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童年期目睹過家庭虐待更易出現病態特徵

credit: 銳景創意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 在兒童時期目睹過家庭暴力的人在成年後可能更容易出現心理病態特徵。

在這項研究中, 研究人員觀察了近 130 名男性罪犯的心理特徵,

並詢問他們是否在童年時期目睹過家庭暴力。 雖然“精神變態”這個詞經常被非專業認識誤用, 用來形容那些殘忍的人, 但在心理學中, 這個詞有特定含義。 精神病態的特徵包括對他人一種不現實的優越感, 操縱他人的傾向, 缺乏同理心, 以及犯罪等反社會行為的傾向。

之前的研究發現, 童年經受過虐待的人發展為心理病態性格的風險更高。 然而這項新研究的合著者、威斯康辛大學醫學與公共衛生學院的副教授 Michael Koenigs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即使是在童年時期親眼目睹過家庭暴力, 在成年後也有可能發展出心理變態的特徵。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 研究人員研究了威斯康辛州 127 名罪犯的心理變態特徵。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森分校的臨床心理學博士研究生 Monika Dargis 表示, 研究人員之所以將罪犯作為研究物件, 是因為與普通人群相比, 精神疾病在他們之中更為常見。 此外, 她還表示, 研究人員將注意力集中在犯罪人員身上, 以便更好的理解其更為嚴重的表現。

科學家們用 0 -40 的量表來評估這些罪犯的心理變態特徵, 他們的得分均在 30 以上。 研究結果顯示, 51 名罪犯 (約 40%) 是精神病患者。 研究人員發現, 那些在童年時期目睹過家庭成員接受虐待的人得分更高。

儘管這項研究表明, 童年時期目睹家庭暴力和精神疾病之間存在聯繫, 但其結果並不能證明這就是導致精神疾病的原因。

研究人員表示, 童年時期目睹過家庭暴力作惡者操縱和脅迫行為的人,

成年後很有可能發展出這些特徵。 但也有可能是他們學會了這些行為以避免成為家庭虐待的受害者。 換句話說, 他們形成了心理變態的特徵, 以避免成為受虐待的目標。

這項研究的限制在於, 研究人員是在同一個時間點搜集這些資料的, 因此他們無法研究目睹家庭暴力和發展成心理變態特徵之間潛在的因果關係。 研究人員表示, 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 應該研究兒童時期目睹家庭暴力是如何導致或加重心理變態特徵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