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村民回來創業, 村裡又熱鬧了”

隆冬時節,在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悅興鎮群富村的一片菇棚裡,返鄉創業農民工劉貴良正忙著為元旦、春節銷售旺季備貨。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要求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管道。 這讓劉貴良對創業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

47歲的劉貴良出生在群富村一個普通農家,初中畢業後,劉貴良像許多中青年農民一樣選擇外出打工,一方面掙錢,一方面開闊眼界。

眉山市是四川傳統的勞務輸出大市,全市常年外出務工人員保持在110萬人左右。 群富村是眉山市最偏遠的村之一,交通不便。

過去,村裡許多農民常年在外地打工不歸。 “年輕人都走了,村裡很冷清,只剩下老人、小孩。 ”劉貴良說。

劉貴良在深圳打工從事建築業,雖然每月能掙三四千元,但與家人長期分隔兩地,家裡老人、孩子無人照料。 幾年前,劉貴良萌生了返鄉創業的念頭。

“返鄉創業不僅能照料家人,而且能幹出一番事業。 ”劉貴良說,他將自己打工攢下的錢一併帶回群富村,作為返鄉創業的啟動資金。

劉貴良瞄上了蘑菇種植這一專案,因為投資小、見效快,適合他的自身情況。 他在群富村成立了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20餘畝種植蘑菇。

剛開始,不懂技術的劉貴良盲目擴張生產規模及種類,導致菇類產量不高,品質也不夠好。

返鄉創業的前兩年,基本上是虧本經營。

在當地就業部門的關心扶持下,劉貴良申請到了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又學習了蘑菇種植的新技術、新方法,蘑菇產量與品質不斷提高。 如今,劉貴良一年生產鮮菇300噸,銷售額200多萬元。

“群富群富,群富村怎樣才能共同致富?”劉貴良認為,一個人致富不是終點,他想幫助群富村的鄉親們一起富裕。 從前期培育,到後期採摘分類,合作社都需要勞動力,每天用工人數80余人。

劉貴良請來專業技術人員對村民進行生產、採摘、後期加工等方面技術培訓,實行多勞多得的分配制度。 “合作社就在家門口,我們農忙時種自家的地,農閒時就在合作社就近打工,增加了收入。 ”群富村村民黎萬貴說。

四川省是人口大省、農民工大省,農民工總量接近2500萬人。 四川省就業局資料顯示,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四川農民工大部分流向東部地區,而2012年是一個“分水嶺”,當年,四川農民工省內務工人數在歷史上首次超過省外務工人數。 這一趨勢保持至今,選擇“留下來”的農民工越來越多。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促進農民工多管道就業創業。 眉山市就業局局長朱蜀驥說,眉山市連續多年利用農民工回家過春節的時機,舉辦“新春回歸看眉山”座談會,邀請他們參觀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介紹返鄉創業政策;當地還開展“家門口創業就業,與孩子一起成長”“一封家書”等活動,用家鄉親情招引返鄉創業。

從2011年至2016年,眉山市返鄉創業5.74萬餘人,創辦家庭農場400多家,創辦星級農家樂120多家,創辦工業、建築業、服務業等各類企業1.2萬餘家,帶動就業20.5萬人。

“外出打工的村民回來創業,村裡又熱鬧了。 ”朱蜀驥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