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縣城鄉環衛一體化、農村改廁兩項工作雙雙被河北經濟日報報導

點擊上方“內丘發佈”即可關注哦

內丘

在邢臺市率先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

本報訊2016年以來, 內丘縣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發展全域旅遊,

採取有償服務、市場化運作的方式, 按照“政府組織、鄉鎮為主、專業化運作、分類實施”的工作思路, 建立健全生活垃圾集中處置和村內道路保潔一體化管理體系, 將全縣309個行政村的道路保潔、垃圾清運工作全部納入規範化、專業化、長效化管理, 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全覆蓋。

在內丘縣軒昂公司, 總經理邢光照告訴記者, 按照每100戶配備1名保潔員的標準, 公司招聘了970名保潔員, 經過嚴格培訓後已到崗開始工作。 每10個村配備1名管理員, 每個鄉鎮配備1名片區專案經理, 負責檢查、考核等管理工作。

記者在縣城鄉環衛一體化辦公室看到最新一期督查通報, 包括日常督查、鄉鎮自查、鄉鎮聯查和鄉鎮抽查等內容, 扣分和扣罰情況一目了然。

該縣城管局副局長武宏波說:“清掃保潔、作業要求、評分標準均有嚴格規定, 各鄉鎮考核結果公開通報, 有利於激先敦後;扣分情況與縣財政撥付環衛企業的資金直接掛鉤, 倒逼企業提質提效、優化公共服務。 ”

內丘:農村改廁“改”出新生活

本報訊近年來, 內丘縣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 大力推廣農村廁所改造, 僅去年一年, 該縣扁鵲大道片區就有28個村、2988戶農民用上了雙甕漏斗式衛生廁所。

內丘縣位於我省南部, 全縣轄九個鄉鎮一園區、309個行政村, 農業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74%。 一直以來, 傳統旱廁是影響農村環境衛生的“頑疾”, 前面如廁、後面養豬的連茅圈佔地面積大, 是危害農民健康的一大隱患。

為保護廣大農民身體健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從2011年起, 在全省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中, 內丘縣委、縣政府將消滅農村露天土廁定為一項“必修課”, 列入改造日程。

為推進改廁工作的順利進行, 該縣成立了縣改廁領導小組和改廁技術指導小組, 下設改廁辦, 負責全縣農村改廁工作的組織領導、督促檢查、考評驗收等, 並制定《內丘縣農村改廁工作實施方案》等相關配套檔, 統籌協調財政、紀檢、衛生、環保等部門和鄉鎮合力推進。 同時, 縣財政先期撥付配套資金800萬元, 確保改廁工作的順利開展。

改變傳統舊俗, 轉變群眾的觀念是關鍵。 該縣充分利用電視、壁報、宣傳單、標語等多種宣傳方式, 積極宣傳改廁衛生等知識, 並確定30個改廁示範村,

發揮典型帶動作用, 組織群眾實地參觀, 加強群眾對衛生廁所的直觀認識, 實現了群眾從“要我改廁”到“我要改廁”的思想轉變。

在內丘縣南賽鄉孫家坡村, 衛生廁所的牆上都有一個“國家改廁項目”編號牌。 據瞭解, 農村改廁項目是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之一, 每個衛生廁所地下部分的修建由國家各級財政發放專項補助來完成, 地上廁房的修建則由群眾自己承擔。 為了激發群眾改廁積極性, 有的村還將地上施工費也替大家出了, 每戶實際只需承擔地上部分的磚、沙和水泥費用。 “一個造價1000元出頭的衛生廁所, 不超過200元就能建好。 ”南賽鄉孫家坡村村民孫瑞坤說。

為確保施工品質, 該縣聘請上級專家巡迴到各個鄉鎮開辦改廁培訓班;每個鄉鎮或村組建一支專業安裝施工隊伍,

統一施工方案, 統一技術標準, 由縣改廁辦組織相關部門對農村改廁進行聯合檢查, 逐村、逐戶驗收。 堅持完成一村驗收一村, 做到“鄉不漏村, 村不漏戶”。 截至目前, 全縣累計完成改廁4.1萬座, 占全縣309個行政村總戶數的85%, 基本實現“平原農村全覆蓋, 山區、丘陵農村能改盡改”的目標。

隨著全縣“連茅圈”改廁工作的推進, 原來連茅圈騰出的空地, 還變成了農戶門前院角的小花園、小菜園, 在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面貌的同時, 還提高了農民生活的環境品質。 據不完全統計, 內丘全縣拆除4.1萬座戶外廁所後, 新增村民綠地面積32萬平方米, 拓寬村莊道路300余公里, 建設街頭公園276個, 徹底改變了農村“髒、亂、差”的局面。如西張麻、小辛旺等村的村民所說,改廁後,農家廁所乾淨了,農民的院子收拾的也比以前整齊、漂亮了,農民的生活也像城裡人一樣開始講究起來了。

徹底改變了農村“髒、亂、差”的局面。如西張麻、小辛旺等村的村民所說,改廁後,農家廁所乾淨了,農民的院子收拾的也比以前整齊、漂亮了,農民的生活也像城裡人一樣開始講究起來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