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彙聚龍城英才 築就創新沃土

人才, 是城市發展的內生動力。 剛剛過去的2017年, 常州在全力構築“人才磁場”, 人才引進靶向明確, 精准發力;人才培養緊跟項目, 量身定制, 大批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驅動常州智造不斷邁向中高端。

在常州仁千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射頻研究實驗室, 企業的新一代衛星天線產品正在進行性能測試。 衛星天線是仁千電氣的主打產品, 已經應用到航太、軌道交通等多個領域, 目前正在開拓民用市場。 仁千科技是我市“龍城英才計畫”企業, 企業成立於2013年, 目前已經成功研發出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BMS電源管理系統、北斗天線等多種產品, 擁有多項發明專利。

“龍城英才計畫”是我市核心人才計畫, 實施11年來, 累計有1600多家領軍人才創業企業落戶常州發展, 其中重點企業170多家。 2016年全市人才企業銷售90.77億元, 實現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3.38億元。 2017年7月12日, 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龍城英才計畫”改革創新的意見》,

在政策、機制、平臺、環境和保障五個方面下功夫, 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升級版“龍城英才計畫”, 更加注重人才活力的激發, 同時, 改變以往完全以學歷、職稱、獲得的獎項來評價的辦法,

逐步讓市場認可度成為人才評價的“金指標”。 同時, 明確提出優化人才金融環境、優化創新創業容錯免責政策、優化“店小二”式人才服務體系、優化人才榮譽制度等“四項舉措”, 增創人才聚集新優勢, 打造人才培育良好的生態系統。

目前, 常州十大產業鏈升級為“五新三高兩智慧”, 將有計劃、有重點地引導產業往智慧化、高端化、綠色化、服務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圍繞產業鏈謀劃人才鏈, 常州在人才培育上也順應需求。 2014年, 常州地鐵開工建設, 2015年, 常州技師學院與常州市軌道交通發展有限公司合作, 開設“地鐵訂單班”。 近年來, 常州通過深化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 建立職教集團、實訓工廠, 實施訂單培養等方式, 不斷強化發展職業教育。

在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上, 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學生宋彪, 以全場最高分捧回阿爾伯特大獎, 他也成為我市獲得“江蘇大工匠”稱號的最年輕工匠。 依託大中型企業和職業院校, 常州目前已經建立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79個, 每年培訓人數超過10萬, 並在全省率先啟動企校雙師共同培養的新型學徒試點。

圍繞建設“國家現代職業教育示範區”目標, 常州已經完成職教佈局, 建立了多個各具特色的職教園區。 作為全省首個職業教育特色小鎮, 殷村職教小鎮以職教推動產業, 以產業反哺職教, 大力提升職業教育品質。

近3年, 常州市年均新增高技能人才3.3萬人, 截至2016年底, 每萬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數連續三年位列全省第一。 2017年, 常州新增高層次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超過200名, 5年來全市已有3位外國專家入選國家“外專千人計畫”, 8人入選省“外專百人計畫”, 建立外國專家工作站103個, 獲批國家和省引智項目200多個。

從今年起, 常州將實施“技能龍城”建設計畫, 重點推進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企業職工崗位技能提升、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技能人才培養載體建設等八大工程, 力爭到2020年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20萬,其中高技能人才35萬,每萬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超1000人。

才智湧流,築就創新沃土。從“常州製造”轉向“常州智造”,需要通過政策紅利,廣納天下英才。人才、資本、技術等創新要素融合對接,形成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才能讓幸福樹更加枝繁葉茂。

力爭到2020年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20萬,其中高技能人才35萬,每萬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超1000人。

才智湧流,築就創新沃土。從“常州製造”轉向“常州智造”,需要通過政策紅利,廣納天下英才。人才、資本、技術等創新要素融合對接,形成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才能讓幸福樹更加枝繁葉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