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擁有航母的國家為何越來越少?不是技術限制 這才是真正原因!

航母是現代海軍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 是一國海軍實力的象徵。 然而, 二戰已經過去70多年, 為何現在擁有航母的國家越來越少了呢?實際上, 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技術問題, 而是兩個字:沒錢。 航母現在基本上成了燒錢的代名詞, 隨著航母噸位越來越大, 技術越來越先進, 配備的武器也越來越多, 越來越貴, 直接導致其造價直線飆升, 其維護成本也高的離譜。 一些國家雖買得起航母, 卻無力承擔後續的巨額維護費用。

其實在二戰時期, 航母的建造費用還是相對較低的, 那時候建一艘航母的費用大概相當於一艘巡洋艦的級別, 因為那時候的航母甲板都是木質結構, 在維護費用上甚至比坦克還便宜, 搭載的武器裝備也少, 防空基本上是靠高射炮。 特別是在戰後, 美英等國將退役的航母出售,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不少國家的航母之夢。

然而,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 許多高新技術也運用到了軍事領域, 主力航母的噸位由最初的兩萬噸逐漸發展到8萬噸, 最終演變成了美國的超級核動力航母的10萬噸之巨。 航母上也配備了許多先進且昂貴的電子設備, 更精良的導彈武器等。 其中, 變化最明顯的當屬艦載機的更新換代,

速度快、重量大的噴氣式戰機使得航母戰鬥能力得到巨大提升。

航母逐漸變大, 需要的人員也越來越多, 到現在, 航母上數千人的培訓、工資福利以及生活起居都可以稱得上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就拿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來說吧,

一艘尼米茲級航母上的全部成員一個月就能吃掉近70噸的食物。 十艘尼米茲航母一個月就要吃掉近700噸的食物。 光在食物上的消耗就相當可怕。

而且, 現代科技發展速度快, 在航母的整個服役週期內, 需要多次對航母上的電子設備進行更新,

這筆錢可不是個小數, 如果不想讓航母爛在手裡的話, 還需要不斷進行維護檢修, 維護費用和升級費用也是相當驚人的。 從這一點上看, 可以說財力比技術更為重要一些, 或者說, 財力將決定航母的水準。

如果將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全壽命費用平攤下來, 每年更是達到40億美元之巨, 折合人民幣約為280個億, 福特級航母就更貴了。 就以美國海軍現在的配置來說, 10艘尼米茲級航母加上1艘福特級航母, 美國人一年要在維護航母正常運作上可能至少投入450億美元, 折合人民幣超過3000億。 如此巨額開支, 真不是一般國家可以承擔得起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