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燕:鄉俗鄉情

鄉俗•鄉情

陳燕/文

元旦前夕, 接到父親的電話, 他說想利用元旦放假期間, 將他精心餵養的跨年豬(餵養一年以上的豬)殺掉, 讓我們回去搭把手。 其實, 我懂得父親的心思, 搭把手只是藉口, 看著他的子女分享他的勞動成果才是用意。 因此, 再忙也要騰出時間回去, 我和我的兄妹們便攜家帶口不約而至。

殺豬, 已是兒時的記憶了, 已經多年沒有見過殺豬的場景, 那時, 各家各戶都要養豬, 豬肉是不買也不賣的, 也是逢年過節的主打肉品, 豬肉通過醃制後, 封存起來能吃個年對年。 臨近年關, 村子裡幾乎天天都能聽到豬慘烈的嚎叫聲,

也天天都有收購豬鬃豬毛人的吆喝聲, 記得很清楚, 那時, 一斤豬鬃五毛錢, 一斤豬毛兩毛錢, 聽說是商販將豬鬃收取後賣到很遠很大的城市製作各類毛刷, 豬毛有什麼用, 懵懂中也沒有刻意去追問過。 誰家要殺豬, 哥哥便聞聲就去拔豬鬃掀豬毛, 一頭豬經過大人們的殺、燙後, 拔毛的事便交給孩子們, 豬的周圍圍滿了和哥哥一樣大的男孩子, 為了不讓豬鬃受損賣個好價錢, 全靠手工硬生生的拔下來, 哥哥很有經驗, 動作很嫺熟, 將食指和中指併攏, 再將豬鬃穩穩的夾在無名指和中指中間, 噌、噌、噌一捋一股兒, 手上捋出血泡管都不帶管接著拔, 豬毛是經過開水燙後, 拔起來比較輕鬆, 但因為價格沒有豬鬃的高,
孩子們不是很搶手。 我因為生性膽小, 看到呲牙咧嘴的豬頭總會望而卻步, 總感到那雙死不瞑目的眼睛裡充滿對生命的眷戀, 多看一眼都是罪過, 但是, 我會盡力做好哥哥的助手, 安靜的蹲在哥哥身旁雙目不離他的手, 盼望著他多拔點兒, 然後, 將哥哥拔下的豬鬃整理好後用皮筋一困一困的紮起來後交給母親, 攢多了一起賣, 或交學費, 或添加過年的新衣服。

殺豬這一天也最為熱鬧, 只要言傳一聲, 年輕力壯的鄉親們都會相互幫忙, 今天到你家明天到我家, 沒有客套, 不談工錢, 不計得失, 你家的事就是我家的事, 男人們擼起袖子徹頭徹尾的幫忙到底, 儘管豬血四濺糊遍全身, 儘管翻腸倒肚臭味逼人,

儘管張王李趙百家姓。 女人們圍滿灶房, 有說有笑, 撥蔥撿蒜, 煮肉切菜, 香味四溢, 彌漫村莊, 炊煙嫋嫋, 情深意重。 持殺豬刀的人鄉親們號稱屠戶, 負責著殺豬的整個過程, 手持一把刀卸骨剮肉很是利索, 每一個關節都傾心盡力的操心到位。 有個多年不變的鄉俗, 為感謝屠戶的辛勞, 要將豬身上的“傷命骨”也就是刀口肉敬獻屠戶表謝意, 據父親講, 這是豬身上最為好吃的肉, 把最好的東西獻給最可愛的人, 這是最真誠的鄉間情。 除此之外, 還有一個風俗, 殺豬這一天都會邀請左鄰右舍來嘗鮮, 能來的到家吃, 不能來的端一碗送到家, 咬一口色澤紅亮的豬肉爽滑酥嫩, 回味悠長, 那樣淳樸, 那樣真切, 滿滿的都是情, 我想, 這便是根深蒂固和固源遠流長的鄉俗鄉情。

時過境遷, 我外嫁他鄉, 於故鄉漸行漸遠, 鄉俗鄉情已成為不可割捨的記憶。 在今天的殺豬現場, 我不錯過每一個環節, 努力的尋找記憶深處的美好, 讓我欣慰的是, 歲月中的鄉俗還在延續, 記憶中的鄉情保存完好, 言傳一聲鄉親們依舊幫忙、“傷命骨”依然相敬屠戶, 左鄰右舍還是要來嘗鮮, 你家的事還是我家的事兒。

只是, 今非昔比, 村子裡的人多數都不養豬了, 不是坐享其成, 而是計算成本, 豬肉可買可賣, 因此, 村子裡不會天天都殺豬, 也聽不到收豬毛人的吆喝聲, 更看不到拔豬毛的小夥伴。 我特意安排我的孩子參與其中, 但是他和他的小夥伴們充滿了好奇和驚恐, 根本不知道豬毛是用手來拔的,

只是, 眨巴著雙眸遠遠的站在那裡張望……

作者簡介:

陳燕, 女, 中共黨員, 1978年出生于寧夏海原, 大專學歷, 現任寧夏公路管理局中衛分局中衛收費站站長, 喜好寫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