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寫作方法|如何引經據典寫好作文開頭

作文是語言的藝術。 語言的優劣直接影響作文的品質好壞。 生動形象的語言就像磁鐵一般具有魔力, 吸引讀者的眼球, 激起閱讀興趣。

語言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書本, 二是社會生活。 寫文章的時候, 我們常常把別人說過的話, 寫過的好詞句, 看過的有趣故事, 聽過的人文軼事, 發表的有關言論適當地“搬”到自己的作文裡, 為我所用, 這種方法叫引用。 它是作文開頭常用的一種方法。

引用有兩種:

一種是直接引用(也叫“明引”), 就是將他人的原話一字不落地引用到作文裡, 所引用的語句一般加引號, 如:“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們乘著木船,蕩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

一種是間接引用(又叫“暗引”), 就是在引用原話時, 不照錄原句, 而是對原句有所改動, 所引用的語句一般不加引號。 如, 我愛書, 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 這裡, “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

是間接引用。 這句話出自高爾基語, 原話是“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引用運用得好, 可以增添文采, 豐富作文內容, 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 引起讀者感情共鳴。

常見開頭引用的方式有:

1、詩詞韻律

【例如】林清玄《秋天的心》:我喜歡《唐子西語錄》中的兩句詩:山僧不解數甲子, 一葉落知天下秋。 這是說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計算甲子日曆, 只知道觀察自然, 看到一片樹葉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 從前讀賈島的詩, 有“秋風吹渭水, 落葉滿長安”之句, 對秋天蕭瑟的景象頗有感觸, 但說到氣派悠閒, 就不如“一葉落知天下秋”了。

開篇兩句詩, 突出了秋天給人一種氣派悠閒的感覺, 引出話題。 而賈島的“秋風”句,

是真真切切地給人們描繪出一幅秋撒長安的美麗畫卷, 營造出一種淒清的抒情環境。 兩句詩從不同的審美角度描寫“秋天的心”, 為下文做了鋪墊。

2、成語、俗語

【例如】《觀潮》:錢塘江大潮, 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天下奇觀”, 是個成語, 意思是全天下奇特而又少見的事物或難得看到的壯麗景象, 這裡指錢塘江大潮是世界上雄偉美麗而又不多見的景象。 因為是“天下奇觀”, 所以吸引人們去觀賞。 這就提示了描寫對象, 點明了題旨。

3、名言警句

【例如】《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其實, 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真理。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是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說過的一句名言, 作者拿它做文章的開頭, 意思是告訴人們, 真理的發現是有條件的, 就是見微知著, 能從平常的現象中敏銳地發現問題, 看到本質, 並不斷探索, 深入思考、鍥而不捨地追根求源。 那麼, 等你解答了若干個問號之後, 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 開門見山,

言簡意豐, 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4、故事導入

【例如】《太陽》:有這樣一個傳說:古時候, 天上有十個太陽, 曬得地面上寸草不生, 人們熱得受不了, 就找一個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個, 只留一個。 地面上才不那麼熱了……

文章開頭引用《後羿射日》的故事傳說, 生動有趣, 引人入勝。 接著介紹太陽遠、大、熱三個特點, 生動、形象、有趣。

5、人物語言或聲音

【例如】《麥哨》:“嗚卟,嗚卟,嗚……”田野裡,什麼聲響和著孩子的鼻音,在濃綠的麥葉上掠過?一聲呼,一聲應,忽高忽低,那麼歡快,那麼柔美。

課文以麥哨的聲音為線索,開頭設疑,暗示著孩子們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麥哨的聲響,歡快、柔美,悠遠、綿長。

此外,還有引用廣告、歌詞、歌謠等。

編輯:心台

5、人物語言或聲音

【例如】《麥哨》:“嗚卟,嗚卟,嗚……”田野裡,什麼聲響和著孩子的鼻音,在濃綠的麥葉上掠過?一聲呼,一聲應,忽高忽低,那麼歡快,那麼柔美。

課文以麥哨的聲音為線索,開頭設疑,暗示著孩子們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麥哨的聲響,歡快、柔美,悠遠、綿長。

此外,還有引用廣告、歌詞、歌謠等。

編輯:心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