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有一對奇葩父母是什麼樣的感受

作者簡介:七俠, 一個愛好文字的流浪者, 現致力於兒子的成長事業中。

全世界幸福的人們都是一樣的, 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全世界幸福的家庭都是用美好澆灌的,

不幸的家庭卻是用心酸痛苦來填補的。

一位媽媽講述了她悲慘的成長歷史, 這樣奇葩的父母實在罕見。

80年代中期, 計劃生育剛剛開始, 一位即將待產的媽媽為了躲避檢查, 逃到了娘家去生產。 家裡已經有了一個女兒, 周圍的人都希望這一胎是個兒子, 婆婆準備了一大堆補品, 如果她這一次生的是兒子, 這些東西自然是她的。 丈夫也心急火燎, 不停地念叨生個兒子。

結果, 這一次生的又是女兒, 丈夫知道消息後, 恨不得把這個新生兒捂死, 心灰意冷地回到家, 婆婆聽說後罵罵咧咧地收起了準備好的補品。 既然是個女兒, 那就自生自滅吧。

幸虧是在外婆家出生, 這個女孩幸運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接下來, 她將被送到別人家去撫養, 親生父母不承認這個孩子。 當時有兩個家庭希望撫養她, 一個家境優渥, 父母人還不錯, 專門找上門希望收養這個孩子, 另一個家庭貧困不堪, 男的沒有結婚, 跟著兄嫂一起過。

誰都沒有想到, 狠心的父母居然把孩子給了後者撫養, 因為害怕跟著前面家庭過得太好, 回來報復他們。

雖然養父沒有結過婚, 但對於她非常上心, 他在盡力做好一個父親, 不過, 貧困的現實無法改變她的現狀, 從出生開始就沒吃過一滴奶, 從小就是米湯、紅糖兌著喝, 小時候長得非常慢, 到了3歲才慢慢學會走路。

雖然物質貧乏, 但是精神生活還不錯, 養父、伯父伯母都想盡辦法給她好一點的生活, 外公外婆也時常接濟, 雖然艱苦, 但總算有驚無險地活了下來。 小時候沒什麼吃的, 瘦得像個猴子, 多年以後親戚還笑她當年的窘迫。

6歲的時候, 養父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隨後, 她跟著伯父伯母一起生活, 到了7歲, 她終於正式踏入了學堂, 開始了一生命運的掌控。

那個年代, 如果讀書不好, 家裡人就會讓他們出去打工, 所幸, 她讀書非常棒, 經常考100分, 外公非常欣慰, 有這個藉口, 外公也非常樂意資助她讀書。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 舅舅結婚當家, 外公年紀大了, 沒辦法繼續支持她讀書, 她第一次面臨著輟學的危機。

那一年開學, 過了很久沒有去學校報到, 學校的老師找上了門, 勸說她讀書, 並積極奔走, 為她謀求一個希望工程的資助。 在老師的幫助下, 她戰戰巍巍地進入了學校, 後來認識了資助她讀書的乾媽, 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小學階段的教育。

在這段時間, 她的親生父母沒有給她一分錢, 知道她過得不好, 但是不聞不問, 就連她上戶口都是外公挪用了小姨出嫁的4000多塊錢。 初中後,

各方壓力襲來, 親生父母猶豫了半年, 終於決定接她回家。

後來回想起來, 回到所謂的親生父母家, 才是悲劇的開始。

親生父母不喜歡她, 不讓她跟周圍人接觸, 要她躲著不要出門。 稍微有一點做得不好就會被罵, 極盡辱駡。 本來她一個樂觀開朗的孩子硬生生被改造成了一個憂鬱症患者。

在那個家庭裡, 她什麼都要看別人臉色, 吃飯的時候必須等大人動了筷子她才能夾菜, 還只能夾面前的菜, 如果她在大人之前動手, 那頓飯就不要吃了。 晚上洗漱, 她要接好水, 先後端到“父母”面前, 等他們洗完了, 她才能就著已經涼了的水洗漱。 如果他們沒有立即洗漱的意思, 那她就得一直等著。 至於家裡的姐姐, 想怎麼弄都可以, 父母不會管。

在那個13、14歲的年紀,她已經學會了看人下菜,謹小慎微,亦步亦趨,不敢有絲毫越界。小學到高中期間,從來沒有過一分零花錢,唯一要錢的時候還是開學的時候,在要學費之前,她要幫著“父母”幹完家裡所有的農活,當時的她都沒有地裡的玉米高,但卻要每天背著一大籮筐玉米回家曬乾,收撿起來。

即便幹完了所有的農活,也不一定能從父母那裡拿到學費,每次都等著他們罵完了,等他們心情好了,才能拿到學費。高中的時候,學校知道了她的情況,特地免了她的學費,還每個月給她充了100塊生活費。她說,那是她一生中最幸運的時光。

如果這是最後的結局,那也就罷了,但即使她畢業工作後,“父母”仍然不待見她,畢業那年寒假,她被“母親”告知:“這裡不是你的家,你不過是暫時住在這裡而已”。冬天洗澡,嫌她用水多,逼著她自己在泥濘中挑水回家。一旦“父母”吵架,她就是雙方的出氣筒,周圍的“親戚”都過來“教育她”,說她不應該記恨父母,讓她不要欺負他們。

不是她放不下,是他們放不下,她想忘記過去,開始新的生活,但他們卻一次又一次地提起。

她憤怒、心酸、無奈、抓狂,20多年的折磨還不夠?到底如何才能解救自己?最後,她遠嫁他鄉,遠離了那個變態的家庭,遮罩了所有的電話,只求安安穩穩地過自己的生活。

健康生活,快樂育兒,心貝網致力於打造全國最優親子育兒品牌,想獲得最新、最全面、最有趣的育兒資訊,敬請關注心貝親子網。

在那個13、14歲的年紀,她已經學會了看人下菜,謹小慎微,亦步亦趨,不敢有絲毫越界。小學到高中期間,從來沒有過一分零花錢,唯一要錢的時候還是開學的時候,在要學費之前,她要幫著“父母”幹完家裡所有的農活,當時的她都沒有地裡的玉米高,但卻要每天背著一大籮筐玉米回家曬乾,收撿起來。

即便幹完了所有的農活,也不一定能從父母那裡拿到學費,每次都等著他們罵完了,等他們心情好了,才能拿到學費。高中的時候,學校知道了她的情況,特地免了她的學費,還每個月給她充了100塊生活費。她說,那是她一生中最幸運的時光。

如果這是最後的結局,那也就罷了,但即使她畢業工作後,“父母”仍然不待見她,畢業那年寒假,她被“母親”告知:“這裡不是你的家,你不過是暫時住在這裡而已”。冬天洗澡,嫌她用水多,逼著她自己在泥濘中挑水回家。一旦“父母”吵架,她就是雙方的出氣筒,周圍的“親戚”都過來“教育她”,說她不應該記恨父母,讓她不要欺負他們。

不是她放不下,是他們放不下,她想忘記過去,開始新的生活,但他們卻一次又一次地提起。

她憤怒、心酸、無奈、抓狂,20多年的折磨還不夠?到底如何才能解救自己?最後,她遠嫁他鄉,遠離了那個變態的家庭,遮罩了所有的電話,只求安安穩穩地過自己的生活。

健康生活,快樂育兒,心貝網致力於打造全國最優親子育兒品牌,想獲得最新、最全面、最有趣的育兒資訊,敬請關注心貝親子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