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所謂“中年危機”,不過是因為窮!

從2007年到2016年, 中國家庭的債務率翻了一倍多。 已經有超過1/3的家庭屬於高負債家庭。

真正的中年危機是窮

2017年的最後一個月, 元旦在即,

春節在望, 大家都在期盼著闔家團圓。

可就在這個時候, 來自深圳中興網信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研發組主管歐某, 在12月10日這一天, 面對公司的強制性勸退, 他用最決絕的方式, 從中興通迅大樓26樓一躍而下, 與世長辭。

剖析悲劇, 大家討論的焦點是歐某深陷中年危機, 上有老, 下有小, 還有兩套房貸, 而妻子又沒有穩定工作, 全家的負擔都扛在自己一人身上, 有些難堪重負。

結果屋漏又偏逢連夜雨, 單位辭退成了壓垮歐某的最後一根稻草, 看著自己年近半百卻兩手空空, 情急之下就有些想不開了。

斯人已去, 我們不好評判什麼, 只是從這個悲劇中看到了中國中產階級的脆弱, 即便有兩套房, 也仍舊“難堪一擊”。 這不是個人的悲劇,

而是社會性的悲劇。

談到人到中年油膩膩的種種心酸, 所謂中年危機, 最大的原因還是窮——錢不夠。 大部分的事看起來很複雜, 但歸根到底還是能用錢來解決的。

工作上班如此, 孩子擇校也是如此, 父母看病請醫生更是如此, 腰包硬, 腰杆子才能硬。 一個錢包乾癟的中年, 估計過得也會很憋屈。

不難想像, 跳樓之前, 歐某一定在為錢發愁, 心心念念的是這份工作如果丟了, 這個家怎麼辦, 下個月的房貸怎麼辦, 思來想去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人很容易就走向極端。

一般來說, 有房的人多少和中產靠點邊了, 但很多人聽到這個標準還是個個哭窮。

因為家裡是有幾百萬的資產, 但同時也有數百萬的債務啊。

除去債務還剩多少財富?

無論是中產還是小康, 中國家庭裡, 房子都是家庭資產配置的重中之重。

根據西南財經大學教授甘犁的研究, 在中國家庭的資產中房地產占比已經達到了68%, 而北京和上海更是高達85%。

2016到2017年, 是中國人“財富大增值”的一年, 在這一年期裡, 只要買了房, 財富就直線上升。 一年時間裡, 全國地產總價上漲了50%以上。 也就意味著中國人的不動產財富總值增長了一半。 如今北上廣深杭多的是資產數百萬的中產, 而數百萬的資產基本就是那套房子。

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房子畢竟不是全款買的, 基本都有房貸。 財富盛宴的背後, 是老百姓加足了杠杆。 財富升值的背後, 是鎖定了未來25年以上的現金流。

中國城市家庭的負債比例在不斷增加,

住房按揭貸款成了家庭負債的主要組成部分, 簡直可以說家庭的債基本都是房貸。 當財富盛宴到了最高潮的時候, 人們突然發現——財富是增值了, 但錢沒有了。

之前網路上還流傳一張各個階段的財務自由標準。 第一階段, 菜場自由, 想買什麼菜就買什麼菜;第二階段, 飯店自由, 想去哪兒吃就去哪兒吃;後面幾個階段分別是:旅遊自由, 汽車自由, 學校自由, 房子自由, 國籍自由......

在工資不漲, 其他都漲的大環境下。 很多人原以為自己已經實現了菜場自由, 後來去了一趟菜市場, 看了一眼進口水果和海鮮, 還是被自己窮到, 原來連自由的門檻都沒摸到。

這個世界上哪有什麼所謂的中產啊, 只有有錢的, 有點錢的,

和沒錢的。 所謂的中產階級, 聽上去非常體面, 但是事實上, 它有另外一個名字叫苦逼。

在中國, 已經有超過1/3的家庭屬於高負債家庭, 財務狀況非常脆弱, 不堪生活一擊。 客觀地說, 大部分人其實是“被中產”的, 而高負債才是大家的生活常態。

30%中國家庭“不堪一擊”

錢少了, 債多了, 勞動收入增加卻不明顯, 這對於普通人來說意味著極高的債務風險。

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 自己住的房子, 如果不抵押融資、不賣掉, 那就是漲到天上去其實沒啥卵用。

但眼下就到了另一個問題, 那就是現金流, 資產固然增值了, 但貸款還是要還的, 生活還是要開支的。

在過去的好年景裡, 預期收入會一年比一年高, 大家都信心十足, 紛紛借錢買房和提前消費, 所以,房價和消費都節節攀升。“新中產”、“消費升級”呼之而出,仿佛美好生活就唾手可得。

表面上看,家庭資產包越來越大了,有錢了。可實際上,這種富裕其實很脆弱,杠杆挺高,現金流挺緊張。普通收入家庭與低收入家庭除了房子,可能已經所剩無幾。一旦有意外,比如再遇到加息或者家庭成員生病、失業,現金流很可能就會出現問題,基本就得歇菜了。

最糟糕的情況,家庭可能就不得不變賣房產,到頭來一場空。

根據麥肯錫的一項調查,2022年前,中國整體債務規模將達到355萬億,屆時76%的中國城市人口將被視為中產階層。

在這些人當中,有多少人會是還不起錢的債務違約者呢?另外,就算還的起錢,但背負債務的人們會真正感到幸福嗎?被冠以“中產”的標籤,說的並不是有多榮耀,而是說有多苦逼。

有很多年輕人,在畢業之後,從事各種勞心勞力的工作,發誓要努力賺錢,好在35歲就退休,去從事他們真正有興趣的事業。

但是等他們真的到了35歲,卻發現自己背著巨額貸款,要付子女的學費,要養房子,還要養車必須加倍努力,繼續把自己累得半死。

目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房子和孩子已經把一半以上的年輕人都拍死在沙灘上了。而作為一個中年人,最怕的就是失業,最怕的就是被淘汰,最怕的就是減薪,美好生活的重擔都扛在兩個人的肩上,上有老下有小,只能乖乖打工還債。

被高負債綁架的家庭不堪一擊,容不得一絲變故。以為有套房,其實是房子的奴隸。以為自己有大量的財富,其實根本花不了。

所以,房價和消費都節節攀升。“新中產”、“消費升級”呼之而出,仿佛美好生活就唾手可得。

表面上看,家庭資產包越來越大了,有錢了。可實際上,這種富裕其實很脆弱,杠杆挺高,現金流挺緊張。普通收入家庭與低收入家庭除了房子,可能已經所剩無幾。一旦有意外,比如再遇到加息或者家庭成員生病、失業,現金流很可能就會出現問題,基本就得歇菜了。

最糟糕的情況,家庭可能就不得不變賣房產,到頭來一場空。

根據麥肯錫的一項調查,2022年前,中國整體債務規模將達到355萬億,屆時76%的中國城市人口將被視為中產階層。

在這些人當中,有多少人會是還不起錢的債務違約者呢?另外,就算還的起錢,但背負債務的人們會真正感到幸福嗎?被冠以“中產”的標籤,說的並不是有多榮耀,而是說有多苦逼。

有很多年輕人,在畢業之後,從事各種勞心勞力的工作,發誓要努力賺錢,好在35歲就退休,去從事他們真正有興趣的事業。

但是等他們真的到了35歲,卻發現自己背著巨額貸款,要付子女的學費,要養房子,還要養車必須加倍努力,繼續把自己累得半死。

目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房子和孩子已經把一半以上的年輕人都拍死在沙灘上了。而作為一個中年人,最怕的就是失業,最怕的就是被淘汰,最怕的就是減薪,美好生活的重擔都扛在兩個人的肩上,上有老下有小,只能乖乖打工還債。

被高負債綁架的家庭不堪一擊,容不得一絲變故。以為有套房,其實是房子的奴隸。以為自己有大量的財富,其實根本花不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