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西一個區,人口超70萬,名字意為“以武而鳴於天下”!

廣西, 簡稱“桂”, 首府南寧, 是中國唯一沿海的自治區。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 廣西得名於嶺南西道、廣南西路, 是嶺南文化傳承的主要地區之一, 又因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於秦統一嶺南設置桂林郡而簡稱“桂”, 春秋戰國時期, 廣西屬百越的一部分。 1363年, 設置廣西行中書省, 為廣西建省之始。 截至2016年8月, 廣西下轄14個地級市。 其中, 武鳴區來說, 人口超70萬, 縣名取“以武而鳴於天下”之意。

首先, 武鳴區隸屬于廣西南寧市。 在地理位置上, 武鳴區地跨北緯 22° 59′ 58″~ 23° 33′ 16″、 東經 107° 49′ 26″~ 108° 37′ 22″之間, 位於南寧市北部, 西和西南與隆安縣、平果縣交界, 北接馬山縣, 南鄰南寧市區。 武鳴區是壯族的發源地之一, 壯語以武鳴方言為標準音, 被譽為“中國壯鄉”。 就武鳴區的歷史來說, 西元前214年, 秦始皇南平百越, 該地區屬象郡地。 漢武帝劉徹在位時期, 該地區隸郁林郡。

三國這一歷史階段, 魏蜀吳三家爭霸, 該地區屬東吳郁林郡的臨浦、懷安縣地。 南北朝時期, 該地區屬晉興郡增翊、晉興縣和領方郡領方縣地。 唐朝建立後, 該地區分屬朗甯、晉興、止戈等縣地, 隸邕州。 西元1067年, 北宋朝廷撥上林縣止戈鄉和宣化縣永甯鄉入武緣縣。 縣治仍在今雙橋鄉蘇宮村板蘇屯, 隸邕州。

元朝建立後, 今武鳴區一帶屬武緣縣地, 隸南寧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 武緣縣治所由葛圩蘇村移至今縣城。 萬曆五年(1577年)十月, 武緣縣隸思恩府。

最後, 清朝這一歷史階段, 該地區屬武緣縣地, 隸廣西行省思恩府。 1912年, 也即清朝滅亡後, 陸榮廷任廣西都督,

崇尚武功, 意“以武而鳴於天下“, 將武緣縣更名為武鳴縣, 隨後又升為武鳴府。 1913年6月, 複稱武鳴縣, 隸屬邕南道。 1914年6月, 武鳴縣屬南寧道。 1926年6月, 武鳴縣直屬於廣西省。 2015年, 撤銷武鳴縣, 設立南寧市武鳴區。 2016年5月27日, 南寧市武鳴區正式成立。 如今, 武鳴區總面積達3378平方公里, 總人口約為70.5萬人。

文/情懷歷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