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鄭大三附院(省婦幼)小兒消化科專家提醒:寶寶腹痛有時並不簡單

【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 李春偉 尚睿 供稿 】

寶寶腹痛了, 有的家長就會自己先找一些功能性的病因去解釋, 諸如:吃多了撐的、消化不好了、腸痙攣了、有食積了、生長痛、胃腸型感冒、活動太多了、肚子裡有寄生蟲了、貪玩裝病等等......

的確, 寶寶們腹痛大多數是功能性的。 但“例外”時常都有發生。 而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小兒消化科常常遇到這些“例外”:

林林(化名)今年6歲半, 平時愛吃零食, 近半年來經常吃飯時只吃幾口就不吃了, 還說肚子痛, 但又說不清是怎麼樣的痛, 有時還腹脹, 時輕時重的, 分散注意力後會自行緩解, 精神食欲還好, 不發熱, 能照常上學, 父母就認為林林得了蛔蟲病, 但服用驅蟲藥治療效果不明顯。 後來在醫院做B超、化驗血、大便、尿等均無明顯異常, 做“腸痙攣”後治療症狀緩解。 之後再出現腹痛時,

媽媽就認為林林是“腸痙攣”犯了、“為了多玩一會裝的”, 未再重視。

半月前林林午飯時突然腹痛、嘔血、面色蒼白、四肢冰涼, 隨後暈倒在地。 當地醫院醫生說是消化道出血合併休克, 問題很嚴重!林林的父母手忙腳亂地把孩子急診轉入鄭大三附院PICU。 經輸血、補液等搶救治療後病情穩定, 隨後在鄭大三附院小兒消化科行胃鏡檢查, 結果提示“1.十二指腸球部巨大潰瘍。 2. 胃竇部黏膜組織幽門螺桿菌檢查陽性”。 林林的父母很吃驚:“消化性潰瘍不是成人才得的病嗎?怎麼這麼小的孩子也會得呢?”“我們都一直以為小孩子腹痛挺簡單的, 不管他自己也能好。 ” “林林調皮、貪玩、我們以為他假裝肚子痛呢。 ”經過小兒消化科的及時治療, 目前林林雖然脫離了危險,

但治療仍在進行中。

其實, 在小兒消化科經常能遇到像林林這樣的“例外”——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 是指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黏膜及其深層組織的一種局部缺損, 包括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 學齡兒童及青少年以十二指腸潰瘍多見。

但小兒潰瘍病的臨床表現常常不如成人典型, 導致該病早期容易被忽視;另外也因家長和一些醫務人員對本病的重視程度不夠, 使該病不能得到早期檢查、及時發現。 雖然消化性潰瘍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 但是此病並不可怕, 只要早期確診, 及時治療, 絕大多數患兒是可以完全治癒的。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小兒消化科主任王玉梅教授提醒家長們:

對於有以下症狀的兒童要儘早就醫, 必要時行電子胃腸鏡檢查, 以獲得早期診斷和治療

1.反復訴說腹痛, 尤其是超過半月以上、進餐時或飯後出現、夜間痛、被迫停止活動或玩耍的上腹痛、臍周痛等;

2. 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 包括嘔血、便血、黑便、柏油便;

3.經常性嘔吐伴上腹痛, 嘔吐伴體重減輕者;

4.有明顯消化不良症狀, 如上腹飽脹、早飽、噯氣、返酸、食欲不佳、燒心、口臭等;

5.原因不明貧血, 尤其是低血色素小細胞性貧血;

6.不能用心肺疾病解釋的胸悶、胸骨後痛;

7.上消化道異物;

8.慢性腹瀉等。

總之, 寶寶腹痛有時並不簡單, 希望引起家長們的重視, 以免延誤孩子們的病情!

(免責聲明:本圖文如涉及版權問題, 請聯繫小編及時刪除。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