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日媒稱根本不怕中國的殲20,他們有這款戰機足以對抗!

中國殲20隱身戰機

在美軍內部演習中, EA-18G“咆哮者”戰機是歷史上第一架模擬“擊落”F-22“猛禽”的戰鬥機。 面對中俄裝備的殲20、蘇-57先進隱形戰機,

“咆哮者”既可以作為電子佯動, 間接支援美日隱形戰機, 也可以發揮強大的電子偵察能力實施被動探測, 對中俄隱形戰機的微弱電磁源等雷達反射特徵即時定位。 咆哮者”既可使用電子吊艙精確干擾和壓制敵方電子設備, 也可發射反輻射導彈對高靈敏度的敵人電子系統實行硬殺傷, 有可能成為美日外科手術打擊的急先鋒。

而號稱“專守防衛”的日本自衛隊最近卻打起這種武器的主意。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月1日報導, 日本政府正在尋求引進諸如美國EA-18G“咆哮者”這類電子戰飛機, 以遠端壓制敵方防空和指揮系統。

EA-18G“咆哮者”戰機

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系在美國海軍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攻擊機的基礎之上發展研製而成。 EA-18G不僅擁有新一代電子對抗設備, 同時還保留了F/A-18E/F全部武器系統和優異的機動性能, 先進的設計使得其無論在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上還是在陸地上都能較好地遂行機載電子攻擊(AEA)任務。 專家們評價說, “咆哮者”既是當今戰鬥力最強的電子干擾機,

又是電子干擾能力最強的戰鬥機。

報導稱, 日本正在研究準備採購的電子戰飛機的具體型號, 美國波音公司的EA-18G“咆哮者”戰機也在採購名單之列。 該型戰機不僅可以發射高強度無線電脈衝干擾敵方雷達、通信系統, 還可攜帶反輻射導彈執行“硬摧毀”作戰任務。 新的噴氣式電子戰飛機將強化日本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 以防止中國飛機和軍用艦艇入侵日本海域空域。 “中國正在部署自己的電子戰飛機, 由解放軍最近組建的戰略支援部隊直接指揮”。 報導稱, 日本電子戰飛機的另一個任務是“出海作戰”。

中國多用途殲-16戰機

世界空中強國歷來重視電子戰的發展, 並把電子支援視為與火力打擊並重的一種“特殊突擊樣式”。 早在上世紀70年代 初, 美國海軍就開始裝備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 用於壓制敵人的電子活動並獲取戰區內的電子情報。 海灣戰爭期間, 美軍出動EA-6B、EF- 111A、F-4G等3種電子戰飛機組成聯合編隊, 有效的壓制和癱瘓了伊拉克防空火力的制導和指揮系統。

日本說“中國正在部署自己的電子戰飛機”,

其實就是殲-16電子戰型, 它是在保留殲-16原有武器系統的基礎上, 加裝戰術接收機、戰術電子干擾吊艙等設備, 最終形成一款集電子攻擊和戰鬥攻擊於一身的新型電子戰飛機, 由於殲-16本身就安裝了有源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等先進的航電系統, 因此國產新型電子戰飛機經過改裝、改進之後將具備 強悍的“軟殺傷“能力, 而殲-16優異的多功能性又可以使其擁有很強的”硬殺傷能力“和戰場生存能力。

“出雲”級直升機航母

日媒報導還暗示,新購的“咆哮者”戰機可能效仿美國海軍的模式,部署在改裝後的日本航母上。日本防衛省正考慮對海上自衛隊現役的“出雲”級直升機航母進行改裝,確保固定翼戰機能實現艦上起飛和著陸。此前有報導稱,日本考慮將F-35B隱形戰鬥機部署到改裝後的“出雲”號航母上。

要實現日媒提出把“咆哮者”部署到“出雲”級航母的設想,可能性並不大。“咆哮者”雖然也是美國海軍的艦載機,但它既不具備垂直/短距起飛能力,也不具備滑躍起降戰機的升力係數,即使在美軍300多米長的“尼米茲”級航母上使用時,也需要彈射器提供起飛助力。日本“出雲”號的甲板只有248米長,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彈射器和固定翼戰機常規起降。儘管“出雲”號搭載固定翼電子戰飛機只是日本的一廂情願,但“咆哮者”加盟自衛隊仍不容小覷。

“出雲”級直升機航母

日媒報導還暗示,新購的“咆哮者”戰機可能效仿美國海軍的模式,部署在改裝後的日本航母上。日本防衛省正考慮對海上自衛隊現役的“出雲”級直升機航母進行改裝,確保固定翼戰機能實現艦上起飛和著陸。此前有報導稱,日本考慮將F-35B隱形戰鬥機部署到改裝後的“出雲”號航母上。

要實現日媒提出把“咆哮者”部署到“出雲”級航母的設想,可能性並不大。“咆哮者”雖然也是美國海軍的艦載機,但它既不具備垂直/短距起飛能力,也不具備滑躍起降戰機的升力係數,即使在美軍300多米長的“尼米茲”級航母上使用時,也需要彈射器提供起飛助力。日本“出雲”號的甲板只有248米長,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彈射器和固定翼戰機常規起降。儘管“出雲”號搭載固定翼電子戰飛機只是日本的一廂情願,但“咆哮者”加盟自衛隊仍不容小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