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消防新年送您安全“錦囊”!

2018年, 貴溪消防送廣大市民朋友安全“錦囊”, 提醒大家, 不僅是元旦這個節日裡, 新年的每一天, 大家都要注意防火哦!

新年, 聚會狂歡接踵而至, 購物、嗨歌、享受美食, 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歡迎新的一年到來, 但是, 在狂歡的時候, 你是否知道狂歡途中的消防安全呢?

消防教您如何在公眾娛樂場所火場中逃生

三十六計“走”為上

遭遇險情學會“逃”

在發生火災時, 啥也不用想,

先“跑路”再說。 火災均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 發現險情, 第一時間“逃離”險境是最安全穩妥, 千萬不要麻痹大意, 帶著僥倖心理。 在逃生的過程中, 要義無反顧, 不要貪戀自己的手機, 自己的包包, 錢還會再有的, 生命卻不會。

“山路十八彎”

怎麼“逃”有講究

娛樂場所內大多裝潢考究, 包廂卡座密佈, 燈光迷離, 就是正常情況下, 都讓人有身陷“山路十八彎”的迷局, 更何況是在火災發生後, 濃煙和黑暗的雙重恐懼。 進入場所前, 要下意識查看距離自己最近的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 火災發生時, 千萬不要慌張, 沿著距離自己最近的疏散指示標誌, 或聽從場所工作人員的指引。 如出口被堵, 對設在樓層底層的娛樂場所可果斷選擇破窗而出的逃生措施, 直接從視窗跳出;對設在二層至三層的可用手抓住窗臺往下滑, 以儘量縮小高度, 且讓雙腳先著地;對設在高層樓房中的娛樂場所, 首先應選擇疏散通道和疏散樓梯、屋頂和陽臺逃生。

小毛巾“大智慧”

關鍵時刻很“要命”

火災中致人死亡的罪魁禍首不是火, 而是濃煙。 娛樂場所用了大量的裝修材料, 一旦起火會造成大量有毒濃煙, 不僅妨礙了視覺, 更直接威脅人的生命。 實驗表明, 一條普通的毛巾折疊16層, 煙霧消除率可達90%以上, 一條普通毛巾如果被折疊8層, 煙霧的消除率也達到60%,

在穿越煙霧區時, 以毛巾, 口罩、床單、甚至衣服都可以替代作為臨時的“空氣呼吸器”, 捂住口鼻, 採用低姿行走或匍匐爬行的方法, 以減少煙氣對人體的傷害。 如果沒有水, 飲料代替也可以, 只要別把酒當成水就行。

謹記四大要訣

撲滅火苗

身上一旦著火,而手邊又沒有水或滅火器時,千萬不要跑或用手拍打,必須立即設法脫掉衣服,或者就地打滾,壓滅火苗。發生火災時,不能坐以待斃,要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工具自救。

發出信號

發生火災,呼叫往往不易被發現,可以用竹竿撐起鮮明衣物,不斷搖晃,紅色最好。或打手電或不斷向窗外擲衣服等物品。住所如果離樓頂較近,可直奔樓頂平臺或陽臺,發出求救信號並耐心等待救援人員到來。

靠牆躲避

消防人員進入室內時,都是沿牆壁摸索進行的,所以當被煙氣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時,應努力滾向牆邊或者門口。

塑膠袋救急

在濃煙中逃生,可以利用透明塑膠袋,塑膠袋不分大小都可利用,使用大型的塑膠袋可將整個頭罩住,小的塑膠袋也可以遮住口鼻部分,短時間供給逃生需要的空氣。

身上一旦著火,而手邊又沒有水或滅火器時,千萬不要跑或用手拍打,必須立即設法脫掉衣服,或者就地打滾,壓滅火苗。發生火災時,不能坐以待斃,要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工具自救。

發出信號

發生火災,呼叫往往不易被發現,可以用竹竿撐起鮮明衣物,不斷搖晃,紅色最好。或打手電或不斷向窗外擲衣服等物品。住所如果離樓頂較近,可直奔樓頂平臺或陽臺,發出求救信號並耐心等待救援人員到來。

靠牆躲避

消防人員進入室內時,都是沿牆壁摸索進行的,所以當被煙氣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時,應努力滾向牆邊或者門口。

塑膠袋救急

在濃煙中逃生,可以利用透明塑膠袋,塑膠袋不分大小都可利用,使用大型的塑膠袋可將整個頭罩住,小的塑膠袋也可以遮住口鼻部分,短時間供給逃生需要的空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