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進入婚姻的女人壞一半?

付出和獲得的平衡關鍵是對自己負責

換一個時代, 換一個地方, 婚姻的文化或許可以全然不同。 而我們生活在這裡, 這個殘留著父系意識的社會, 男女在婚姻中都要面對太多扭曲的人性。 婚前女性多半期待受到男性的追求與呵護, 沒有好好練習以平等的心理關係相處, 以為「他對我很好」, 婚後就會這樣持續一輩子, 真是害人不淺的誤會。

婦女朋友喜愛的電視節目、網路文章等大眾論述, 經常描述男性性格不成熟, 婚後不收心等等, 這的確很常見, 但在婚姻諮商室中, 我們也常聽見男性表示, 他們對老婆失去耐性,

是因為覺得老婆性格不成熟, 始終像個女孩, 在意一些不切實際的事, 要人時時注意著她的好惡。 可見男女雙方都期待伴侶婚後能成熟、擔負起大人的角色, 關鍵就在兩人是不是都有自覺, 自己也要變成大人呢?

臺灣男性普遍認為結婚成家算是完成人生一件大事,

婚後應該過著安心平穩的生活, 而不是持續婚前的交往模式。 愈是帶著夢想, 以為自己嫁給了王子的女性, 婚後失望的程度愈高。

孩子的加入則是婚姻關係變化的另一個開端。 如果夫妻婚後沒有建立成熟的合作機制, 例如一方仍有被呵護的小孩心態, 當真正的孩子出生, 就會是嚴厲的考驗。 小孩帶來許多立即的壓力, 可能讓大人變得很狼狽。 從這個階段開始出問題的夫妻, 並不是不願意像以前那樣關愛彼此, 而是因為要照顧小孩都來不及了, 留給另一半的心力大幅減少, 只要有一方不夠成熟, 就可能衍生怨懟。

對女性而言, 關係的日常化, 呵護感的消失, 懷孕生產的各種焦慮和心理衝擊,

這些都未及處理好, 有了孩子之後, 所有人就盯著看妳像不像個媽。 努力學習照顧小孩, 別人卻認為妳天生就應該會。 做得好是應該的, 做得差就奇怪了, 妳不是女人嗎?不知有多少女性在這之間開始一路的憂鬱, 從產後到被指稱是更年期憂鬱、空巢期憂鬱, 如果中間沒有轉機, 一生就完了。 現代沒有婚姻沒有孩子的女人, 戲稱敗犬, 但她們大多都能保持著良好的狀態。 進入婚姻的女人壞一半, 有了孩子之後又慘一半, 才是非常狼狽。

那麼, 女人婚後一路憂鬱的轉機到底是什麼?

第一是, 學會獨立思考, 正確的判斷。 做女人, 耳邊和心裡永遠會有質疑的聲音, 例如, 做了一個好媽媽, 會有一個聲音質疑妳沒有成就更多的自己。

若是成就了很大的自己, 便有聲音質疑妳為家人付出得不夠。 到底怎麼做才對, 每個人有不同的正解。 從各種質疑中區分什麼是自己的方向, 什麼是迷惑, 否則女人很容易變成「身不由己」、不快樂的人。 婚姻跟孩子不是人生完整的必需品, 若是進入婚姻有了孩子, 能不能走出各種質疑, 發展自己的天命, 決定了女人的人生滿足度。

再者, 一定要自己照顧自己。

認真地自己照顧自己;甘願地自己照顧自己;徹底相信只有自己照顧自己是很正常的事。

聽來簡單不過, 但我相信有一定婚齡的女人, 都知道其間心路的崎嶇。

尋求婚姻治療的某位太太如此描述:「自從當了媽之後, 『我』已經不會被看見了。 我今天就算肚子痛,

眉頭皺成這樣, 老公或公婆回應的時候, 問的是:『妳人不舒服嗎?那小孩的晚飯怎麼辦?』身體不適, 出現的問題是『小孩怎麼辦』, 心情不好, 就算有人來問, 也是想趕快把我搞定, 以便我能繼續發揮功用。 」

如果還抱著自己是「妻小」的認同, 期待被在乎或一直往那邊去追, 一定會把婚姻弄得烏煙瘴氣。 絕對不要想著「像我這樣的好女人, 應該有人疼惜」這種事。

願意自己照顧自己, 不求人的時候, 可能還有人怪妳自私, 不像妻子或母親。 沒關係, 就把謾駡都擔下來吧!把自己照顧得愈好, 對另一半的要求和怨懟就會愈少。

請持續地提醒自己:「我選擇我樂意做的, 我樂意做我選擇的。 」不輕易接受別人的操弄和強迫, 不輕易拿自己去交換肯定和感激。 善待自己,保持沒有怨懟的狀態。委屈自己再要求別人回饋,是不負責任的事。壓抑自己、限縮自己、剝奪興趣、剝奪休息,都不是愛人的好方法,因為這樣一定會累積憤怒,憤怒的人只會引起家人的反感。太多女人想要符合別人的期待,彷佛不符合期待就沒有價值,因而扭曲了自己。到最後許多求好心切的女人開口都是哀歎。看看我們上一代的母親,有多少一輩子為家庭付出,但子女卻無法靠近她們,子女愛她,但躲得遠遠的,因為媽媽總是說著「唉呀……我很苦呀……」,那種沉重、愧疚感讓人沒有辦法處理,家人只能在很遠的地方愛她。

如此建議,意思並不是說妳好好照顧自己,婚姻就會幸福。好好照顧自己,妳的伴侶也可能對妳不滿,例如第二章中的例子,就有老公怨恨生活自在的老婆,恨她沒有付出得更多。遇到這種狀況,妳可以隨時檢視自己,問問家人、朋友,不難確認是自己做得太少,還是老公期待太多,再視狀況調整自己的底線。無論如何,人應該先確保自己不懷抱怨恨,然後盡力處理別人對自己的怨恨。如果自己是大宗的垃圾製造者,活在一片髒亂中,不可能有餘力處理別人的垃圾。

不想陷入互相憎恨的關係,就必須時時把自己照顧好,再去關懷別人。不管結婚或單身,都要保持對自己負責的人生態度。

善待自己,保持沒有怨懟的狀態。委屈自己再要求別人回饋,是不負責任的事。壓抑自己、限縮自己、剝奪興趣、剝奪休息,都不是愛人的好方法,因為這樣一定會累積憤怒,憤怒的人只會引起家人的反感。太多女人想要符合別人的期待,彷佛不符合期待就沒有價值,因而扭曲了自己。到最後許多求好心切的女人開口都是哀歎。看看我們上一代的母親,有多少一輩子為家庭付出,但子女卻無法靠近她們,子女愛她,但躲得遠遠的,因為媽媽總是說著「唉呀……我很苦呀……」,那種沉重、愧疚感讓人沒有辦法處理,家人只能在很遠的地方愛她。

如此建議,意思並不是說妳好好照顧自己,婚姻就會幸福。好好照顧自己,妳的伴侶也可能對妳不滿,例如第二章中的例子,就有老公怨恨生活自在的老婆,恨她沒有付出得更多。遇到這種狀況,妳可以隨時檢視自己,問問家人、朋友,不難確認是自己做得太少,還是老公期待太多,再視狀況調整自己的底線。無論如何,人應該先確保自己不懷抱怨恨,然後盡力處理別人對自己的怨恨。如果自己是大宗的垃圾製造者,活在一片髒亂中,不可能有餘力處理別人的垃圾。

不想陷入互相憎恨的關係,就必須時時把自己照顧好,再去關懷別人。不管結婚或單身,都要保持對自己負責的人生態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