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日起,內江城鄉醫保實施新政,將迎來這些重大變化!

內江醫務工作者深入基層為群眾義診(資料圖)

2018年1月1日,內江正式施行《內江市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一個名叫“城鄉基本醫療保險”的險種正式進入內江人民的生活。

一個嶄新的名字,一個嶄新的制度。 記者從市醫療保險管理局政策諮詢宣教科瞭解到,城鄉基本醫療保險是將原來的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合二為一”,覆蓋原來的職工、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三類參保人群的一項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辦法》全文7400餘字,包括總則、參保繳費、醫保待遇、管理服務、費用結算、基金管理、法律責任、附則等8個部分。 《辦法》正式施行,標誌著內江城鄉居民今後參加醫療保險實現統一覆蓋範圍、統一籌資政策、統一醫保目錄、統一保障待遇、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

一個嶄新的“辦法”,一個嶄新的開始。 細讀《辦法》,最大的變化在於實現了“六統一”,更加彰顯“公平”二字。

統一覆蓋範圍。 實行“一制兩檔”的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一制”即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實行統一政策、統一管理、統一流程、統一預算。 “兩檔”即城鄉基本醫療保險一檔和城鄉基本醫療保險二檔(以下簡稱一檔或二檔)。 一檔即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二檔即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同時將“新農合”大病醫療保險併入城鎮大病醫療保險二檔,並統一籌資標準,實行一站式結算。

統一籌資政策。 無論城區居民還是農村居民,參加城鄉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標準是相同的。 城鄉居民參加一檔的基本醫療保險費,2018年按上年度本市全部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的85%左右為繳費基數,逐步提高達到100%,繳費費率為10%。

統一醫保目錄。 為保障參保人員的待遇,一方面我市統籌城鄉醫保直接使用了目錄範圍更廣的《四川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另一方面,我市將原“新農合”乙類部分的診療專案個人自負比例40%統一調整為10%。

統一保障待遇。 一是統一門診統籌定額標準,新政策門診統籌待遇標準統一調整為每人每年150元,可在定點醫院、定點零售藥店刷卡購藥;二是統一起付金標準,新政策統一按醫院級別確定起付金,標準調整為:三級甲等醫療機構1000元、三級乙等醫療機構600元、二級醫療機構400元、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200元;三是統一報銷比例,新政策報銷比例標準調整為:三級甲等醫療機構60%、三級乙等醫療機構70%、二級醫療機構75%、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85%。

統一定點管理。 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以下簡稱“定點醫藥機構”)管理。 市及縣(市、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與定點醫藥機構簽訂醫療保險服務協定,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將村衛生室和診所納入定點醫藥機構協定管理範圍,便於滿足城鄉參保群眾的基本醫療和費用報銷需求。

統一基金管理。 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城鄉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規定的住院醫療費用、城鄉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待遇、特殊疾病醫療待遇、生育醫療待遇,由統籌基金按實施辦法規定支付。 個人帳戶和門診統籌可用於支付在定點醫療機構或定點零售藥店發生的門診醫療費、住院起付金額、自負費用。

以上“六統一”, 意味著全市參保居民不再有“城裡人”“農村人”之分,尤其是全市農村居民,由此徹底告別“新農合”,不再受城鄉戶籍限制,與城鎮居民一樣擁有社保卡,公平享有基本醫療保險權益。

截至目前,該項工作已在各縣(市、區)緊鑼密鼓地開展,全市已有260萬人持有社保卡或醫保卡,還有100萬張社保卡已製作好並將於近期陸續發放到廣大參保人員手中,方便參保人員看病就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