鬥機雷達, 讓其變成“小聾瞎”,最終使其徹底失去戰鬥能力。最後,轟20能夠攜帶更體積更大的資料鏈系統和中樞電腦,從而擁有更大的控制通訊頻寬,可以指揮更多的無人機形成更加強大的空中戰鬥群,對敵軍空中力量和地面力量實施毀滅性打擊。

作者:史達林

讓其變成“小聾瞎”,最終使其徹底失去戰鬥能力。最後,轟20能夠攜帶更體積更大的資料鏈系統和中樞電腦,從而擁有更大的控制通訊頻寬,可以指揮更多的無人機形成更加強大的空中戰鬥群,對敵軍空中力量和地面力量實施毀滅性打擊。

作者:史達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