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去商場看藝術展,正流行

消費者在國大參觀陳漫展

元旦小長假,許多人選擇去商場。 如今,那裡吸引人的不止有商品、餐飲,還有各類展覽。 2017年12月初,“It’s 漫”陳漫視覺藝術作品展來到了國大城市廣場其味公社,限量2000張早鳥票開售不久就被搶空,一時間,那個“everyone is a photographer”的紅色背景牆,成為無數觀展者的必拍之地。

這一年,是杭州商業綜合體的開業大年,而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文化藝術展在各大綜合體中的頻頻亮相。 比如,湖濱銀泰in77“LINE FRIENDS巡展”,嘉裡中心“達利展”,國大其味公社“同道大叔”展、“‘月亮旅人’插漫作品展”等等。 可以說,購物中心已不局限於提供衣食住行、吃喝玩樂一站式服務,更趨向於滿足群眾對文化和精神層面的消費需求。

為滿足消費者的趣味需求

把美術館開進綜合體

以前,消費者去綜合體的主要目的是吃吃吃、買買買,後來又加入了看電影、美容健身等內容。 但隨著消費者的需求從純物質消費向精神消費轉移,文化類、休閒、旅遊類消費需求正在蓬勃發展。

國大城市廣場就較為敏感地捕捉到了這一資訊,經國大副總洪飛介紹,把美術館開進商場這一項目,足足經過了兩年的談判才得以落實。 自去年5月開業至今,國大恒廬美術館一共辦了17場展,瓷展、杭州味道展等都是免費開放的。 洪飛透露,把美術館開進商場,和商場“趣味”的定位有關,不僅是生活的趣味,還有審美的趣味。

和獨立的美術館不同,開在商場裡的美術館由於受眾不同,所選擇的展覽也會不同。 比如在國大,大部分消費者的文化類消費還在初級階段,因此國大恒廬美術館展覽的作品會附上二維碼,掃一掃便可以看到作品簡介以及價格。

消費者在觀展的同時就可以買走“心頭好”了。 據瞭解,國大恒廬美術館同時也是商場客戶服務中心所在地,只是設計得更有藝術感。 除了售賣展覽門票、賣畫及周邊產品,國大恒廬也有其他運營方式,比如藝術類的培訓課堂、鑒賞、拍賣等。

恒廬美術館作為杭城首個由商場主辦的美術館,事實上也帶著私人美術館的性質,以一個商場的客流量來說,國大預計一年的客流量約千萬,日均3萬左右,雖然沒有統計過美術館的客流,“但經我觀察,美術館的參加人流沒有斷過,這一定跟現在常規美術館的客流是成十倍百倍放大的。 ”洪飛說,在商場,人們是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觀展”這個動作。

一個成功的當紅IP展

拉動全商場銷售的三成

除了去綜合體逛美術館,你還可以邊吃邊買,還邊看一場當下最紅的IP展。

2017年6月在湖濱銀泰in77,LINE FRIENDS線下發佈為期70天的巡展,據商場提供資料,開展期間,日均銷售門票在1500張左右,展區和售賣區銷售總額近1000萬元,同時帶動整個in77銷售同比上升30%。 從客流上看,in77客流總量7月份突破450萬,8月份突破500萬,總客流量同比增長超過35%,僅七夕節(週一)當天客流就高達20萬。

in77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首要考慮的是展覽本身的成熟度,畢竟在其他城市優秀的案例,落地杭州後,效果比較有保障。 而對於這個效果的評判,最重要的標準是IP能否給商場帶來人氣的提升、銷售的轉化和品牌的打造。 ”由於此前LINE FRIENDS全球巡展已經在上海、成都、北京三地成功展出,這無疑是給in77吃了一顆“定心丸”,而70天1000萬的銷售額就足以證明這個選擇並沒有錯。

另外,新《印象莫内:時光映跡藝術展》杭州站於2017年4月29日至7月9日在西溪印象城展出,也是相同道理,莫内展在一線城市的大獲成功,觀展的樂趣,不單是吸引情侶、朋友約會的好去處,更是全家人不可錯過的週末藝術體驗。

再比如,2017年8月15日至9月15日,杭州嘉裡中心的達利展,開展時已是全城熱議的話題,特別是週末,最高排隊時長達2小時。

接下來,“商業 藝術”的動作還有不少——去年12月1日開始,濱江天街開始了《星球大戰電影主題展》和《美國太空與火箭中心宇宙大展》兩個展會,陪伴大家一起跨年。 天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星球大戰展是直接跟迪士尼授權合作的,而NASA展目前已經在上海的購物中心展出,關注度極高,預計在今年1月份來到杭州。 而此前,天街從沒辦過類似的藝術科技展。此外,杭州的寶龍藝術中心也將緊跟步伐,今年在濱江寶龍城五樓與大家見面。

而此前,天街從沒辦過類似的藝術科技展。此外,杭州的寶龍藝術中心也將緊跟步伐,今年在濱江寶龍城五樓與大家見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