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圖說南京12月都發生了什麼

還有三天12月就要結束了, 2017年也將和我們說再見。 此刻讓我們看圖回顧下南京12月發生了什麼。

12月1日, 這時的金牛湖的美景, 湖岸秋色美不勝收。

金牛湖如一塊碧玉, 鑲嵌在群峰之中, 靜臥於長江北岸, 被稱為“江北第一景”。

能充話費能叫外賣的機器人“精靈”、掃掃臉就能從無人超市直接付款帶走商品、京東無人車帶著大小郵包穿行……每年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都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重頭戲之一,

阿裡、百度、騰訊、德國SAP等410余家國內外知名的互聯網企業和創業創新型企業參展。

馬繼樹拍於浦口公園

浦口公園籌建於1951年, 規模不大, 由當年老浦口區區政府撥葦灘地, 以工代賑建園, 因地設景, 就低為溪池, 棄土培崗丘, 挖成湖塘2個, 面積7000平方米,

開溪渠約1600米, 南池培小島一座, 島上築六角亭。 如今, 浦口公園景致美不勝收, 市民在此遊覽、娛樂、文體。 而且是服務一應齊全的免費公園。

圖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仇秀英參加家庭祭告活動。

12月4日,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遇難者名單牆前舉行,

倖存者阮定東、仇秀英和他們的家人通過上香、獻花、跪拜、誦讀祭文等多種形式, 祭奠在80年前的那場浩劫中遇難的親人。

南京最老銀杏樹 拍攝:長華 12月1日于湯泉

秋天來到這裡, 最令人矚目的還屬寺內三棵堪稱稀世之寶的古銀杏樹,

又高又大, 金光燦爛。 三棵銀杏名為“撐天覆地”“千年垂乳”“雷擊復蘇”。 在戰國時期, 三棵古銀杏樹僥倖逃過劫難, 安然度過這悠悠歲月。 據說這三棵樹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樹齡, 算得上是南京地區現存最老最美的古銀杏樹了。

以往,乘坐南京地鐵3號線或10號線過江,從江底的隧道走,兩側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見。12月6日起,寧和城際一期開通,市民就可以一邊欣賞江景一邊過江啦!

2017年12月6日,一列紫色的地鐵正在穿過大勝關大橋,它旁邊是一列白色的高鐵列車。記者 宋嶠攝

12月6日起,寧和城際一期開通,市民就可以一邊欣賞江景一邊過江啦!當天,由南京南站經河西新城南部,跨越大勝關長江大橋至浦口區的S3號線地鐵正式運營,S3號地鐵線也是國內首條在大型橋樑上,與高鐵並行跨江的地鐵線路。

12月7日,2017世界智慧製造大會在南京召開,全球頂尖專家、行業領軍人物齊聚金陵,圍繞“聚.融.創.變”主題,共同描繪清晰美好的“智造”未來。

潔白的蘆花、光禿的樹幹,在朦朧的水汽中若影若現,別具一番意境。7日,“大雪”節氣。清晨,句容茅山風景區墓東水庫水汽蒸騰,構成了冬日裡一道最美的風景。

圖片左上:袁桂龍在家中拍攝的肖像;左下:袁桂龍在家中翻看雜誌;下中:袁桂龍在展示被日軍用皮鞋踢斷腿留下的傷疤;右上:袁桂龍在屋外走路鍛煉身體;右中:袁桂龍和老伴在院子裡;右下:袁桂龍在展示自己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此後,30萬以上的中國人在侵華日軍長達六個星期慘絕人寰的屠殺中遇難。劫後餘生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是那段歷史的“活證”,歷史給他們留下終身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

交匯點記者 宋甯 攝

眾人來到江東門紀念館外,參觀、拍照,提前感受即將舉行“國家公祭”的江東門紀念館的肅穆氛圍。

12月12日,學生們在“燭光祭”現場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默哀祈禱。

當日晚,南京東南大學各院系學生在校園舉行“燭光祭”、詩朗誦、疊紙鶴、主題燈光秀、放映歷史紀錄片等活動,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祈禱世界和平。

記者採訪了創作者之一、來自江蘇泰州的朱彥。他表示,創作意圖只有一個——希望人們永遠銘記歷史。

12月15日由OFO單車搭建的江蘇首批共用單車電子禁區在南京夫子廟景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周邊區域開始試運行 ,平臺企業開始運用短信和信用積分方式引導騎行者有序停車。

樂濤 攝

“冬至進補,三春打虎。”冬至時節,正是進補膏方最熱門的時候。

△南博鎮院之寶“青花壽山福海紋瓷香爐” 現代快報記者 顧煒 攝

《國家寶藏》自12月3日播出以來,收穫了一大批“國寶粉”,豆瓣上目前評分高達9.2分。

連續播出三期後,有眼尖的觀眾發現,《國家寶藏》的LOGO裡有國寶。就在大家準備猜猜猜的時候,南京博物院主動揭曉:這是南博的18件鎮院之寶之一——青花壽山福海紋瓷香爐,目前正在南博特展館的國寶廳內展出。

12月23日上午,來自十支游泳團隊的兩百余名冬泳愛好者齊聚南京花神湖畔,用在冰冷湖水中的半個小時暢遊,表達了自己對冬泳運動的熱愛。

12月25日,交匯點記者跟隨南京城牆管理處工作人員的腳步,重走多處“監測點”。

星月輪轉,為南京明城牆增益著歷史風韻,卻也侵蝕著她的血肉骨骼:植被掩映下的儀鳳門段,城磚風化、車流密集的“龍脖子”段,城磚鼓脹、立體交通環繞的太平門段,城磚震動……如何為她搭脈問診、清除病灶,成為這座城市的課題。近日,有關南京將投資3000萬元建設城牆監測預警平臺的消息,令人們對城牆接受“科技體檢”充滿期待。

12月27日,南京城管局召開發佈會,南京玄武湖亮化二期工程將于2018年元旦正式亮燈。屆時,玄武湖夜景將更美輪美奐。

拍攝者:謙謙君子 攝于梅花穀

這幾天,氣溫回暖,金黃的臘梅花,乘勢而綻放,花香四溢引人賞。瞧,在梅花谷一處蠟梅花園裡,朵朵蠟梅掛樹枝,橫七豎八成美景,花香醉人貪香吻,似醉非醉愛蠟梅,蠟梅花開香噴噴,傳來資訊春不遠!

元旦小長假來臨 南京鐵警發佈乘車安全貼士

元旦小長假即將到來,面對客流小高峰,南京火車站、南京南站等已經做好準備。南京鐵路公安處南京火車站派出所民警特地發佈乘車安全提示,確保旅客出行順利。

12月你身邊還發生了什麼拿起相機,記錄下2017年的最後幾天吧。

轉自紫金山

以往,乘坐南京地鐵3號線或10號線過江,從江底的隧道走,兩側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見。12月6日起,寧和城際一期開通,市民就可以一邊欣賞江景一邊過江啦!

2017年12月6日,一列紫色的地鐵正在穿過大勝關大橋,它旁邊是一列白色的高鐵列車。記者 宋嶠攝

12月6日起,寧和城際一期開通,市民就可以一邊欣賞江景一邊過江啦!當天,由南京南站經河西新城南部,跨越大勝關長江大橋至浦口區的S3號線地鐵正式運營,S3號地鐵線也是國內首條在大型橋樑上,與高鐵並行跨江的地鐵線路。

12月7日,2017世界智慧製造大會在南京召開,全球頂尖專家、行業領軍人物齊聚金陵,圍繞“聚.融.創.變”主題,共同描繪清晰美好的“智造”未來。

潔白的蘆花、光禿的樹幹,在朦朧的水汽中若影若現,別具一番意境。7日,“大雪”節氣。清晨,句容茅山風景區墓東水庫水汽蒸騰,構成了冬日裡一道最美的風景。

圖片左上:袁桂龍在家中拍攝的肖像;左下:袁桂龍在家中翻看雜誌;下中:袁桂龍在展示被日軍用皮鞋踢斷腿留下的傷疤;右上:袁桂龍在屋外走路鍛煉身體;右中:袁桂龍和老伴在院子裡;右下:袁桂龍在展示自己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此後,30萬以上的中國人在侵華日軍長達六個星期慘絕人寰的屠殺中遇難。劫後餘生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是那段歷史的“活證”,歷史給他們留下終身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

交匯點記者 宋甯 攝

眾人來到江東門紀念館外,參觀、拍照,提前感受即將舉行“國家公祭”的江東門紀念館的肅穆氛圍。

12月12日,學生們在“燭光祭”現場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默哀祈禱。

當日晚,南京東南大學各院系學生在校園舉行“燭光祭”、詩朗誦、疊紙鶴、主題燈光秀、放映歷史紀錄片等活動,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祈禱世界和平。

記者採訪了創作者之一、來自江蘇泰州的朱彥。他表示,創作意圖只有一個——希望人們永遠銘記歷史。

12月15日由OFO單車搭建的江蘇首批共用單車電子禁區在南京夫子廟景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周邊區域開始試運行 ,平臺企業開始運用短信和信用積分方式引導騎行者有序停車。

樂濤 攝

“冬至進補,三春打虎。”冬至時節,正是進補膏方最熱門的時候。

△南博鎮院之寶“青花壽山福海紋瓷香爐” 現代快報記者 顧煒 攝

《國家寶藏》自12月3日播出以來,收穫了一大批“國寶粉”,豆瓣上目前評分高達9.2分。

連續播出三期後,有眼尖的觀眾發現,《國家寶藏》的LOGO裡有國寶。就在大家準備猜猜猜的時候,南京博物院主動揭曉:這是南博的18件鎮院之寶之一——青花壽山福海紋瓷香爐,目前正在南博特展館的國寶廳內展出。

12月23日上午,來自十支游泳團隊的兩百余名冬泳愛好者齊聚南京花神湖畔,用在冰冷湖水中的半個小時暢遊,表達了自己對冬泳運動的熱愛。

12月25日,交匯點記者跟隨南京城牆管理處工作人員的腳步,重走多處“監測點”。

星月輪轉,為南京明城牆增益著歷史風韻,卻也侵蝕著她的血肉骨骼:植被掩映下的儀鳳門段,城磚風化、車流密集的“龍脖子”段,城磚鼓脹、立體交通環繞的太平門段,城磚震動……如何為她搭脈問診、清除病灶,成為這座城市的課題。近日,有關南京將投資3000萬元建設城牆監測預警平臺的消息,令人們對城牆接受“科技體檢”充滿期待。

12月27日,南京城管局召開發佈會,南京玄武湖亮化二期工程將于2018年元旦正式亮燈。屆時,玄武湖夜景將更美輪美奐。

拍攝者:謙謙君子 攝于梅花穀

這幾天,氣溫回暖,金黃的臘梅花,乘勢而綻放,花香四溢引人賞。瞧,在梅花谷一處蠟梅花園裡,朵朵蠟梅掛樹枝,橫七豎八成美景,花香醉人貪香吻,似醉非醉愛蠟梅,蠟梅花開香噴噴,傳來資訊春不遠!

元旦小長假來臨 南京鐵警發佈乘車安全貼士

元旦小長假即將到來,面對客流小高峰,南京火車站、南京南站等已經做好準備。南京鐵路公安處南京火車站派出所民警特地發佈乘車安全提示,確保旅客出行順利。

12月你身邊還發生了什麼拿起相機,記錄下2017年的最後幾天吧。

轉自紫金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