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士兵上戰場不許吃飽飯 打仗沒力氣怎麼辦?原因讓人有點心跳

在我們一般的認識當中, 如果要做體力勞動, 都需要吃很多東西, 吃的飽飽的, 幹活才有力氣。 可是打仗肯定也是重體力勞動, 但是為什麼在我國戰爭年代的時候, 行軍打仗, 士兵們都只能吃7分飽呢?

其實不光是在我軍當中, 當年去日本留學軍事的清朝學生們到了日本陸軍聯隊實習, 就感覺每天都吃不飽飯。 因為, 日本陸軍每餐, 只能吃6-7分飽。 但是日常的活動量, 確是非常巨大的。

因此, 清朝留學生們就經常出去買麵條或者餅乾吃, 但是後來通過戰爭, 我國也發現, 打仗行軍吃得太飽確實是不行的。 首先吃得太飽, 就立刻劇烈活動, 容易得病。 其次是, 中午吃得太多, 下午就犯困, 沒有精神。

吃7-8分飽, 人的精神力其實更好, 而且, 那時的人體感覺也處於最佳狀態。 比如, 如果你吃了2大碗飯, 再去上拳擊台, 就會感覺自己很沉重, 反應也會下降。 但是如果只是吃了1碗米飯。

再上拳擊台, 明顯感覺是大不一樣的, 更加興奮, 更加靈活。 並且, 打仗不能吃得太多,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 軍醫的要求, 因為如果肚子裡食品太多, 一旦負傷, 就比較難搶救, 相對, 還是空腹更容易一些。

是不是感覺都有點心寒了, 肚子上受傷。 在戰場上, 肚子受傷是非常常見的, 因為, 一般機槍堡壘的射擊孔距離地面的位置, 再架上機槍在射擊的時候, 正好是打擊人體中部位置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