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獨家|崔丹離開《智族GQ》加盟栩栩華生,媒體革新來年能有幾種想像?

本文作者:Tianwei Zhang

剛卸下《智族GQ》時裝總監與《GQ Style》中文版執行主編一職的崔丹與BoF獨家披露, 他將以合夥人身份加盟栩栩華生。 未來他將如何進一步拓展《T風尚志》以及《Nylon深圳青年》,

甚至整個時尚媒體的影響力?

英國倫敦——在任8年的《智族GQ》時裝總監、《GQ Style》中文版執行主編崔丹向BoF獨家披露, 他將加盟生活方式與時尚傳媒公司栩栩華生, 擔任公司合夥人及聯合總編輯, 並出任《T風尚志》以及《Nylon深圳青年》的中文版主編, 統領時尚領域業務。 與此同時, 栩栩華生創始人馮楚軒則將轉任《Wallpaper*卷宗》主編, 負責生活方式領域業務。 崔丹將在2018年1月2日正式入職。

崔丹已在11月6號正式向康泰納仕中國遞交了辭呈。 目前, 他已完成了工作交接。 《智族GQ》的時裝副總監陳複元(Anson Chen)將接替他的職務。 崔丹此前的工作經驗包括在前樺榭、現赫斯特旗下的《Marie Claire嘉人》雜誌擔任時裝編輯和時裝總監等。

這是《智族GQ》自2009年創刊以來,

時裝團隊經歷的最大一次人事變動。 與此同時, 康泰納仕中國目前仍在進行內部重組, 加上因此而觸發的人事變動, 必將對中國時尚出版業產生重大影響。

談到為何下決心離開奠定了自身行業地位與知名度的《智族GQ》, 崔丹表示:“主要是自己的原因。 在媒體革新, 也有人稱為沒落的當下, 我成長為了一個各處適配的職業經理人, 整合資源為一個命題開路, 也適度地享用了名譽所帶來的便捷。 但卻少了對一件事物反復究其竟的原動力, 這對於我來說是要命的。 《GQ》一直是面大旗, 搖向中國的全體男性, 而我現在卻想要與另外一部分人對話, 像面對心儀物件一樣。 ”

崔丹還告訴BoF, 過去8年間, 找上門來的新機會一直沒有斷過,

除了無數打過來的獵頭電話, 正式的接洽就有好幾次, 都是雜誌, 但他最後都拒絕了。 最終選擇栩栩華生, 崔丹表示, 一方面是因為他與馮楚軒在商業大局和內容產出方面有著相同想法, 另一方面, 栩栩華生的投資者黎瑞剛及其背後的華人文化控股集團(CMC)也為他的加盟增添了更多商業化的可能性。 “選擇栩栩華生大概花了小半年的時間, 期間也是與馮楚軒深入瞭解的過程。 他在對的時機出現, 信號很強烈, 我問過他為什麼這麼相信我, 他說就是直覺。 他直覺的確異常好, 也因此成了不少事。 ” 崔丹補充道。

《智族GQ》的編輯總監王鋒對於崔丹提請離職, 並不感到詫異。 早前王鋒在接受BoF採訪時就曾感歎, 如今時尚媒體行業發生著巨大變化。

“關於我離開, 王鋒也聽過不少, 等到真正去找他談離職的時候, 我們就是平靜地聊了兩個多小時。 當時我情緒在不斷波動, 王鋒一如往常的理性與平靜。 ”崔丹說道:“他當時已經給了我祝福, 但也有不願意放棄的成份, 也嘗試再給更多空間和機會。 其實我心裡有不斷的拉鋸, 因為王鋒之於我不僅僅是一位老闆, 更是我這些年來最重要的啟迪者。 無論是職業生涯裡成長的苦痛, 還是人生觀上的困惑疑問, 王鋒一直給我指點迷津。 ”

回顧起在《智族GQ》的經歷, 崔丹感到無比驕傲, 並對這本雜誌未來的發展感到樂觀。 “與我一同走過來的團隊八年不曾有大的動盪, 團隊穩定性與凝聚力也在行業裡有口皆碑。 每個人都對自己有頗高的要求,

能力全面並責任心強, 所以我的交接就非常平緩簡單。 ”他表示:“《GQ》這一路走來, 豎過不少標杆, 越了不少門檻。 在近十年不斷波動的媒體環境裡是革命者, 成為了領域的一面旗幟。 但雜誌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把招牌的閃光之處轉化為有效價值, 最大化利益的同時切實地做更大影響。 以《GQ》為代表的媒體希望是主流引導, 但事實上還未到達真正意義的主流影響力。 未來還有很大的空間去發揮。 ”

崔丹對於合夥人這一全新職位更寬廣的屬性感到期待。 “簡單說就是換了份工作。 往細了說就是面臨格局不同, 職責更寬泛, 自我表達也更複雜多樣。 一個‘合夥人’身份的到來, 意味著我不能再把個人喜好與編輯使命掛嘴上, 同時也要照看這一樁‘生意’。” 在與馮楚軒來回溝通的近半年時間裡,他很坦然地與崔丹列出了集團的優勢與困難。而崔丹也有自己的觀察。

崔丹 | 攝影:李奇

“栩栩華生優點在於它順應了媒體產業發展階段的呼聲,來了一個獨特的亮相。”崔丹告訴BoF:“它有別于傳統媒體,又架構在傳統媒體價值之上,以小眾姿態來突破大眾生態,以區分度高的審美趣味將當下國際化意識形態及精英價值觀輸出,這正符合中國新形態結構下的文化訴求。然後將內容產品化、商業內容化、定義多樣化,以及市場區分化這幾步做好。它的終極目標是建立社區並不斷延展,直接對接商品消費端,真正做到靠媒體‘干預’市場。”

“栩栩華生近年迅速做了這麼多事情,光環之餘一定有問題存在,”他繼續說道:“我清晰地看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如何達成合理規模化的團隊建設,如何完成媒體產品屬性的細分及業務拓展,如何搭建新型業務。團隊建設其實是最核心的,‘找誰來做事’我時刻掛在嘴邊,放在心裡。關於內容建設上,在與一些現行的栩栩華生內部人員溝通過程也有收穫,如‘劍走偏鋒’與精英避世能否完美嵌套,劍走偏鋒是會是持續的形式感嗎?如何持續劍走偏鋒呢?精英避世是手段還是價值觀輸出?這些都是我要在短時間內迅速解答的問題。”

“但這些細節,我很怕會淹沒在栩栩華生急速發展的進程中,來不及思考,就要盯著另一攤事,這麼多的媒體產品的實質意義在哪裡?掙錢還是揚名?兩者該如何兼得?這都是時代浪潮裡紛至遝來的挑戰,甚至不容轉身,再說下去我又該失眠了。不過在沒過度琢磨的時候,我還是一個戰鬥力很強的人。”他說道。

馮楚軒會找到崔丹,自然是十分看重他在行業中的地位與才華。在離開《智族GQ》後,崔丹也在思考,他一人能帶來多大的改變?“我有一個感受,從業媒體十幾年,得到最大的獎勵不是資源,也不是名號,而是保持極度敏感。” 他也曾在媒體行業外尋求突破,包括為本土時裝企業、獨立設計師提供無償諮詢、為娛樂圈的藝人嫁接資源,但對於這些跨界,崔丹並不覺得有多自豪,他認為自己的“存在感”還是來自媒體行業。“我希望通過栩栩華生來盡可能地實現媒體的突破。這裡面涉及時裝原創產業的介入,各業界才能的養成等。最終也包括商業行為,比如媒體染指零售行為,無論電子商務還是實體經營,都不單為內容,一樣能升級為產品。這些我想大都已在各大媒體集團的新階段目標中,區分是事在‘人’為,誰來操盤。”

栩栩華生目前的雇員規模在80人左右,經營著7個媒體品牌。在獲得融資後,栩栩華生的辦公室遷至瞭望京,並將在來年2月在上海的膠州路上開設上海辦公室。相比起其他幾個動輒四五百人的媒體集團,栩栩華生在人員架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相信崔丹加盟後,他將很快吸引一批業內人才參與其中。

如今,馮楚軒如今已把《T風尚志》以及《Nylon深圳青年》的聘任職權全權交給了崔丹。對於兩位目前亦在《T風尚志》供職的BoF 500成員周翔宇(Xander Zhou)與劉璐(Lucia Liu),馮楚軒表示,目前對於兩位的下一步動向還在討論中,將於稍後宣佈。“如果彼此職能與姿態明晰正確,大家彼此就能夠真誠相處,我期待的共好是,其實除了給自己創造新介面,一樣也是為了給足夠好的人提供足夠的機會。”崔丹如是說道。

崔丹還告訴BoF,王未末和王乙凡將繼續擔任雜誌副主編和資深時裝專題編輯。而前《智族GQ》時裝副總監錢曉靜和時裝專題副總監何曉斌也將與崔丹一同前往《T風尚志》,分別出任雜誌時裝總監和時裝專題總監。

在未來,崔丹還會引進更多人才,更深層次的挖掘《T風尚志》的文化屬性和發揚《Nylon深圳青年》的社團文化。他繼續說道:“在打好團隊基礎後,我希望在約稿作者上,找到更多多元化的人才,創造一個更有空間與靈活度,民主與自由的體制,紮根本土但又有國際化視野。” 崔丹意識到,栩栩華生其小而靈活的運作方式在現階段的確集結了一批行業中較為有趣的人,但是隨著媒體產品進一步豐富,朝規模化的方向走之後,當前的架構肯定不足以支撐集團發展。

除了負責編輯內容與團隊建設方面之外,崔丹作為主編同時也會與雜誌出版人吳盈茜一同負責商業銷售的業績考核。目前,他表示自己正在盡全力參與規則的制定。“近年來有關內容與商業的界限愈發模糊,售賣標準不斷經受挑戰,但這裡我強調立場和標準,當別人為你品牌價值和思想價值買單的時候,這是上乘的聰明錢,才能加碼加價,而不會被人當作杠杆借力,等別人跳開了,就沒你什麼事了。這份立場也不能靠說空話,一個談判中如果有人疑問和作勢推搡,那你要能果斷找到解答與解決方案。”他表示:“以現在的媒體佈局來看,我們不斷被人誤判為廣告製作公司,公關傳訊公司等等其他領域角色,反倒最核心的媒體價值慢慢被忽視,遺忘。當然這些都是雙重標準,因為媒體未來可做何種發展,生態環境不斷提問下,不同職能精分是必然趨勢。”

崔丹在2年多前接受BoF採訪時曾表示,他希望為中國時尚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全面的可能性。如今,換了平臺,初心未改。接下來,他最感興趣的是為栩栩華生打造一個類似於“GQ China Presents”,甚至超越它的服裝品牌扶持項目。這一次,他所關注的不僅是年輕設計師品牌,強調創新的成熟的中國服裝企業也在他的幫扶範圍之中。

“未來我們也會有一個很好的項目落地,也是在國際時裝周之一。這個事我們正在談的,所以還不方便多說。如果做國際時裝周,我一定不會僅僅局限在只做一場秀,僅僅亮相而已。而是落地。最重要的環節是怎樣在我們國內的市場去表達。怎樣給設計師一個商業出口,能夠讓他們去評估,對自己的品牌做一個更客觀立體的展示。這樣才能做到真正有效。才有可能真正幫助到設計師,以及整個時裝產業。”

馮楚軒認為崔丹的加入,能解放他、啟發他,產生全新的思路和靈感。“我們在為中國的創意產業呈現更多的可能性。”馮楚軒說道。

今日討論

你覺得崔丹加入栩栩華生會對中國時尚出版業格局帶來怎樣的影響?

“今日討論”是BoF時裝商業評論新開闢的討論欄目,歡迎與我們分享您的看法、建議和觀點,我們將在每個月為最佳討論參與者寄出精心準備的禮品。

同時也要照看這一樁‘生意’。” 在與馮楚軒來回溝通的近半年時間裡,他很坦然地與崔丹列出了集團的優勢與困難。而崔丹也有自己的觀察。

崔丹 | 攝影:李奇

“栩栩華生優點在於它順應了媒體產業發展階段的呼聲,來了一個獨特的亮相。”崔丹告訴BoF:“它有別于傳統媒體,又架構在傳統媒體價值之上,以小眾姿態來突破大眾生態,以區分度高的審美趣味將當下國際化意識形態及精英價值觀輸出,這正符合中國新形態結構下的文化訴求。然後將內容產品化、商業內容化、定義多樣化,以及市場區分化這幾步做好。它的終極目標是建立社區並不斷延展,直接對接商品消費端,真正做到靠媒體‘干預’市場。”

“栩栩華生近年迅速做了這麼多事情,光環之餘一定有問題存在,”他繼續說道:“我清晰地看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如何達成合理規模化的團隊建設,如何完成媒體產品屬性的細分及業務拓展,如何搭建新型業務。團隊建設其實是最核心的,‘找誰來做事’我時刻掛在嘴邊,放在心裡。關於內容建設上,在與一些現行的栩栩華生內部人員溝通過程也有收穫,如‘劍走偏鋒’與精英避世能否完美嵌套,劍走偏鋒是會是持續的形式感嗎?如何持續劍走偏鋒呢?精英避世是手段還是價值觀輸出?這些都是我要在短時間內迅速解答的問題。”

“但這些細節,我很怕會淹沒在栩栩華生急速發展的進程中,來不及思考,就要盯著另一攤事,這麼多的媒體產品的實質意義在哪裡?掙錢還是揚名?兩者該如何兼得?這都是時代浪潮裡紛至遝來的挑戰,甚至不容轉身,再說下去我又該失眠了。不過在沒過度琢磨的時候,我還是一個戰鬥力很強的人。”他說道。

馮楚軒會找到崔丹,自然是十分看重他在行業中的地位與才華。在離開《智族GQ》後,崔丹也在思考,他一人能帶來多大的改變?“我有一個感受,從業媒體十幾年,得到最大的獎勵不是資源,也不是名號,而是保持極度敏感。” 他也曾在媒體行業外尋求突破,包括為本土時裝企業、獨立設計師提供無償諮詢、為娛樂圈的藝人嫁接資源,但對於這些跨界,崔丹並不覺得有多自豪,他認為自己的“存在感”還是來自媒體行業。“我希望通過栩栩華生來盡可能地實現媒體的突破。這裡面涉及時裝原創產業的介入,各業界才能的養成等。最終也包括商業行為,比如媒體染指零售行為,無論電子商務還是實體經營,都不單為內容,一樣能升級為產品。這些我想大都已在各大媒體集團的新階段目標中,區分是事在‘人’為,誰來操盤。”

栩栩華生目前的雇員規模在80人左右,經營著7個媒體品牌。在獲得融資後,栩栩華生的辦公室遷至瞭望京,並將在來年2月在上海的膠州路上開設上海辦公室。相比起其他幾個動輒四五百人的媒體集團,栩栩華生在人員架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相信崔丹加盟後,他將很快吸引一批業內人才參與其中。

如今,馮楚軒如今已把《T風尚志》以及《Nylon深圳青年》的聘任職權全權交給了崔丹。對於兩位目前亦在《T風尚志》供職的BoF 500成員周翔宇(Xander Zhou)與劉璐(Lucia Liu),馮楚軒表示,目前對於兩位的下一步動向還在討論中,將於稍後宣佈。“如果彼此職能與姿態明晰正確,大家彼此就能夠真誠相處,我期待的共好是,其實除了給自己創造新介面,一樣也是為了給足夠好的人提供足夠的機會。”崔丹如是說道。

崔丹還告訴BoF,王未末和王乙凡將繼續擔任雜誌副主編和資深時裝專題編輯。而前《智族GQ》時裝副總監錢曉靜和時裝專題副總監何曉斌也將與崔丹一同前往《T風尚志》,分別出任雜誌時裝總監和時裝專題總監。

在未來,崔丹還會引進更多人才,更深層次的挖掘《T風尚志》的文化屬性和發揚《Nylon深圳青年》的社團文化。他繼續說道:“在打好團隊基礎後,我希望在約稿作者上,找到更多多元化的人才,創造一個更有空間與靈活度,民主與自由的體制,紮根本土但又有國際化視野。” 崔丹意識到,栩栩華生其小而靈活的運作方式在現階段的確集結了一批行業中較為有趣的人,但是隨著媒體產品進一步豐富,朝規模化的方向走之後,當前的架構肯定不足以支撐集團發展。

除了負責編輯內容與團隊建設方面之外,崔丹作為主編同時也會與雜誌出版人吳盈茜一同負責商業銷售的業績考核。目前,他表示自己正在盡全力參與規則的制定。“近年來有關內容與商業的界限愈發模糊,售賣標準不斷經受挑戰,但這裡我強調立場和標準,當別人為你品牌價值和思想價值買單的時候,這是上乘的聰明錢,才能加碼加價,而不會被人當作杠杆借力,等別人跳開了,就沒你什麼事了。這份立場也不能靠說空話,一個談判中如果有人疑問和作勢推搡,那你要能果斷找到解答與解決方案。”他表示:“以現在的媒體佈局來看,我們不斷被人誤判為廣告製作公司,公關傳訊公司等等其他領域角色,反倒最核心的媒體價值慢慢被忽視,遺忘。當然這些都是雙重標準,因為媒體未來可做何種發展,生態環境不斷提問下,不同職能精分是必然趨勢。”

崔丹在2年多前接受BoF採訪時曾表示,他希望為中國時尚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全面的可能性。如今,換了平臺,初心未改。接下來,他最感興趣的是為栩栩華生打造一個類似於“GQ China Presents”,甚至超越它的服裝品牌扶持項目。這一次,他所關注的不僅是年輕設計師品牌,強調創新的成熟的中國服裝企業也在他的幫扶範圍之中。

“未來我們也會有一個很好的項目落地,也是在國際時裝周之一。這個事我們正在談的,所以還不方便多說。如果做國際時裝周,我一定不會僅僅局限在只做一場秀,僅僅亮相而已。而是落地。最重要的環節是怎樣在我們國內的市場去表達。怎樣給設計師一個商業出口,能夠讓他們去評估,對自己的品牌做一個更客觀立體的展示。這樣才能做到真正有效。才有可能真正幫助到設計師,以及整個時裝產業。”

馮楚軒認為崔丹的加入,能解放他、啟發他,產生全新的思路和靈感。“我們在為中國的創意產業呈現更多的可能性。”馮楚軒說道。

今日討論

你覺得崔丹加入栩栩華生會對中國時尚出版業格局帶來怎樣的影響?

“今日討論”是BoF時裝商業評論新開闢的討論欄目,歡迎與我們分享您的看法、建議和觀點,我們將在每個月為最佳討論參與者寄出精心準備的禮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