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聚焦兩會|龍文區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催人奮進!

盛會承載重托, 豪情譜寫新篇。 12月27日上午, 備受關注和期盼的區五屆人大二次會議在區政府會議中心開幕。

上午9時, 大會在莊嚴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幕。

歐龍光、胡棟良、戴志嵩、陳禹生等區各套班子領導, 及區處級領導出席大會並在主席臺就座, 在我區的市十六屆人大代表、出席區政協五屆二次會議的委員, 區政府組成人員,區委、區政府各部門和群眾團體負責人,區屬國有企業負責人,省屬、市屬、金融系統駐區有關單位負責人,區人大常委會各委辦有關同志應邀列席會議。會議由區人大主任戴志嵩主持。

區長胡棟良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小V為您深度解讀!

今年來,區政府認真貫徹區委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扎實開展“三抓三比、十項競賽”,努力推動龍文經濟社會發展,基本完成區五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預計,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0億元,增長10%;

規模工業總產值335億元,增長8.9%;規模工業增加值95.5億元,增長8.9%;

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5.7億元,與去年持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3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260億元,增長6.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2億元,增長14.5%;外貿出口34億元,增長4.9%;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00元,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55元,增長8.8%。

2017年:

專案工作高效有序

注重頂層設計謀劃專案

注重銜接對接策劃專案

注重招商引資引進專案

注重服務保障落實專案

“三抓三比, 十項競賽”扎實開展,全年落實“五個一批”專案560個,其中95個新開工、68個新投用。完成征地2700畝、拆遷125萬平方米。

服務業集聚持續加速

著力構建產業政策體系

著力維護房地產平穩

著力培育總部經濟

著力扶持商貿物流業

預計,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00億元,增長12.5%。引進民生銀行等7家金融總部、漳州移動等4家企業總部。快遞行業快速發展,完成收派件量7040萬件,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份額。

工業品質有效提升

積極扶持龍頭企業

積極幫扶困難企業

積極推動技改轉型

開展“政策不睡覺、落地見成效”活動,為22家次企業辦理應急周轉金、助保貸1.2億元,全區R & D比重1.56%,位居全市第二;新增3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9家省級創新型企業和1家院士工作站。金霸龍建成輕型載貨汽車整車生產線,獲工信部商用車整車生產牌照。恒麗建成鐘錶博物館,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鐘錶設計大賽。

城市配套不斷完善

著重建設“五湖四海”

著重完善路網框架

著重強化住房保障

著重優化城鄉配套

閩南水鄉一期建成,九十九灣串串湖全面推進,人民廣場、英橋和朝陽(一期)四季花海等專案投用,綠化閒置地塊27個、面積900畝。

新建14條城市道路和15條農村水泥路,分別新增里程11.6公里和18公里。公配租公租房385套,新開工安置房1779套、交付967套 。

新增新劃4個公共停車場和7534個停車位,新建17座公廁、4座農貿市場,投入5500萬元開展19個村莊污水截汙工程和3個“美麗鄉村”建設。

城市管理逐漸規範

推進城管執法體制改革

推進“水、氣、土”質等專項整治

推進文明城區創建

推進綜治“六大專項行動”

實行網格化、精細化管理。大力推進“水、氣、土”質等專項整治。“智慧河長”獲水利部和省市表揚。

民生事業穩步發展

學校建設力度加大

醫衛設施建設加快

文化體育事業加強

各項民生事業同步加緊

全年民生事業支出14.5億元,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畫110%,開發區二實小、區機關幼稚園等6個學校專案加快推進。基礎教育綜合考評位居全市前列。

建成29個公辦村衛生所 ,區文化中心建成。全國沙畫藝術考評管理中心落戶我區,繼續舉辦全國沙畫賽、國際山地自行車賽等“一季一主題、一月一活動”。 低保標準實現城鄉一體化。 永大星城、聯豐浩苑等社區“兩證”辦理歷史遺留問題取得進展。

政府建設得到加強

認真開展“兩學一做”

認真推行“放管服”改革

認真履行依法行政職責

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

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做到“馬上就辦、真抓實幹”。全面推行“全流程網辦”和智慧審批。出臺《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三公”經費下降20.4%。

2018年:

區政府工作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區委的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緊扣“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新漳州”的中心任務,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深入實施“四輪驅動”,著力“十個打造”,構建“一軸、兩帶、六大板塊”,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創新創業的新龍文。

工作安排:

強化專案帶動加快中心城區建設

進一步創新“五個一批”專案管理機制,突出“三個環節”,全力推進187個重點項目開發建設,為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著力推動項目投建

突出基礎設施、產業、民生項目等投資重點,全年新開工77個專案、竣工63個。力爭13條道路建成通車,新增里程11公里。推動第三水廠、“安得廣”安居工程、長福片區棚改、城市慢行系統等城市配套專案啟動建設。

著力提升招商實效

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營造重商扶商氛圍,堅持“一把手”招商。及時完善惠企措施,優化簡化招商流程。突出高技術、高附加值、高稅收貢獻和生態環保的招商導向,力爭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

著力改進專案服務

強化領導掛鉤和協調協同,不斷提高要素保障水準。拓寬融資管道,增強資金保障能力。持續優化專案審批服務,創造無障礙投資環境。

突出培育重點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打造總部金融聚集區

打造商務物流聚集區

打造休閒旅遊聚集區

打造地產建築業聚集區

制定服務業新三年行動計畫,實行服務業績效考核,力爭第三產業占GDP比重超過50%。

加強科技創新推動工業轉型升級

用好科技六條、工業七條等扶持政策,支援企業大力發展“五新三品”;推進開發區PPP專案,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加強保障服務,推動專案落地,力爭全區規模工業產值達到370億元。

培育新龍頭

大力扶持食品、醫藥、鐘錶、日化、汽車汽配等行業發展,逐步形成具有引導力和拉動力的龍頭企業。

培育新動能

抓好工業技改,推動產業升級,加快推廣數控一代、智慧裝備、機器換工、智慧服務,鼓勵引導企業進行節能、環保改造,全面提高生產效率。

培育新主體

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成長企業培育工程,爭取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6家以上,省級科技型企業數量達到全區規模工業企業50%。

踐行“生態+”理念規範管好美麗城市

大力推動“五湖四海”建設,用心做好“生態+”文章,走生態路、做生態事、吃生態飯,構建美麗清新城市。

建設一批生態工程

全力推進閩南水鄉、上美湖、湘橋湖開發建設,實施九龍江北溪西溪水系連通工程,把九十九灣建成生態之河、產業之河、文化之河。持續完善人民廣場、英橋和朝陽四季花海等專案,推進全域水系治理項目,啟動建設景山公園、郭坑綠道、城區“達達通”等生態景觀系統。

強化城市綜合管理

加大“三質”治理

加大衛生管理

加大秩序管理

加大文明城市創建

推進環境監管體制改革,形成“一手查企業、一手督政府”的查督並舉工作機制。

推進社區治理和鄉村振興

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加快撤鎮設街、村改居和新建居委會步伐,推動步文、碧湖2個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推進金融、電力、電信、養老等公共服務進入社區,提升社區服務水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農村公路網和安保工程,改造農村水電氣信廁等基礎設施,全面整治農村髒亂差,深化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兩個三年行動。

深化改革試驗形成開放合作新格局

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試點工作為重點,全力推進新一輪改革任務落實,不斷增強發展活力。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

深化行政和財稅體制改革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

努力做到“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探索實行更加高效便捷的市場主體准入機制。實施開發區增量配電業務改革。

擴大對外交流合作

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加強對台和對港澳交流合作

加強區域協作發展

吸引三地青年來龍文創業就業。主動對接廈門自貿區產業和技術轉移。

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堅持“給信心、給歡喜、給方便、給機會”,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加大中小微企業精准幫扶。用足用好省級人才試點政策,出臺重點人才引進辦法。

挖掘資源稟賦積極打造文體強區

強化政策扶持和各類資金投入,實施一批文體惠民工程,不斷完善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體系。

繁榮文體事業

重點實施一批文化體育事業項目建設,依託景山公園規劃建設區級體育公園,改造郊野運動場地,提升碧湖兒童遊樂場。建好配齊鎮(街)村(居)文化站,建設一批體育健身工程。繼續推進湘橋、梧橋等古村落保護開發。

繁榮文體產業

積極推進“文化+”和“互聯網+”戰略,利用寫字樓、古村落、閒置廠房等載體,加大文化產業項目引辦,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文化旅遊、工藝美術、廣告設計等文化業態。

繁榮文體活動

堅持“一季一主題、一月一活動”,申辦全國大學生定向越野錦標賽,繼續舉辦全國沙畫、武術、自行車、龍舟等現代賽事和傳統民俗活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社會生活方方面面。

著力補齊短板提高民生保障水準

堅持把新增財力更多投向民生事業,扎實辦好為民辦實事專案,著力解決“四難一差”問題。

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投建區第三實小等5所小學、區機關幼稚園等4所公辦幼稚園和鴻浦豪園配套幼稚園等6所普惠性幼稚園,新增學位10890個。加大小學幼稚園教師招聘力度,全面推行編外教師“同工同酬”,著力解決教師短缺問題。深化“美麗校園”創建。

進一步補齊各類短板

推動龍文中醫院開工建設;規劃建設碧湖、藍田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遷改區婦幼保健院和步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快醫聯體建設,進一步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建設郭坑醫養中心,啟動10個照料中心(幸福院、養老服務站)建設,改造藍田等6個農貿市場,整治檀林等3個城市易澇點;新建14公里自行車專用道,逐步形成慢行系統;修建2個公共停車場、新增400個公共停車位,改造建設一批城鄉公廁。

進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準

落實積極就業政策,加大就業服務平臺建設。把扶貧工作與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政策脫貧、對口支援相結合,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進一步創新社會治理

深化更高水準的“平安龍文”創建,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牢記職責使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樹牢新思想

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做到學思踐悟、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爭創新作為

牢記黨的為民宗旨,進一步提升狀態鼓足幹勁,進一步開闊視野拓思路,進一步狠抓落實見成效,推動政府各項工作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鍛造新形象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認真貫徹新出臺的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恆糾正“四風”。嚴格管好公務人員、公共資源、公共權力、公共資金,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現場花絮

區政府組成人員,區委、區政府各部門和群眾團體負責人,區屬國有企業負責人,省屬、市屬、金融系統駐區有關單位負責人,區人大常委會各委辦有關同志應邀列席會議。會議由區人大主任戴志嵩主持。

區長胡棟良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小V為您深度解讀!

今年來,區政府認真貫徹區委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扎實開展“三抓三比、十項競賽”,努力推動龍文經濟社會發展,基本完成區五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預計,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0億元,增長10%;

規模工業總產值335億元,增長8.9%;規模工業增加值95.5億元,增長8.9%;

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5.7億元,與去年持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3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260億元,增長6.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2億元,增長14.5%;外貿出口34億元,增長4.9%;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00元,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55元,增長8.8%。

2017年:

專案工作高效有序

注重頂層設計謀劃專案

注重銜接對接策劃專案

注重招商引資引進專案

注重服務保障落實專案

“三抓三比, 十項競賽”扎實開展,全年落實“五個一批”專案560個,其中95個新開工、68個新投用。完成征地2700畝、拆遷125萬平方米。

服務業集聚持續加速

著力構建產業政策體系

著力維護房地產平穩

著力培育總部經濟

著力扶持商貿物流業

預計,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00億元,增長12.5%。引進民生銀行等7家金融總部、漳州移動等4家企業總部。快遞行業快速發展,完成收派件量7040萬件,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份額。

工業品質有效提升

積極扶持龍頭企業

積極幫扶困難企業

積極推動技改轉型

開展“政策不睡覺、落地見成效”活動,為22家次企業辦理應急周轉金、助保貸1.2億元,全區R & D比重1.56%,位居全市第二;新增3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9家省級創新型企業和1家院士工作站。金霸龍建成輕型載貨汽車整車生產線,獲工信部商用車整車生產牌照。恒麗建成鐘錶博物館,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鐘錶設計大賽。

城市配套不斷完善

著重建設“五湖四海”

著重完善路網框架

著重強化住房保障

著重優化城鄉配套

閩南水鄉一期建成,九十九灣串串湖全面推進,人民廣場、英橋和朝陽(一期)四季花海等專案投用,綠化閒置地塊27個、面積900畝。

新建14條城市道路和15條農村水泥路,分別新增里程11.6公里和18公里。公配租公租房385套,新開工安置房1779套、交付967套 。

新增新劃4個公共停車場和7534個停車位,新建17座公廁、4座農貿市場,投入5500萬元開展19個村莊污水截汙工程和3個“美麗鄉村”建設。

城市管理逐漸規範

推進城管執法體制改革

推進“水、氣、土”質等專項整治

推進文明城區創建

推進綜治“六大專項行動”

實行網格化、精細化管理。大力推進“水、氣、土”質等專項整治。“智慧河長”獲水利部和省市表揚。

民生事業穩步發展

學校建設力度加大

醫衛設施建設加快

文化體育事業加強

各項民生事業同步加緊

全年民生事業支出14.5億元,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畫110%,開發區二實小、區機關幼稚園等6個學校專案加快推進。基礎教育綜合考評位居全市前列。

建成29個公辦村衛生所 ,區文化中心建成。全國沙畫藝術考評管理中心落戶我區,繼續舉辦全國沙畫賽、國際山地自行車賽等“一季一主題、一月一活動”。 低保標準實現城鄉一體化。 永大星城、聯豐浩苑等社區“兩證”辦理歷史遺留問題取得進展。

政府建設得到加強

認真開展“兩學一做”

認真推行“放管服”改革

認真履行依法行政職責

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

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做到“馬上就辦、真抓實幹”。全面推行“全流程網辦”和智慧審批。出臺《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三公”經費下降20.4%。

2018年:

區政府工作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區委的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緊扣“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新漳州”的中心任務,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深入實施“四輪驅動”,著力“十個打造”,構建“一軸、兩帶、六大板塊”,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創新創業的新龍文。

工作安排:

強化專案帶動加快中心城區建設

進一步創新“五個一批”專案管理機制,突出“三個環節”,全力推進187個重點項目開發建設,為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著力推動項目投建

突出基礎設施、產業、民生項目等投資重點,全年新開工77個專案、竣工63個。力爭13條道路建成通車,新增里程11公里。推動第三水廠、“安得廣”安居工程、長福片區棚改、城市慢行系統等城市配套專案啟動建設。

著力提升招商實效

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營造重商扶商氛圍,堅持“一把手”招商。及時完善惠企措施,優化簡化招商流程。突出高技術、高附加值、高稅收貢獻和生態環保的招商導向,力爭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

著力改進專案服務

強化領導掛鉤和協調協同,不斷提高要素保障水準。拓寬融資管道,增強資金保障能力。持續優化專案審批服務,創造無障礙投資環境。

突出培育重點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打造總部金融聚集區

打造商務物流聚集區

打造休閒旅遊聚集區

打造地產建築業聚集區

制定服務業新三年行動計畫,實行服務業績效考核,力爭第三產業占GDP比重超過50%。

加強科技創新推動工業轉型升級

用好科技六條、工業七條等扶持政策,支援企業大力發展“五新三品”;推進開發區PPP專案,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加強保障服務,推動專案落地,力爭全區規模工業產值達到370億元。

培育新龍頭

大力扶持食品、醫藥、鐘錶、日化、汽車汽配等行業發展,逐步形成具有引導力和拉動力的龍頭企業。

培育新動能

抓好工業技改,推動產業升級,加快推廣數控一代、智慧裝備、機器換工、智慧服務,鼓勵引導企業進行節能、環保改造,全面提高生產效率。

培育新主體

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成長企業培育工程,爭取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6家以上,省級科技型企業數量達到全區規模工業企業50%。

踐行“生態+”理念規範管好美麗城市

大力推動“五湖四海”建設,用心做好“生態+”文章,走生態路、做生態事、吃生態飯,構建美麗清新城市。

建設一批生態工程

全力推進閩南水鄉、上美湖、湘橋湖開發建設,實施九龍江北溪西溪水系連通工程,把九十九灣建成生態之河、產業之河、文化之河。持續完善人民廣場、英橋和朝陽四季花海等專案,推進全域水系治理項目,啟動建設景山公園、郭坑綠道、城區“達達通”等生態景觀系統。

強化城市綜合管理

加大“三質”治理

加大衛生管理

加大秩序管理

加大文明城市創建

推進環境監管體制改革,形成“一手查企業、一手督政府”的查督並舉工作機制。

推進社區治理和鄉村振興

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加快撤鎮設街、村改居和新建居委會步伐,推動步文、碧湖2個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推進金融、電力、電信、養老等公共服務進入社區,提升社區服務水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農村公路網和安保工程,改造農村水電氣信廁等基礎設施,全面整治農村髒亂差,深化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兩個三年行動。

深化改革試驗形成開放合作新格局

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試點工作為重點,全力推進新一輪改革任務落實,不斷增強發展活力。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

深化行政和財稅體制改革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

努力做到“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探索實行更加高效便捷的市場主體准入機制。實施開發區增量配電業務改革。

擴大對外交流合作

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加強對台和對港澳交流合作

加強區域協作發展

吸引三地青年來龍文創業就業。主動對接廈門自貿區產業和技術轉移。

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堅持“給信心、給歡喜、給方便、給機會”,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加大中小微企業精准幫扶。用足用好省級人才試點政策,出臺重點人才引進辦法。

挖掘資源稟賦積極打造文體強區

強化政策扶持和各類資金投入,實施一批文體惠民工程,不斷完善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體系。

繁榮文體事業

重點實施一批文化體育事業項目建設,依託景山公園規劃建設區級體育公園,改造郊野運動場地,提升碧湖兒童遊樂場。建好配齊鎮(街)村(居)文化站,建設一批體育健身工程。繼續推進湘橋、梧橋等古村落保護開發。

繁榮文體產業

積極推進“文化+”和“互聯網+”戰略,利用寫字樓、古村落、閒置廠房等載體,加大文化產業項目引辦,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文化旅遊、工藝美術、廣告設計等文化業態。

繁榮文體活動

堅持“一季一主題、一月一活動”,申辦全國大學生定向越野錦標賽,繼續舉辦全國沙畫、武術、自行車、龍舟等現代賽事和傳統民俗活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社會生活方方面面。

著力補齊短板提高民生保障水準

堅持把新增財力更多投向民生事業,扎實辦好為民辦實事專案,著力解決“四難一差”問題。

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投建區第三實小等5所小學、區機關幼稚園等4所公辦幼稚園和鴻浦豪園配套幼稚園等6所普惠性幼稚園,新增學位10890個。加大小學幼稚園教師招聘力度,全面推行編外教師“同工同酬”,著力解決教師短缺問題。深化“美麗校園”創建。

進一步補齊各類短板

推動龍文中醫院開工建設;規劃建設碧湖、藍田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遷改區婦幼保健院和步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快醫聯體建設,進一步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建設郭坑醫養中心,啟動10個照料中心(幸福院、養老服務站)建設,改造藍田等6個農貿市場,整治檀林等3個城市易澇點;新建14公里自行車專用道,逐步形成慢行系統;修建2個公共停車場、新增400個公共停車位,改造建設一批城鄉公廁。

進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準

落實積極就業政策,加大就業服務平臺建設。把扶貧工作與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政策脫貧、對口支援相結合,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進一步創新社會治理

深化更高水準的“平安龍文”創建,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牢記職責使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樹牢新思想

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做到學思踐悟、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爭創新作為

牢記黨的為民宗旨,進一步提升狀態鼓足幹勁,進一步開闊視野拓思路,進一步狠抓落實見成效,推動政府各項工作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鍛造新形象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認真貫徹新出臺的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恆糾正“四風”。嚴格管好公務人員、公共資源、公共權力、公共資金,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現場花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