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年,這6件事會影響農村經濟和農民的錢包!早知道早賺到!

新的一年已經開啟, 鄉村也步入了振興發展的新時代。 最近, 不少與“三農”有關的會議密集召開,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農業部深化農村改革情況交流會等會議都為2018年的“三農”工作佈局謀篇。 今天, 小編就幫大家梳理一下其中的部分話題, 看看哪些會影響農村經濟和農民的錢包。

1

承包地確權

土地是最受農民關注的基礎要素。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 落實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政策, 銜接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的政策, 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 而2018年, 則是承包地確權的收官之年。

農業部召開的深化農村改革情況交流會指出, 2018年, 除少數民族邊疆地區外, 其他省份均應基本完成確權工作;要推進確權成果應用, 為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承包地有償退出、互換並地等提供支撐。

2018年, 農民不能只盯著“確權拿證”了,

而要聚焦“應用”, 也就是讓確權的土地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多收益。

2

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集體經濟“壯大”之勢, 可謂勢不可擋。 最終的落腳點, 也將是“壯大”農民的錢袋子。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 壯大集體經濟, 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運行機制,

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確保農民受益。

農業部深化農村改革情況交流會指出, 積極探索壯大集體經濟, 鼓勵基層通過資產租賃、農業開發、生產服務、鄉村旅遊、聯合經營等形式發展集體經濟, 探索政府撥款、減免稅費等形成的資產歸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並量化為集體成員股份的辦法。

2018年, 農村集體經濟或將得到更多支援, 發展方式也更加多樣, 農民變股民的探索正在越來越多的農村得到實踐。

3

發展農業新動能、新業態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三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 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我們党“三農”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 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包括“堅持不斷深化農村改革, 激發農村發展新活力”。 目前, 農業領域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認為:“農業產業發展到今天,

我們需要儘快突破傳統農業產業的邊界。 比如互聯網+、觀光旅遊休閒、生態環境的保護、體驗式農業等等, 都是農業產業外延、邊界的拓展。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表示:“從這些年的情況來看, 休閒農業、農村健康養老、農村電商等項目的確表現出比較強勁的發展勢頭。 一些地方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來發展優質高效的農業, 發展優質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 根據居民的消費需求來進行生產和銷售, 這是農業本身的新業態和新動能。 ”

回顧2017年,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趨勢明顯。 通過農牧漁迴圈, 催生了“稻田養魚(蝦、蟹)”和“林下養雞”等農業內部融合類型;通過農業與商貿物流融合, 催生了儲藏保鮮、中央廚房、直供直銷、個人定制等產業延伸類型;通過農業與文化、教育、生態、康養等產業融合,催生了創意農業、教育農園等功能拓展類型;通過農業與資訊產業融合,催生了線上農業、智慧農業、農業眾籌等新技術滲透類型;通過農業與城鎮化融合,催生出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產城融合類型。

4

農業生產相關資金補貼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建立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財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無論是從這些年的實際發展還是會議的表述來看,這個情況是毋庸置疑的:國家對“三農”的財政投入力度很大,國家對農民的支持力度也很大,國家對農業生產的資金投入越來越傾向給真務農的職業農民。

按照財政部印發的《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農業生產發展資金主要用於耕地地力保護、適度規模經營、農機購置補貼、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發展、綠色高效技術推廣服務、畜牧水產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農業結構調整、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等支出方向。這些資金的支持對象主要是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承擔專案任務的單位和個人。

5

農村閒置資源利用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完善農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政策。我們在會議召開之前就為大家分析和預測過:2018年,盤活利用空閒農房和宅基地,將成為大勢所趨!

在維護農戶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佔有和使用權的前提下,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閒農房及宅基地,將為農民帶來更多財產性收入。

6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討論稿)》。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也提出,將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重大舉措,科學制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這意味著,“鄉村振興戰略”從2018年起將從宏偉藍圖走入細化實踐層面。

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總抓手,把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放在首位,緊緊圍繞產業興旺下功夫,為實現鄉村繁榮、農民富裕提供物質條件,並在產業發展進程中促進其他方面發展,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的全面振興。這意味著,鄉村振興將以經濟為突破口,帶來全面振興。

2018年,願我們都能如自己所期待的那樣,向著美好生活一往無前!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加油!

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編輯:白晨、孟然 // 責編:李雨楠 // 監製:曹暢

催生了儲藏保鮮、中央廚房、直供直銷、個人定制等產業延伸類型;通過農業與文化、教育、生態、康養等產業融合,催生了創意農業、教育農園等功能拓展類型;通過農業與資訊產業融合,催生了線上農業、智慧農業、農業眾籌等新技術滲透類型;通過農業與城鎮化融合,催生出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產城融合類型。

4

農業生產相關資金補貼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建立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財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無論是從這些年的實際發展還是會議的表述來看,這個情況是毋庸置疑的:國家對“三農”的財政投入力度很大,國家對農民的支持力度也很大,國家對農業生產的資金投入越來越傾向給真務農的職業農民。

按照財政部印發的《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農業生產發展資金主要用於耕地地力保護、適度規模經營、農機購置補貼、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發展、綠色高效技術推廣服務、畜牧水產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農業結構調整、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等支出方向。這些資金的支持對象主要是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承擔專案任務的單位和個人。

5

農村閒置資源利用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完善農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政策。我們在會議召開之前就為大家分析和預測過:2018年,盤活利用空閒農房和宅基地,將成為大勢所趨!

在維護農戶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佔有和使用權的前提下,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閒農房及宅基地,將為農民帶來更多財產性收入。

6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討論稿)》。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也提出,將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重大舉措,科學制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這意味著,“鄉村振興戰略”從2018年起將從宏偉藍圖走入細化實踐層面。

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總抓手,把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放在首位,緊緊圍繞產業興旺下功夫,為實現鄉村繁榮、農民富裕提供物質條件,並在產業發展進程中促進其他方面發展,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的全面振興。這意味著,鄉村振興將以經濟為突破口,帶來全面振興。

2018年,願我們都能如自己所期待的那樣,向著美好生活一往無前!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加油!

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編輯:白晨、孟然 // 責編:李雨楠 // 監製:曹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