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六核”推動德州東部城區崛起 經濟發展和公共服務並行

編者按:党的十九大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具有重大政治意義、歷史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 為學習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 大眾網德州頻道策劃推出“新時代新征程, 德州再出發”系列報導, 全面展現德州市各項重點工作取得的成績, 以及全市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發展決心, 激發廣大幹部群眾腳踏實地、再續新篇的鬥志和激情,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協同發展示範區凝聚力量。

“六核”推動德州東部城區崛起 經濟發展和公共服務並行

“新時代新征程, 德州再出發”系列報導之六

記者 董天力 實習生 解晴晴 通訊員 趙慶川

過去的一年, 隨著城市化發展速度的提升, 德州市吹響了中心城區的東進號角, 旨在提升中心城區的承載力和輻射力, 推動德州的經濟社會發展向更高的層次邁進。 東部城區的建設擬以生態科技城規劃區域為核心區, 以陵城區、經開區所轄邊臨鎮、趙虎鎮、丁莊鄉、抬頭寺鎮相銜接區域為延伸區, 著力構建創新、商務、現代產業、現代農業、公共服務和生態等“六核”發展格局, 總規劃面積約396平方公里。

中元科技創新創業園

在東部城區的發展上, 經濟建設是中心環節, 而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也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東部城區深諳這一點。 在構建創新核方面, 東部城區以中元科技創新創業園、應用技術研究院、太陽能小鎮為核心, 培育引進體現創新創業、動能轉換要求的專案和載體, 形成創新創業要素相互融合的聚集地。

以中元科技創新創業園為例, 園區呈現三個新特點:空間不孤立, 與在建的德州應用技術研究院、會展中心、太陽能小鎮等, 共同組成創新創業穀;功能不封閉, 不僅為新舊動能轉換服務, 而且打造產業孵化基地的創新平臺;內容不單一, 園區兼具孵化、加速、創業、生活的功能。

“提高專案准入門檻, 摒棄‘剜到籃子就是菜’觀念, 加快建設實施一批主導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城鄉基礎設施支撐型項目。 ”東部城區開發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鄂宏達在東部城區領導小組會議工作彙報中說到。

袁橋大社區

產業轉型升級在東部城區“六核”發展中佔據了很大比重。 在商務核方面, 東部城區將加快會展中心建設, 以會展中心及周邊酒店、地產等為核心, 形成引領全市商務發展的產業聚集區。 在現代產業發展核上, 東部城區依託專案東區(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合作區), 以“10+6”主導產業為主, 形成引領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的高端產業聚集區。

項目東區党工委書記李培海向記者介紹到,

“專案東區總面積21.8公里, 將著力打造現代產業發展核, 在北部規劃建設高水準的工業園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區, 在南部將投資24億元, 建設24個智慧農業大棚, 每個占地100餘畝, 其中4個已選址啟動、土地整理全部完成。 ”

另外, 現代農業發展核方面, 東部城區在趙虎鎮、丁莊鄉、邊臨鎮和抬頭寺鎮區域內, 集中建設大型智慧農業大棚, 發展田園綜合體和休閒農業小鎮等農業新業態。

東部城區產業轉型升級成果顯著。 今年一月到十月, 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富士康等52個優質專案成功簽約;愛呢新能源電動車等35個項目新開工建設;越海光通信等18個重點續建專案加快推進, 到位資金31.2億元, 同比增長23.6%;總投資98.4億元的12個市級重點專案完成投資51.8億元, 占年度投資計畫的105.5%。

越海光通信的工作人員

東部城區堅持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同步。新城積極構建公共服務核,率先啟動醫院、學校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打造公共服務核心區。高水準謀劃實施公共基礎設施配套項目,按照空間上統籌城鄉、內容上統籌民生與發展需要的原則,擬定了道路、管網、電力、燃氣、通信、棚改等22個重點城建專案報市委、市政府審定,相關準備工作同步加緊推進。

“教育方面,德州一中東校區擴建、高級師範、新建市屬高中、市特殊教育學校擴建、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中心等項目啟動,由經開區建設的10個中小學專案已有4個建成投用。”德州市教育局副縣級督學張少先說到。同時,德州市衛計委副主任劉紅英也向記者介紹說,“市委、市政府決定投資20億元,在高鐵新區建設集醫療、急救、教學、科研等為一體的東部醫療中心,設計床位1500張,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醫療服務需要。”

此外,東部城區高度重視生態核的構建。新城將高水準完成楊莊河改造和生態公園建設,突出水系和綠化建設,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體系。通過這些豐碩的“戰果”我們不難發現,在不久的將來,東部城區會成為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在不斷發展的浩瀚星河中釋放耀眼的光芒,為德州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占年度投資計畫的105.5%。

越海光通信的工作人員

東部城區堅持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同步。新城積極構建公共服務核,率先啟動醫院、學校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打造公共服務核心區。高水準謀劃實施公共基礎設施配套項目,按照空間上統籌城鄉、內容上統籌民生與發展需要的原則,擬定了道路、管網、電力、燃氣、通信、棚改等22個重點城建專案報市委、市政府審定,相關準備工作同步加緊推進。

“教育方面,德州一中東校區擴建、高級師範、新建市屬高中、市特殊教育學校擴建、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中心等項目啟動,由經開區建設的10個中小學專案已有4個建成投用。”德州市教育局副縣級督學張少先說到。同時,德州市衛計委副主任劉紅英也向記者介紹說,“市委、市政府決定投資20億元,在高鐵新區建設集醫療、急救、教學、科研等為一體的東部醫療中心,設計床位1500張,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醫療服務需要。”

此外,東部城區高度重視生態核的構建。新城將高水準完成楊莊河改造和生態公園建設,突出水系和綠化建設,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體系。通過這些豐碩的“戰果”我們不難發現,在不久的將來,東部城區會成為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在不斷發展的浩瀚星河中釋放耀眼的光芒,為德州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