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M16上的提把只是用來提著方便的嗎?為什麼現在很多槍都沒提把了?

在最早的照片裡我們看到的美軍士兵手中的M16都是這樣的, 一個高高的提把

後來看到的美軍武器很多都是這樣的

之前有人說, 在行軍的過程中, 這種結構更加方便士兵的攜帶, 重心剛好在把手附近的位置, 長時間攜帶不會疲勞。 而且二戰裡機槍也是裝著提把, 都是這個原理

那段時間的武器不光是M16, 法國的FAMAS, 英國的L85, 德國的G36都有提把, 而現代的較先進的比如SCAR,ACR卻都沒有了, 這是為什麼呢?

一切要從對後坐力和操控性的改進說起, 那段時間人們發現, 槍口制退器已經不是提高整體操控性的唯一方式, 槍管和槍托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佈局, 可以有效的降低槍口的上跳, 而這樣的結構, 如果還使用以前的低瞄準基線, 就會顯得很彆扭, 如圖所示。

提把提高了瞄準基線, 這也是為什麼要安裝一個提把, 而同時代的西方國家武器基本都是採用槍管槍托直線佈局的形式, 這和小口徑步槍的低後坐力很契合, 而為了貫徹就是和你不一樣的原則, 蘇系武器則更多的把精力投入到制退器很子彈的方面, 沒有使用提把結構, 而槍托卻悄悄掰直了

關於提把提起來更方便的觀點, 我想說, 幹嘛要手提著啊?

機槍的提把是用來換槍管的,實戰中不同於電視劇和遊戲,尤其是機槍,長時間射擊槍管的溫度很高,必須要換槍管。

而現在的較新的步槍都沒有提把了,是因為皮卡汀尼導軌的出現,各種電子瞄具也興起了,機械瞄具的使用越來越少了,儘管還是直線佈局,但已經不需要太高的瞄準基線,而且靴式槍托的托腮板也跟方便調節高低,所以現在已經慢慢的看不見提把了。並不是提把的結構本身有問題,只是更有效的瞄準器出現了。

機槍的提把是用來換槍管的,實戰中不同於電視劇和遊戲,尤其是機槍,長時間射擊槍管的溫度很高,必須要換槍管。

而現在的較新的步槍都沒有提把了,是因為皮卡汀尼導軌的出現,各種電子瞄具也興起了,機械瞄具的使用越來越少了,儘管還是直線佈局,但已經不需要太高的瞄準基線,而且靴式槍托的托腮板也跟方便調節高低,所以現在已經慢慢的看不見提把了。並不是提把的結構本身有問題,只是更有效的瞄準器出現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