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文明網評|提高城市品位是引領創建之要

4月7日,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經驗交流會在江蘇張家港市召開, 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出席會議並講話。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全面推進創建文明城市工作, 建設崇德向善的城市, 建設文化厚重的城市, 建設和諧宜居的城市。 (新華社)

從劉奇葆部長的講話中可以讀懂, 創建文明城市重在提高城市品位, 以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城市為基本, 打造文明創建的升級版。 筆者以為, 提高城市品位才是引領創建之要,

須從打造崇德向善的榮耀感、文化厚重的獲得感、和諧宜居的歸屬感等方面, 全方位提高城市品位, 讓文明城市更有高度、厚度和深度。

崇德向善的榮耀感, 是提高城市品位的靈魂, 也是引領創建的高度。 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 我們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 培養市民崇德向善的榮耀感, 發揮道德的內化作用, 淨化人們的心靈。 通過推薦評議“身邊好人”、推樹評選道德模範、開展向“好人365”學習等活動, 以強有力的載體支撐, 發現挖掘培育展示學習道德典型, 在城市的上空營造七星拱月、群星璀璨的生動局面, 讓“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成為市民群眾普遍認同和力行的實踐行為。 講道德、崇善行、學先模、做好人,

一旦成為市民群眾的行為習慣, 那麼, 這樣的創建才能成就城市文明的高度。

文化厚重的獲得感, 是提高城市品位的內涵, 也是引領創建的厚度。 創建文明城市, 不能僅僅在物理空間建設一座鋼筋混凝土的“光鮮外殼”, 更需在廣大市民群眾心中建設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精神之城。 相信, 一座手不釋卷、書香飄溢的城市, 呈現給人們的是一種全民閱讀的獲得感。 當恭敬傳家遠、詩書繼世長成為謙謙君子風時, 沒有人會懷疑這裡是文化的荒漠。 人們無法想像沒有文化抑或遠離文化的城市, 它究竟能夠行走到多遠?城市因文化而厚重, 市民因內涵而豐盈, 精神世界的獲得感比任何物質刺激都長遠。 文化滋養涵育的是品位,

是魅力, 是氣質, 是市民群眾最迫切、最渴望、最需要的精神追求。

和諧宜居的歸屬感, 是提高城市品位的根基, 也是引領創建的深度。 城市是市民群眾的“家”, 市民是創建文明城市的主體, 讓和諧宜居的歸屬感成為文明創建的奮鬥目標, 體現的是以人為本的創建理念。 每個人都希望提高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數, 讓生活充滿陽光, 沒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越來越糟糕。 這種向美向好的願望, 就是創建文明城市的深層動力, 也是提高城市品位的基石, 基石越牢, 品位越高。 當市民群眾普遍把城市呵護成自己生活的家園, 那麼, 這種“家”的歸屬感必將成為一座城市文明的標誌。

提高城市品位是創建文明城市之要。 崇德向善的榮耀感,

讓創建目標高而可攀;文化厚重的獲得感, 讓創建過程繁花似錦;和諧宜居的歸屬感, 讓創建動力持久永恆。 多維度提高城市品位, 才能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讓文明創建的征途一路高歌, 行走致遠。 (叢勝日)

責編:海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