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999,阿裡、騰訊、百度的18歲

今兒是2017年的最後一天, 不知道為什麼, 一夜之間朋友圈紛紛曬起了自己的十八歲, 掀起了一股致敬青春的懷舊風。

據說這兩天18歲爆照風靡, 是因為今天是最後一批90後度過了他們18歲的生日, 這也意味著從從今以後, 90後也告別了他們的少年時代。

其實, 2017年, 也是中國互聯網巨頭們的18歲, 他們從明年開始, 也將告別他們的少年時代。

1999年2月, 馬化騰在老家深圳, 搞出QQ前身OICQ

1999年3月, 馬雲在老家杭州, 創立阿裡巴巴。

1999年12月, 山西人李彥宏, 回國創立百度。

而隨著中國互聯網的迅猛發展, 如今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三巨頭,

已成鼎足三分之勢, 其他互聯網獨角獸的背後, 或多或少都有他們三家的身影。 甚至開個玩笑, 中國互聯網界也可以說是馬雲、馬化騰、馬東敏(李彥宏老婆、百度)三個“馬家人”的天下。

其實, 在在BAT之前, 中國互聯網公認的三巨頭是新浪、搜狐和網易, 當年馬化騰差點60萬把騰訊賣給搜狐張朝陽, 馬雲早年經常找老大哥網易丁磊幫忙, 李彥宏更是像狗屁膏藥一樣粘著新浪碰瓷兒蹭熱度。

很多人都會以為老三巨頭比1999年出生的新三巨頭年紀大很多, 其實丁磊在1998年1月創立網易郵箱, 張朝陽在1998年2月創立搜狐, 張志東在1998年12月創立新浪, 也就是說, 老三巨頭也就僅僅比新三巨頭大1歲而已。

其實, 如果再加上周鴻禕在98年10月創立3721以及劉強東在98年6月創立的京東,

我們會發現, 如今中國互聯網能夠獨立自主的大佬們, 全部都誕生在98、99年這兩年的風口期。

政事堂之前解讀過, 深圳馬化騰、浙江馬雲以及山西李彥宏BAT三家的興衰起落, 可以看成對中國政治經濟格局的一種映射, 倘若把視野放的更廣闊一些, 我們也可以發現, 中國互聯網這18年的興衰, 也是美國政治經濟格局的映射。

政事堂喜歡分析美國的兩黨政策, 如果細細品味中國互聯網巨頭們這十八年的發展, 我們會發現, 美國民主黨上臺之後, 他們就會飛速發展, 而美國共和黨上臺之後, 他們就會陷入低潮。

1993年, 民主黨的克林頓政府上臺伊始, 就提出《技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的報告(克林頓抄襲小平同志88年提出來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既視感)。

而報告中第一條, 就是建立新型資訊網路——資訊公路, 為美國互聯網革命描繪了藍圖。 隨後, 在1994年, 一位出身電子工業部帶著黑框眼鏡的領導, 力排眾議將中國網路與美國連接, 讓中國在全球率先邁入互聯網時代, 奠定了中國全球互聯網二哥地位的基礎。

而美國互聯網的商業化, 開始於1997年, 在副總統戈爾的主持下, 克林頓政府制定了《全球電子商務框架》的戰略性檔, 在這位美國政府二把手的推動下, 互聯網和創新型高科技成為美國新經濟的發動機。

而且最重要的是, 戈爾上臺後策劃了一系列影響美國金融資本和意識形態的事情, 其根本之處, 就是讓一些鼓吹互聯網經濟意見領袖成為美國的主流意識形態,

把他們和互聯網企業家們介紹加入美國大型企業老總和銀行家的俱樂部。 因此, 大量的美國金融資本, 在政府的引導下進入互聯網企業, 誕生了一大批的互聯網企業。 (譬如互聯一哥谷歌, 就是創立於98年)

而這批人(如尼葛洛龐帝和凱文·凱利), 同樣也是在中國推動互聯網發展的那波人。

借著美國的資本東風, 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也迅速拿到了廉價的資金, 譬如, 98年底的新浪, 幾個月後就拿到了8500萬美金的美國投資, 新浪、搜狐、網易的老三巨頭, 在2000年初就赴美IPO;99年創立的阿裡, 在那個每個月只給18羅漢開600元工資的時代, 馬雲一年內就從軟銀和雅虎拿到了25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

因此, 在98-99年期間,

美國民主黨的互聯網浪潮席捲了中國, 孵化了老三巨頭, 也孵化了新三巨頭。

而在克林頓背後推動資訊公路建設, 是他的副總統的戈爾。

但是, 在2000年的美國總統競選上, 這個趨勢終結了。 民主黨戈爾對抗共和黨小布希, 在佛羅里達州很奇怪的出現了大量的廢票, 使得最初在佛羅里達宣佈獲勝的戈爾, 最終卻以極其微弱的劣勢輸給了小布希。 輸了佛州選舉人票的戈爾, 最終成為贏了總票數卻輸了總統的人。 (去年的希拉蕊也是如此)

而戈爾競選總統的失敗, 導致的直接結果, 就是美國互聯網泡沫的破裂。

由於中美之間的互聯網上面的緊密聯繫, 美國的泡沫自然會傳導至中國, 使得01-03年成了中國互聯網行業最寒冷的冬天, 大量還沒有融到資的初創企業破產。其中比較著名的案子,就是馬雲引入大股東雅虎喪失公司控制權,馬化騰想把騰訊100萬賣了,結果沒人要,結果騰訊開始對用戶註冊進行限制,搞QQ註冊收費,這一敗招,差點就把騰訊玩死了.......

而活下來的大佬們,為了繼續燒錢生存,也不得不以極低的價格,出讓大部分的股份以換取寶貴的現金流。這一波寒潮導致的附屬品,就是馬雲、馬化騰、李彥宏三巨頭在自家公司平均持股比例跌落至10%左右。

可以說,在整個小布希時代,中國互聯網大佬們過得都特別慘,最苦的08年,馬雲差點被雅虎開除,馬化騰還要靠把QQ搞成光身小褲衩,來逼著用戶買QQ秀和充值Q幣。

而08年這個轉捩點,就是民主黨的奧巴馬輕鬆戰勝了共和黨的麥凱恩。這位元85%競選資金來自網路募集的奧巴馬,也被譽為美國的“互聯網總統”。在這次競選中,矽谷的巨頭們用腳投票,使得勝負非常懸殊。

而“互聯網總統”奧巴馬當選之後,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們才得以緩過這口氣。譬如揮舞著美元的高瓴張磊,不僅在2010年入股了京東,將其推入BATJ的第四極,更入股了除了阿裡系以外,中國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巨頭們。

而蟄伏十余載的張小龍,他的微信為什麼能夠在2011年成功?因為騰訊QQ每一個按鈕都代表著一個騰訊內部團體的利益,根本不可能推出一個輕功能的QQ。因此,在資本緊張的情況下,騰訊內部是不會允許出現一個微信去搶佔公司自身的利益,但是,當美國民主黨執政後,全球互聯網資本重新復興,騰訊才敢於砸錢去推動微信,才可以在3Q大戰之後轉型搞開放平臺。

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貧窮遏制了人的想像力。

倘若沒有這美國民主黨再一次帶來互聯網大潮,騰訊應該還是當年的那個只知道讓用戶充錢的騰訊。

同樣,別看阿裡上市2014年上市之後,在國內迅速擴張,連續反超百度和騰訊,在今年,更是成為了互聯網的“公敵”,一場烏鎮夜宴,幾乎引得“十八路諸侯討馬雲”,看起來威風無二,可是要知道,連年虧損的阿裡巴巴,也是直到奧巴馬第二任的2012年才開始整體盈利!

去年,推動資訊公路的克林頓的媳婦兒希拉蕊,就像克林頓的副手戈爾一樣,贏了總票數卻輸了選舉人票,丟掉了美國總統,讓共和黨的特朗普上臺了。

如今特朗普上臺後,開始清算奧巴馬的政治遺產,上任之後三個月就推翻了《寬頻客戶隱私保護規則》,上個月又推翻了《開放互聯網法令》,玩推特的特朗普開始肅清奧巴馬的互聯網餘毒。

因此,從大週期上來看,未來3年中國的互聯網領域,也將再一次面臨一次泡沫的破碎,最近兩個月共用單車的接連破產就是一個前兆。互聯網市場也將自發形成一次供給側改革,還沒拿到錢的小型初創企業,很可能將面對當年馬化騰100萬賣騰訊,馬雲出讓阿裡大股東的窘境。

而這一次,相信手握大規模現金阿裡和騰訊不會犯當年新浪和搜狐的錯,必將展開一次大規模的資產收割。

其實,2018年,面對美元回流,通貨緊縮,非互聯網的實體經濟,也是這麼個道理。

最後,奉上馬雲、馬化騰和李彥宏18歲的照片,祝政事堂的各位讀者新年快樂,明年發大財!

再亂入一張政事堂喜歡的農民兒子劉強東

大量還沒有融到資的初創企業破產。其中比較著名的案子,就是馬雲引入大股東雅虎喪失公司控制權,馬化騰想把騰訊100萬賣了,結果沒人要,結果騰訊開始對用戶註冊進行限制,搞QQ註冊收費,這一敗招,差點就把騰訊玩死了.......

而活下來的大佬們,為了繼續燒錢生存,也不得不以極低的價格,出讓大部分的股份以換取寶貴的現金流。這一波寒潮導致的附屬品,就是馬雲、馬化騰、李彥宏三巨頭在自家公司平均持股比例跌落至10%左右。

可以說,在整個小布希時代,中國互聯網大佬們過得都特別慘,最苦的08年,馬雲差點被雅虎開除,馬化騰還要靠把QQ搞成光身小褲衩,來逼著用戶買QQ秀和充值Q幣。

而08年這個轉捩點,就是民主黨的奧巴馬輕鬆戰勝了共和黨的麥凱恩。這位元85%競選資金來自網路募集的奧巴馬,也被譽為美國的“互聯網總統”。在這次競選中,矽谷的巨頭們用腳投票,使得勝負非常懸殊。

而“互聯網總統”奧巴馬當選之後,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們才得以緩過這口氣。譬如揮舞著美元的高瓴張磊,不僅在2010年入股了京東,將其推入BATJ的第四極,更入股了除了阿裡系以外,中國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巨頭們。

而蟄伏十余載的張小龍,他的微信為什麼能夠在2011年成功?因為騰訊QQ每一個按鈕都代表著一個騰訊內部團體的利益,根本不可能推出一個輕功能的QQ。因此,在資本緊張的情況下,騰訊內部是不會允許出現一個微信去搶佔公司自身的利益,但是,當美國民主黨執政後,全球互聯網資本重新復興,騰訊才敢於砸錢去推動微信,才可以在3Q大戰之後轉型搞開放平臺。

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貧窮遏制了人的想像力。

倘若沒有這美國民主黨再一次帶來互聯網大潮,騰訊應該還是當年的那個只知道讓用戶充錢的騰訊。

同樣,別看阿裡上市2014年上市之後,在國內迅速擴張,連續反超百度和騰訊,在今年,更是成為了互聯網的“公敵”,一場烏鎮夜宴,幾乎引得“十八路諸侯討馬雲”,看起來威風無二,可是要知道,連年虧損的阿裡巴巴,也是直到奧巴馬第二任的2012年才開始整體盈利!

去年,推動資訊公路的克林頓的媳婦兒希拉蕊,就像克林頓的副手戈爾一樣,贏了總票數卻輸了選舉人票,丟掉了美國總統,讓共和黨的特朗普上臺了。

如今特朗普上臺後,開始清算奧巴馬的政治遺產,上任之後三個月就推翻了《寬頻客戶隱私保護規則》,上個月又推翻了《開放互聯網法令》,玩推特的特朗普開始肅清奧巴馬的互聯網餘毒。

因此,從大週期上來看,未來3年中國的互聯網領域,也將再一次面臨一次泡沫的破碎,最近兩個月共用單車的接連破產就是一個前兆。互聯網市場也將自發形成一次供給側改革,還沒拿到錢的小型初創企業,很可能將面對當年馬化騰100萬賣騰訊,馬雲出讓阿裡大股東的窘境。

而這一次,相信手握大規模現金阿裡和騰訊不會犯當年新浪和搜狐的錯,必將展開一次大規模的資產收割。

其實,2018年,面對美元回流,通貨緊縮,非互聯網的實體經濟,也是這麼個道理。

最後,奉上馬雲、馬化騰和李彥宏18歲的照片,祝政事堂的各位讀者新年快樂,明年發大財!

再亂入一張政事堂喜歡的農民兒子劉強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