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一手“綠色恐怖”,一手“兩岸對抗”?

日前, 臺灣綠色媒體《自由時報》發出《在台“共諜”估5000人》的新聞, 以及“中國無孔不入”的評論, 在島內輿論中引發巨大爭議。

對這捕風捉影的標題,

有人指出, 目前在臺灣的大陸常住人口大約是43萬, 換算起來, 意味著平均每86人中就有一位所謂的大陸“間諜”。 對於這樣一項驚人指控背後究竟有什麼預謀, 引人高度關注。

巧的是, 臺灣接連傳出“大陸間諜”相關消息時, 正值蔡當局欲推動“保防法”之時。

與此相關, 臺灣島內情報部門負責人齊聚台立法機構接受質詢時, 竟然口徑一致地表示, 台安全據點被陸方滲透嚴重;一位周姓陸生則因涉“大陸間諜”遭臺北地院收押;台法務部門主管邱太三三番兩次強調, 訂定“保防法”確實有其必要……“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的肅殺氛圍瞬間籠罩臺灣島內。

臺灣媒體人彭蕙仙今天發表文章指出, 民進黨從推出法案到活逮“共諜”, 外界可以清楚看到一個鋪陳有序的完美劇本正在次第上演:先把“轉型正義”這頂大帽子套在國民黨頭上, 把國民黨定位成壞人, 國民黨就失去了主張自己權益的正當性, 然後再用“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絆住國民黨, 讓陷在流沙裡的國民黨自顧不暇,

而社會大眾也不敢與國民黨有任何瓜葛。

“但是, 民進黨要鬥爭、消滅的物件, 絕不只有國民黨人, 因為綠營正在全力擴大打擊面。 過去15年來破獲的大陸間諜案幾乎集中在軍事機構, 但是民進黨為了順利通過連戒嚴時期都沒有的‘保防法’, 創造了一種新的說法, 就是一般行政機關裡潛伏的間諜也多得驚人, 不相信嗎?當場抓一個給社會看看!”

然而, 對於綠媒的報導, 島內情治單位稱從沒說過臺灣有5000名大陸“間諜”, 這個說法太誇張;“保防工作法”草案也因涉侵犯人權遭台行政機構退回修正, 對此, 13日, 民進黨籍民代陳明文、羅致政、王定宇等人又拋出應該訂定“反滲透法”, 稱現在媒體發達, 假新聞也非常多、越來越嚴重, 影響台當局施政,

包含“南海仲裁案”、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婚姻平權等議題都有假新聞, 會造成臺灣社會惶恐, 因此呼籲台當局訂定“反滲透法”來管制新聞傳播。


▲民進黨籍民代陳明文、羅致政、王定宇等召開記者會稱應該訂定“反滲透法”;

反正內容越扯越遠、範圍越說越大,

民進黨“政府”鐵了心要做“獨裁老大”, 背後透露的聲音只有一個:“保防法”就是非過不可。

而除此之外, 蔡當局還不斷加碼, 仔細觀察其近來炒作的系列話題, 都可謂別有用心。

國民黨籍民代 陳學聖:不管是從所謂的“一中承諾書”, 到“前陸生共諜案”, 到“保防法”, 到“反滲透法”,甚至連臺北故宮博物院到底要不要冠“至聖先師”,民進黨每一個思路都很清楚:就是要塑造兩岸的“敵我意識”,然後用兩岸的緊張情勢,來轉移大家對於“內政”的不滿。

簡而言之,民進黨一手搞“綠色恐怖”,一手搞兩岸對抗,一方面鉗制輿論、疏解自己施政不力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有試圖切割兩岸既有交流成果的居心。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4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最近這一段期間,台當局各部門大搞“去蔣化”,接著決策高層用匿名方式火力全開批判國台辦及張志軍主任,然後又是“保防法”與“陸生共諜案”,看來蔡英文已決定走上兩岸對抗的不歸路了,這一條路對民進黨是短多長空,對臺灣則是短空長也空。

文章說,民進黨看到的是短多。現在民進黨就是要製造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種“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的緊張氣氛,然後借著“保防法”或“反滲透法”來打壓政治敵人。在民進黨看來,這樣就可以保證政權高枕無憂,因為國民黨已經無能為力,良心人士則噤若寒蟬。老實說,從最近的新聞來看,批判“保防法”的聲音極其微弱,因此民進黨遂行其意的可能性極高。

“臺灣人對民進黨的作為,不是盲目了,就是冷漠了,而不論是盲目或冷漠,二者皆是協助民進黨埋葬臺灣民主的幫兇。不過,大陸可不會盲目或冷漠,從大陸高層最近的言論來判斷,未來對臺灣的壓力只會增加,不會減輕。換言之,兩岸的緊張情勢幾乎已不可避免。”

然而,對臺灣來說,長期的緊張情勢,只會讓臺灣的經濟情勢雪上加霜,而經濟是臺灣生存發展的保障。蔡英文就職已近10個月,只見意識形態的施政,除了一些空話之外,不見當局對經濟問題的關注,產業界的失望已不殆多言。文章指出,“我們必須奉勸蔡及民進黨,臺灣的生存發展靠的是民主和經濟,而不是‘保防法’。兩岸對抗的不歸路,實際上是臺灣的死路,執政者肩負全民安危福祉,豈能為一黨之私而不顧!”

更多精彩點評,敬請關注今晚22:05分播出的東南衛視《海峽新幹線》。

到“反滲透法”,甚至連臺北故宮博物院到底要不要冠“至聖先師”,民進黨每一個思路都很清楚:就是要塑造兩岸的“敵我意識”,然後用兩岸的緊張情勢,來轉移大家對於“內政”的不滿。

簡而言之,民進黨一手搞“綠色恐怖”,一手搞兩岸對抗,一方面鉗制輿論、疏解自己施政不力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有試圖切割兩岸既有交流成果的居心。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4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最近這一段期間,台當局各部門大搞“去蔣化”,接著決策高層用匿名方式火力全開批判國台辦及張志軍主任,然後又是“保防法”與“陸生共諜案”,看來蔡英文已決定走上兩岸對抗的不歸路了,這一條路對民進黨是短多長空,對臺灣則是短空長也空。

文章說,民進黨看到的是短多。現在民進黨就是要製造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種“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的緊張氣氛,然後借著“保防法”或“反滲透法”來打壓政治敵人。在民進黨看來,這樣就可以保證政權高枕無憂,因為國民黨已經無能為力,良心人士則噤若寒蟬。老實說,從最近的新聞來看,批判“保防法”的聲音極其微弱,因此民進黨遂行其意的可能性極高。

“臺灣人對民進黨的作為,不是盲目了,就是冷漠了,而不論是盲目或冷漠,二者皆是協助民進黨埋葬臺灣民主的幫兇。不過,大陸可不會盲目或冷漠,從大陸高層最近的言論來判斷,未來對臺灣的壓力只會增加,不會減輕。換言之,兩岸的緊張情勢幾乎已不可避免。”

然而,對臺灣來說,長期的緊張情勢,只會讓臺灣的經濟情勢雪上加霜,而經濟是臺灣生存發展的保障。蔡英文就職已近10個月,只見意識形態的施政,除了一些空話之外,不見當局對經濟問題的關注,產業界的失望已不殆多言。文章指出,“我們必須奉勸蔡及民進黨,臺灣的生存發展靠的是民主和經濟,而不是‘保防法’。兩岸對抗的不歸路,實際上是臺灣的死路,執政者肩負全民安危福祉,豈能為一黨之私而不顧!”

更多精彩點評,敬請關注今晚22:05分播出的東南衛視《海峽新幹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