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藥物性皮炎的原因

文章目錄一、藥物性皮炎的簡介二、藥物性皮炎的原因三、藥物性皮炎的危害四、藥物性皮炎的高發人群五、藥物性皮炎的預防方法藥物性皮炎的簡介藥疹又稱藥物性皮炎,是藥物通過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徑進入人體而引起的皮膚黏膜炎症的反應。 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有可能引起皮炎,但最常見的有碘胺類藥、解熱鎮痛藥、安眠藥類以及青黴素、鏈黴素等。

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非常複雜,大致可以分為:藥物過量,不耐受,特發性,副作用,繼發作用和過敏反應等。 藥疹是過敏反應的最常見類型。

藥物性皮炎的原因引起藥疹的藥物種類很多,常見的藥物有以下幾類:

1、解熱鎮痛藥

其中以吡唑酮類和水楊酸鹽最常見。

2、磺胺類

其中以長效磺胺為多見。

3、安眠鎮靜類

其中以巴比妥類較多。

4、抗生素類

其中以青黴素為多見,其他的如呋喃類、吩噻嗪類等引起的藥疹也不少見。

5、中草藥

這幾年,中草藥引起的藥疹報導逐漸增多,引起過敏的藥物有單株中草藥,也有複方製劑。

藥物性皮炎的危害1、藥物性皮炎是指藥物通過注射、口服、吸入、外用等途徑進入體內引起的皮膚粘膜急性炎症反應,往往引起全身性的變化。

輕症藥疹一般治療即可,但重症藥疹一定要前往專科醫生處救治,否則會危及生命。

2、引起藥疹的藥物多見於碘胺類藥、止痛退熱、抗菌素、安眠藥等。 首次用藥者,多在藥後5-10天發病重複用藥者,常在1天內發病。 藥疹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有固定性紅斑、麻疹樣紅斑,少見的有剝脫性皮炎。

3、藥疹併發的肝損害,常易被診為麻疹和傳染性單核細胞性增多症的肝臟併發症;藥疹的腎損害也可被誤認為是猩紅熱導致的蛋白尿。

4、藥疹常呈對稱性,多伴有瘙癢,皮損常可見到滲出現象或血管性水腫、靶型改變等。 對於藥疹患者應該查血常規、嗜酸細胞計數、肝功能,以明確有無骨髓抑制、肝功損害等其他藥物不良反應。

藥物性皮炎的高發人群患有先天過敏性疾病的機體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

藥物性皮炎的預防方法1、用藥前應詢問病人有何種過敏史,避免使用已知過敏或結構相似的藥物。

2、用藥應有的放矢,儘量選用致敏性較低的藥物。 治療中應注意藥疹的早期症狀,如突然出現瘙癢、紅斑、發熱等反應,應立即停止可疑藥物,密切觀察並爭取確定致敏藥物。

3、應用青黴素、血清、普魯卡因等藥物時應按規定方法作皮膚試驗,陽性者不可用該藥治療。 作皮試前,應備有急救藥物,以應急需。 目前國家規定皮試液濃度為青黴素500u/ml,鏈黴素5mg/m1,普魯卡因0.25%,破傷風抗毒素1 :10,用量均為0.1m1。

4、已確診為藥疹者,應將致敏藥物記入病歷並囑病人牢記,每次看病時應告訴醫生勿用該藥。

本文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如侵犯到您的權益, 請及時通知我們。

我們已經正式對外開放內容合作啦, 頭條的小夥伴們歡迎私信來撩。

其他管道的小夥伴歡迎到今日頭條搜索攜景財富網關注我們。

網站:http://www.xiejing.com

商務合作VX:xiejinghezuo

商務合作VX:xiejinghezu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