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抄襲和雷同的判定需要更加審慎

清華大學外語系一名女生, 因提交的論文太出色, 不像出自文科生之手, 而被判定抄襲。

天津一名女子參加公務員考試, 筆試第三、面試第一, 因被判定試卷雷同而取消成績。

近日, 這兩則與舞弊相關的新聞, 引發網路熱議。

清華大學事件, 最終以其“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的道歉回應終結, 而天津公考一事則還沒有下文。

杜絕考試舞弊、論文抄襲, 閱卷環節是一道十分重要的防火牆, 對於高度雷同的試卷和論文, 予以取消成績, 是防止投機取巧者得利的重要手段。

但是, 這個判定的過程, 還需要慎之又慎,

同時也需要更加透明。

覺得論文是抄的, 就要查找到被抄襲者, 甄別二者的異同, 拿出切實的抄襲證據。 僅僅因為論文太優秀了, 猜測像是出自理科生之手, 就判定抄襲、不予通過, 顯然是草率而滑稽的。

認定試卷雷同, 也要明確是與誰雷同。 同時通過查驗監控, 還原考試時的真實場景, 厘清誰是抄襲者, 誰是被抄襲者;被抄襲者是無意中洩露答案, 還是合謀舞弊。

缺乏這些程式, 考試機構和評卷專家組便難以洗脫暗箱操作的嫌疑。

至於監控失效的說辭, 更是難以令人信服。 監控錄影本就是監控考場之用, 除了幫助當場抓獲舞弊現行, 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以備事後查驗, 一句輕飄飄的“失效”了, 就能推脫考試機構的責任?監控失效這考試機構的失職,

憑什麼讓考生來買單?

為了維護考試的公平、學術的公正, 嚴查舞弊、杜絕抄襲, 本是題中應有之義。 但這個判定的過程如果不透明, 考試就難言公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