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脫貧攻堅 方山縣:武當山下“牛”人多

初春時節, 陽光正好, 當筆者來到北武當鎮廟底村村民李建平家時, 他正在侍弄著自家的牛。 壯碩的牛三三兩兩聚在一起, 悠閒地曬著太陽。

今年51歲的李建平最引以為豪的有兩件事。 一是當年販羊從內蒙買起販到廣東、福建, 40天40夜掙得30多萬塊錢, 在村裡修了一處漂亮的房子;二是兩個兒子結婚花了100多萬元, 不僅沒有欠帳, 還有結餘。 眼下父子三人一起養著192頭牛, 一家人過著其樂融融的生活。

李建平屬於二級殘廢。 1986年因患格林巴氏綜合症, 3年臥床不起, 後在妻子王般蘭的精心照料下, 病情得以好轉,

可癆下了一個腿腳不靈便的毛病。

雖然他是殘廢人, 但在廟底村更是養殖大戶。 李建平剛開始搞養殖時是養的羊, 後來換成養牛。 不論是養羊還是養牛, 多年來他一直堅持科學養殖, 年收入比較穩定。 但隨著近來年退耕還林的開展和羊價的下跌, 養羊的成本逐漸上升, 錢沒有以前好掙了, 讓李建平萌生了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向的想法, 於是他的目光漸漸鎖定在牛的身上。

經過一番對比和認真考察當前畜牧業市場。 李建平對自己的草場載畜量、可用勞動力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評估, 認為養牛要比養羊更合適。 “現在一隻羊最多能賣1000來塊錢, 而一頭一歲牛能就賣8000元到10000元。 除去成本, 一頭牛身上我能掙3000元到4000元, 而養羊的成本與盈利基本持平。

”李建平分析起來頭頭是道。

1994年, 他下定決心, 把800多隻羊全部處理掉, 除去日常開銷、購買飼草料外, 他用剩下的錢購買了12頭西門達爾牛。 “西門達爾牛乳肉兼備, 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又耐粗放管理, 對我來說最合適不過了。 ”就這樣, 李建平從“養羊大戶”變成了“養牛大戶”。

生產方式的大膽轉變要有生產技術作為支撐, 好學細心的李建平為了養好牛, 積極參加縣裡和鎮裡舉辦的培訓班,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 積極向專家學者請教。 經過不懈努力, 李建平的牛群從最初的10多頭牛發展到現在的192頭牛。 採訪當天李建平賣了的11頭牛還不在其中。 這些收穫無疑是李建平辛勤努力科學養殖的結果。

“近年來, 在李建平的帶領下,

村裡新增加了30多戶養牛戶。 目前廟底村現有223戶550口人, 有牛600多頭, 已經達到了人均一頭牛。 按正常情況計算, 一頭牛一年純收入3000至4000元, 僅此一項村裡的純收入就達200多萬了。 ”來自呂梁學院擔任廟底村第一書記的秦龍如是說。 北武當鎮鎮長殷海龍這樣告訴筆者:“今年, 鎮裡將緊緊抓住重慶恒都集團和深圳中莧集團和縣裡合作的機遇, 用好、用活《方山縣養牛優惠政策》, 實現全鎮162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養殖一頭能繁母牛, 扶持養殖大戶和養殖企業規模養殖, 發展肉牛圈舍育肥, 年底牛存欄達5000頭, 新增圈舍面積1200平米。 ”

養牛越養越順利, 這讓李建平信心滿滿:“養牛是條致富的好門路。 現在的政策也越來越好了, 購買牛政府還給補貼呢。

今年計畫貸款10萬元, 新建500平方米牛棚, 讓牛棚面積達到1500平方米, 按正常繁殖, 今年年底牛可達到240—250頭, 明春有望達到300多頭。 ”

記者肖繼旺 見習記者李靜 劉方雪

方山新聞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