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延遲滿足:聽上去很深奧,卻受益終身的技能!

人類欲望的滿足, 可以分為幾種:延遲滿足、適當不滿足、超前滿足、即時滿足、超量滿足。 好的教育總是提倡“延遲滿足”和“適當不滿足”。 “超前滿足”是愚蠢的行為, “超量滿足”則是浪費的舉動。 許多家長總是處在給孩子“即時滿足”的狀態。 在心理上認為孩子小, 現在生活優越, 孩子有需要一定要滿足他, 但做父母的也不要忽略, 經常的即時滿足, 對孩子是無益的。 有時甚至是有害的。

“即時滿足”的後果

1、導致孩子性格急躁。

孩子想要什麼, 父母馬上給予, 經常處在這樣的情況下, 父母的動作稍慢一點, 孩子就大呼小叫,

性格急躁, 缺乏耐心。 今後做事情容易有始無終。

2、導致孩子無法感受到幸福。

孩子想要一塊泡泡糖, 媽媽馬上給他買;寶寶想吃肯德基, 媽媽馬上帶他去;孩子想要一個芭比娃娃, 媽媽馬上送給他。 所有的東西, 都這麼輕而易舉地得到, 孩子才不會珍惜, 也感受不到幸福, 反而會覺得這是應該的。

3、導致孩子不知道愛惜玩具。

有些孩子的玩具箱裡, 放著幾十件玩具, 但對哪件玩具, 都是玩幾天就扔一邊了, 有時還拿玩具亂扔、亂摔, 對玩具一點都不愛惜。 假如這是一件等了幾天, 甚至是一個星期按時去幼稚園才得到的禮物, 他還會如此不愛惜嗎?從長遠來看, 在現實社會中, 情商在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等待是情商較高的人控制自己的能力, 適時的學會等待, 有時可以使人把握更好的時機。 “延遲滿足”可以從小鍛煉孩子的這種能力, 從小給孩子一點點挫折感, 讓他學會等待, 從而讓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懂得珍惜, 長大後, 這種品質也會在他的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

“延遲滿足”訓練

1、根據不同的年齡合理掌握延遲滿足的時間和方式。

因孩子的年齡、需要不同, 父母給予其延遲滿足的時間和方式也應有所不同不同。 比如剛出生的寶寶主要是生理需要, 當他們餓了或渴了, 就會嗷嗷大哭。 父母可以稍微晚幾秒給孩子餵奶、喂水, 讓他們從小就學會等待。 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至兩三歲, 孩子的需要逐漸多起來, 父母要學會分析孩子的合理需要,

給予不同的延遲滿足方式:可以推遲滿足時間, 讓孩子學會等待;也可以讓孩子付出勞動或努力比如孩子喜歡上了一台遙控車, 這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等他過生日時, 父母再買給他。 如孩子想要一輛自行車, 父母可以讓他幫忙做家務一星期, 然後再買給她。 這樣在等待的過程中, 孩子學會了忍耐, 也學會了珍惜。 當然, 父母的許諾都要得到兌現, 不然孩子會覺得這是你故意拖延的藉口。

2、說明延遲滿足的理由。

對於可以延遲滿足的需求, 父母要向孩子講明道理, 讓孩子明確知道父母不能立刻滿足他們的理由。 如孩子想玩秋千, 父母可以告訴他:“秋千是公共玩具, 需要排隊等候, 等其他的小朋友玩完了,

你再玩”。 不要因為有人玩就阻止孩子去等。 因為這會使他明白耐心等候的結果, 最終會讓他滿足自己的願望。 如孩子想要一件很貴的玩具, 父母可以告訴他:“這個玩具太貴了, 等你長大一些, 再買給你玩。 ”

3、冷靜對待孩子的任性哭鬧。

有的孩子很任性, 當父母不能即時滿足他們的要求時, 他們會通過哭鬧來與父母抗爭, 這時父母一定要冷靜對待, 態度堅決, 不能有半點讓步。 必須讓孩子明白, 生活中有些東西並不是想要, 就可以立即得到。 當孩子發現哭鬧不能解決問題時, 他就會試著按照父母的意圖做, 要麼等待, 要麼通過付出努力得到想要的東西。

4、不要吝嗇表揚。

當孩子接受父母對他需要的延遲滿足時, 父母一定要及時表揚他,

以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再次出現。 如孩子通過幫助父母拖地、洗碗而獲得自己心儀的玩具時, 父母可以表揚孩子是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當孩子排隊輪流和別的小朋友玩玩具時, 父母可以表揚孩子是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或獎勵孩子一根棒棒糖等。 通過表揚, 使孩子覺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 精神上會感到滿足。

5.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

孩子善於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 所以, 父母要以身作則, 做出表率。 如果父母嚴于律己、善於克制, 他對孩子的要求會更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