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有“顏值”,更有“氣質”——老舊社區背街小巷改造整治見聞

開欄語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 更要有新作為。 即日起, 本報推出“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專欄, 聚焦全市各地各部門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 講好新時代的攀枝花故事, 展現黨的十九大各項部署在攀枝花落地生根的生動圖景。

□本報記者 徐楊

仁和區原市機械化施工處家屬區、東區築爐社區、西區春風巷, 這3個社區雖然隸屬於我市3個不同的區, 但它們卻有兩個共同點, 一是都屬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修建的老舊社區, 二是同時“舊貌換新顏”,

成為全市老舊社區及背街小巷改造整治的“亮點”和“樣板”。

日前, 攀枝花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列為全國15個開展老舊社區改造的試點城市之一, 承擔起探索城市老舊社區改造新模式的歷史任務, 為推進全國老舊社區改造, 提供可複製的、可推廣的先進經驗。

1500平方米綠地帶來的愜意

新鋪設的瀝青道路, 嶄新的安全設施, 下樓就進入公園, 綠化帶裡鮮花盛開, 冬日陽光裡, 居民悠閒地在社區道路上、花園中散步、健身……2017年12月13日, 記者走進仁和區大河中路社區原市機械化施工處家屬區看到, 這個有著30多年歷史的老舊社區, 如今正以嶄新的面貌顯現在居民眼前。

原市機械化施工處家屬區有建築物22棟, 因社區老舊,

故設施配套不完善, 管網線路老化, 無停車位, 綜合環境較差。 去年10月, 社區改造工程啟動, 投資近200萬元, 重新設計、規劃, 改造、提升綜合環境, 在新增1500平方米綠地、花園的同時, 還修補了社區破損道路、鋪設瀝青路面3000餘平方米, 新設停車位170平方米, 並全面改造了社區的安全圍欄、雨水管網、故障路燈等, 社區環境明顯改善。

“想不到改制企業家屬區也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改善老百姓生活環境, 政府確實花了力氣, 用了心。 ”77歲的居民朱顯耀說, 社區改造前, 道路凹凸不平, 車輛亂停亂放, 綠化帶雜草叢生, 環境衛生糟糕。 如今改造了, 老問題一次性全部解決, 社區整體環境明顯改善了、提升了。 老人說, “社區變美了, 大家只要有空閒, 都想下樓轉一轉,

逛一逛。 ”

5釐米中的民生溫度

東區冶金街社區築爐社區是我市最早修建的社區之一, 生活在這裡的600余戶居民絕大部分是十九冶原築爐公司職工。 上世紀七十年代建成至2014年, 社區基礎設施、環境等幾乎未發生變化, 梯坎步道、電線線路、管道設施、安全圍欄等逐漸老化, 影響居民正常生活。

2014年起, 東區先後投入600余萬元對築爐社區進行整治, 全面實施照明、人行道路、車行道路、排水、景觀綠化、環衛設施、安保設施、社區活動室、籃球場等9大系統工程, 如今, 道路平坦了, 圍欄堅固了, 網管通暢了, 社區面貌煥然一新。

在築爐社區的改造工作中, 許多亮點獲得居民點贊, 一些細節彰顯出民生溫度。 該社區倚山勢建立, 1棟與7棟之間有一段近20米長的梯坎,

梯坎每級臺階原來高20釐米, 改造時, 刻意將臺階高度降低5釐米, 變成了15釐米。 梯坎高度降低後, 上上下下更加方便、省力, 特別是老人和孩子通行起來安全、平穩許多。

87歲的社區居民張樹銀說, 在築爐社區居住了40多年, 如今社區環境越變越好、設施更加安全可靠, 所以他拒絕了子女讓他遷居上海的邀請。 “攀枝花環境好、氣候好, 我真捨不得離開。 ”

25米的連心步道

西區春風巷有個“怪現象”, 社區3號樓與4號樓之間直線距離不足10米, 但兩棟樓的居民彼此卻顯得很陌生, 原因是, 有一道堡坎橫亙在兩棟樓之間, 想過去, 必須要繞行300米。

春風巷社區改造施工之前, 社區、街道充分聽取了居民對社區改造的意見建議。

有居民建議, 3號樓與4號樓之間應修一條步道, 方便居民來往。 於是, 工作人員將這條建議上報給區住建部門, 並得到了區住建部門的充分採納。 春風巷改造期間, 3號樓和4號樓之間新修建了一條連接步道, 長約25米, 原來5、6分鐘的路程如今縮短到不足1分鐘, 這條步道也成了社區的“連心步道”。

有居民建議修建活動廣場, 就建起小廣場;有居民說人行道上栽種的橡皮樹破壞路面、有安全隱患, 就移走橡皮樹, 重新種植行道樹;有居民投訴社區車輛亂停亂放, 就重新規劃設計停車位, 大家按指定位置停車……春風巷的老舊社區環境改造, 幾乎全由居民們自主“設計”, 改造工作, 自然也得到了居民的認可。

如今, 春風巷改造工程已收尾, 社區、街道和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仍在收集居民的意見建議, 力爭把每一項工作做精做細,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力爭把每一項工作做精做細,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